张军 柴昶虹 高德红
【摘 要】目的:研究咪达唑仑联合苯巴比妥、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在我院2018年5月-2019年9月收治的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选取7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采用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治疗,观察组(38例)采用咪达唑仑联合苯巴比妥、地西泮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惊厥控制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药物起效时间、惊厥控制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苯巴比妥、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总有效率高,药物起效时间、惊厥控制时间较短,在临床的实用价值较高,值得推荐运用。
【关键词】咪达唑仑;苯巴比妥;地西泮;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
【中图分类号】R24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2
惊厥是小儿常见的急症,表现为突然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强直性和阵挛性抽搐,常伴有意识障碍,小儿惊厥的发病率很高,惊厥频繁发作危及生命或可使患儿遗留严重的后遗症,影响小儿智力发育和健康,临床表现为意识突然丧失,伴有两眼上翻、凝视、斜视,四肢强直、痉挛或不停抽动,发作持续几秒或几分钟不等,反复发作呈持续状态[1]。现就我院2018年5月-2019年9月收治74例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研究咪达唑仑联合苯巴比妥、地西泮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9月收治74例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8例,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在8个月-9岁,平均年龄(5.2±0.2)岁;对照组36例,男性19例,女性17例,年龄在10个月-9岁,平均年龄(5.3±0.5)岁,两组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有对比意义,院方伦理委员会对此次研究知情。
纳入标准:所有研究对象均确诊为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患者;所有研究对象家属对此次研究知情,签署研究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地西泮联合苯巴比妥,地西泮(生产厂家:山西振东安特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2662)用法用量:静脉滴注,一次0.5mg/kg,一日1次;苯巴比妥(生产厂家: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2020381)用法用量:肌注,一次0.25g,一日1次[2]。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咪达唑仑注射液,咪达唑仑注射液(生产厂家: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0980026),用法用量:静脉推注,首次给予 0.1-0.5 mg/kg,观察用药效果,依据用药效果增加或者维持用药剂量,具体用药遵照医嘱执行。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药物起效时间、惊厥控制时间,治疗效果评估采用我院自制评估量表,具体分为显效:患者各项临床病症逐渐消退,病情得到控制;有效患者临床病症有较为显著的改善,需维持治疗;无效:患者各项临床病症未见好转;药物起效时间、惊厥控制时间以临床记录数据为准。总有效率=显效+效率/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参考值。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的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2.2 两组药物起效时间、惊厥控制时间的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物起效时间、惊厥控制时间均小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2。
3 讨论
惊厥持续状态是指一次惊厥发作持续 30min以上,或反复多次发作30 min 以上,发作间歇期意识不恢复者,持续发作会引起小儿脑部损伤,因此及时控制惊厥发作对患儿生长发育具有积极的意义,目前认为惊厥的发生多与患儿的年龄、长时间高热、感染以及遗传等因素密切相关[3]。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咪达唑仑联合苯巴比妥、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效果明显较好,治疗有效率较高,药物起效时间与惊厥控制时间均明显较低,临床总体治疗效果较好,原因分析为:由于咪达唑仑在处于机体生理pH值时,环状结构呈现闭环状,变为高度的亲脂性,可快速通过血脑屏障,进入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其可在体内、体外双向溶解,起效迅速。地西泮是一种苯二氮卓类药物,对癫痫持续状态病症的控制有显著效果,能够有效的抑制神经元的活动,良好的进行镇静治疗;苯巴比妥是一种长效巴比妥類药物,能够有效的延长氯离子通道的开放时间,控制神经元的兴奋,但其半衰期时间长,药效起效时间较长,因此苯巴比妥在镇静治疗中通常采用肌注方式,减短药物起效时间。
综上所述:这三种药物联合运用治疗小儿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药物起效时间与惊厥控制时间均较小,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曾珠.咪达唑仑联合地西泮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疗效及安全性[J].药物评价研究,2017,12(10):1485-1487.
虞雄鹰,易招师,查剑,等.儿童病毒性脑炎非惊厥性癫痫持续状态临床与电生理特征[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6,17(1):64-66.
庄朝晖.咪达唑仑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价[J].临床医学,2018,15(1):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