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波 傅晶 尹刚
【摘 要】目的:研究瑞舒伐他汀对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接受并治疗的72例ACS病例,抽选时间最开始由2018年1月直到2019年8月,把其中36例只接受常规性治疗的为A组,另外36例接受瑞舒伐他汀的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在治疗后,B组患者炎症因子含量对比A组患者更低,具有十分显著性的差异(P<0.05);在治疗后,B组患者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对比A组患者更低,具有十分显著性的差异(P<0.05)。结论:对于ACS患者而言,在进行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瑞舒伐他汀能够促进炎症因子含量最大限度地得到改善,还可以减少各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关键词】介入治疗;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效果;瑞舒伐他汀
【中图分类号】R5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1
对于ACS患者而言,其病理基础就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对于这一疾病而言,其病情十分高危,患者较易出现死亡。PCI是对冠状动脉狭窄、环节不稳定斑块形成进行治疗最为普遍的方法,但是,在治疗结束后,会伤害到血管内皮,引发血管炎性反应,进而提升了各类并发症发生的机率,无法促进患者尽早得到康复。所以,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施予药物进行辅助性治疗十分关键[1]。文章抽选时间最开始由2018年1月直到2019年8月我院接受并治疗的72例患者,并对其实施分组,现在把有关的情况进行介绍:
1 对象、方法
1.1 一般资料
抽选我院接受并治疗的72例ACS病例,抽选时间最开始由2018年1月直到2019年8月,把其中36例只接受常规性治疗的为A组,另外36例接受瑞舒伐他汀的为B组。A组性别:男患、女患依次是32例、4例;年龄主要分布于56岁-77岁之间,平均(66.90±5.41)岁。B组性别:男患、女患依次是31例、5例;年龄主要分布于57岁-76岁之间,平均(66.90±4.14)岁。2组患者各项基础资料在进行对比后,没有十分显著性的差异,可作出比较,P>0.05。
1.2 方式
2组患者在住院后,对其进行PCI。A组:对患者施予常规性治疗:对患者施予常规性药物,主要就包括了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β-受体阻滞剂等。B组:对患者施予瑞舒伐他汀:对患者施予20mg/d的瑞舒伐他汀(由南京先声东元制药有限公司所出品,批准文号即为国药准字H20113246,规格即为10mg*7片)进行治疗,在入睡以前,借助温开水进行送服。对2组患者都共进行三个月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评估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以前、治疗后其炎症因子含量:抽出患者处于空腹状态下4ml的静脉血液,得到上清液,借助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对血清中所具有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进行检测。
评估对比2组患者在治疗后其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在这其中,心血管事件主要就包括了心绞痛、心源性猝死、心力衰竭。
1.4 数据分析及统计处理
在本次研究中,对于所涉及到的所有数据,一律以SPSS19.0这一统计学软件来实施处理,其中,2组患者治疗后的心血管事件情况一律用[例(%)]来表示,选择进行检验;而治疗后的炎症因子含量一律以()来表示,选择t进行检验,P<0.05表明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反就是没有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2组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 在治疗后,B组心血管事件的总发生率对比A组更低,具有十分显著性的差异(P<0.05)。见表1。
2.2 比较2组在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含量
在治疗以前,B组炎症因子含量对比A组,没有十分显著性的差异(P>0.05);在治疗后,B组炎症因子含量对比A组更低,具有十分显著性的差异(P<0.05)。3.讨论
对于ACS患者而言,最为高效的治疗方法就是PCI。但是,在PCI手术结束后,会伤害到血管内皮,对内皮功能带来影响,并引起血管炎症反应,提升了各类并发症发生的机率[2]。而借助药物能够对冠状动脉手术结束后所发生的炎症反应进行调节,增强内皮功能,以减少血管狭窄的出现。瑞舒伐他汀指的是他汀类药物,是现阶段使用十分普遍的一种调节血脂类药物,借助各项药理作用以发挥出免疫调节、抗炎、抗氧化等方面的药效,这一药物鉴于选择性HMG-CoA型还原酶抑制剂,能够把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变换成甲戊酸盐。瑞舒伐他汀核心的作用位置是肝脏,其能够让肝低密度脂蛋白(LDL)细胞表面中的受体总数逐步增多,让LDL细胞的各项分解、吸收更为顺利地得到开展,同时,对高密度脂蛋白(VLDL)合成于肝脏中进行抑制,进而减少总的LDL、VLDL微粒。阿司匹林能够镇痛、抑制血小板出现凝聚,在对前列腺素环氧酶的合成进行抑制后,避免形成血栓烷A2[3]。β-受体阻滞剂能够拮抗儿茶酚胺引发的心律失常,同时,能够减少心肌耗氧,对血小板凝固进行抑制,减少血管受到的损伤。有研究人员指出了,瑞舒伐他汀联合各类基础性药物对于ACS患者具有更为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减少各类炎症反应,促进斑块更为稳定。
综上,瑞舒伐他汀对于ACS患者而言,能够在得到更为良好治疗效果的前提下,促进其炎症因子含量最大限度地得到减少,同时,对并发症也具有十分高效的抑制作用,建议临床推崇使用。
参考文献
张鹏博,张金盈.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不同剂量氯吡格雷治疗 CYP2C19基因中代谢型急性冠脈综合征的安全性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6):689-693.
刘杰,吕孝欣,孟春,等.替格瑞洛和双倍剂量氯吡格雷治疗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全性[J].山东医药,2017,57(1):61-63.
唐国栋,郑耐心,张慧平,等.瑞舒伐他汀短期强化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心功能、心肌损伤及血清炎症因子影响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7,45(5):534-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