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海燕
【摘 要】目的:进一步剖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并探究了如何科学用药。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2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来系统研究临床资料。结果:在280例患者中,有70例出现了用药问题,占心血管内科患者的25%。由此归纳总结了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追根溯源,剖析原因,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进而有效提升临床用药水平。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合理用药;问题
【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1
前言:如今,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高血压、高血脂患者持续增加。据相关临床数据统计,我国心血管发病率持续上升,严重威胁着广大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影响家庭幸福指数。其心血管疾病、慢性病等发病原因和发展情况都极其复杂,所以,心血管病通常病情发展很快,并且风险极高。目前,能够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很多,且给药方案也更加多元化,都能对患者治疗起到一定效果,然而,在此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不合理用药情况,为了不断提升临床合理用药及药物特异性,本次实验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2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采用回顾分析法,来系统研究临床资料。具体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280例心血管内科患者,选取的病患都达到心血管内科疾病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患者160例,女性患者120例;患者年龄均在26-78岁之间,平均年龄在(59.7±3.5)岁;60岁以上的患者190例,35岁以上60岁以下的患者76例,35岁以下的患者14例;患者病程1-20年,平均病程(10.1±1.5)年;疾病类型:164例高血压患者、56例冠心病患者,49例心律失常患者以及11例高血脂症患者。针对患者性别、年龄以及临床表现等相关资料的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实验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主要系统分析了我院收治的280例患者临床用药资料,不仅包括错用药物占不合理用药比例、临床用药情况以及不合理用药例数等众多项目。全面剖析心血管内科患者的治疗过程以及病理资料,从而归纳临床实践过程中用药遇到的问题,究其原因,并给出可行性用药方案,从而有效提升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1.3 诊断标准
研究人员需要结合患者用药类型、不合理用药实践以及不良反应等加以判断。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在分析和处理上述汇总数据时,用到了统计学软件SPSS19.0,并用%代表计数资料,用()代表计数资料。
2 结果
从数据统计来看,其中用量用法不当、临床诊断用药不科学、忽视禁忌症等都是常见的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问题。
3 讨论
3.1 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常见问题
3.1.1 用药不得当 研究心血管疾病药物期间,我们发现医生在治疗心血管患者时,常常用到β受体阻滞剂,但这种药物如果使用不合理,会造成一连串的不良反应。实验发现,β受体阻滞剂用量不准主要表现在不根据心力衰竭情况建议患者药物用量。对于患有严重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向口服利尿剂和洋地黄等药物,当病情稳定后,建议患者从最小剂量开始服用β受体阻滞剂。此外,还要注意,采用此藥物治疗时,需要一步步地调整治疗剂量,同时结合患者的心力衰竭情况进行给药。一旦治疗期间出现心力衰竭迹象,必须即刻停止服用此药物。
3.1.2 用药剂量把握不恰当 心血管内科临床应用中,超量使用药物也是比较常见的。难治性心衰患者地高辛、西地兰药物敏感性很高,一旦过量服用,患者会中毒,或者加剧病情,引发更为严重的心律失常,威胁患者生命健康。
3.1.3 药物搭配错误 对于心血管内科而言,药物种类很多,且相应的搭配禁忌也特别多,一旦药物搭配出错,药物的性质也会发生相应改变,引发不良反应,因此,对于同时服用两种或以上药物时,医生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并提醒患者药物使用禁忌。
3.2 如何科学合理用药
3.2.1 及时掌握和学习用药知识 心血管疾病发病原因很多,而且非常复杂,病情发展很快,其用药要求也随之变得复杂精细,假如医生医疗知识储备不够,势必会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这绝不是危言耸听。所以,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和减少用药问题,患者首先应了解一些必要的用药技巧和知识,医护人员也应提升自身的责任心,同时不断增强对疾病变化的观察能力,可以及早发现药物给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从而切实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以洋地黄类药物为例,当患者服用地黄类药物之后,患者需要时刻关注自身有无药物反应,同时,护士需要密切关注患者的心律变化,患者再次服用药物时,还应仔细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身体不适等。
3.2.2 掌握配伍禁忌 心血管内科各种药物之间存在很多配伍禁忌,其用药非常复杂,医生一旦出现药物配伍差错,不仅会影响药物功效发挥,而且还会降低药物的稳定性,甚至可能出现药物之间相互作用,从而危及患者身心健康。举个简单例子,患者在使用硝酸甘油类药物时,因为用时时间较长,医护人员必须合理把控药物滴速,所以,建议医生尽量给患者配玻璃瓶装硝酸甘油类药。
3.2.3 结合患者疾病的特点及药物代谢动力学特点指导患者用药 众所周知,心血管疾病变化非常快,用药剂量和选择都需要结合疾病症状进行调整。尤其是护理人员必须全面掌握疾病的特点,根据疾病特征指导患者科学用药。值得注意的是,清晨和午间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段,所以,义务人员在给药时,需要结合患者病症的变化情况,正确指导患者用药。比如心痛定等见效非常快的药物,可以建议患者在血压升高时或者清晨午间服药,而对于见效缓慢的药物,可以建议患者在睡前服药。
3.2.4 医护人员应将用药指导工作落实到位 心血管疾病多见于老年人,相对于青壮年,老年患者往往年龄偏大,记忆力差,身体各项机能逐渐衰竭,精神状态不佳,他们在用药时很容易错过最佳用药时间,进而影响药效发挥。所以,在治疗老年人时,义务人员需要给予特别的关注和罩住。首先,义务人员需要系统评估老年患者的视力、精神状态以及记忆力,深入剖析研究患者当前身体状况和相应资料,从而准确确认患者用药时可能遇到的不安全因素,之后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正确指导患者用药,例如,医护人员可以通过电话随访、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育和解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而针对那些精神不佳、不认字的患者,医护人员可以电话随访、语言解释等指导家人用药注意事项,从而使患者能够合理用药。
结束语:
临床实践证明,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很容易出差错,这就要求医护人员采取及时有效的应对措施,从而减少临床用药问题,确保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安全。
参考文献
刘卫强.心血管临床用药的常见误区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6(13):81-82.
谢江.老年人临床用药不良反应研究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5):162-163.
罗晓辉,赵颖,李玲等.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作息时间合理性的调查分析[J].重庆医学,2013,11(29):3534-3535.
代德勇.探析心血管内科临床用药的常遇问题及如何合理用药[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下半月),2014,23(7):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