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磁共振在心肌病变诊断中的效果评价

2020-04-10 06:47于庄
健康大视野 2020年6期
关键词:孕产围产期产科

于庄

【摘 要】目的:孕产期保健对于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的应用效果分析。方法:选笔者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孕妇150例进行平行比对,将150例孕妇依据不同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对照组75例,开展常规产科保健,孕妇最小年龄为22岁,研究组孕妇75例,开展综合孕产期保健。结果:研究组孕妇继发产科并发症的几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于围产期开展孕产期保健,可显著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产科并发症发生率;孕产期保健

【中图分类号】R339.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019(2020)06--02

随着临床医学不断发展,孕产期保健模式不断优化,为了响应国家优生优育的生育政策,提高新生儿质量,最大程度降低产科并发症具有临床研究价值。孕产期保健基于临床产科经验为前提,开展贯穿围产期的保健指导,主要包括母婴健康及孕妇保健等两个维度,通过开展孕前检查、产前检查、产妇心理疏导及产褥期护理干预,确保母婴健康,为临床产科辅助诊治首要手段之一。本研究笔者为了深入了解产科并发症相关防治措施,探究适配的孕产期保健模式,提高临床产科医疗辅助质量,特于笔者医院开展平行分析,执行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笔者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孕妇150例进行平行比对,课题开展时间为2016年1月到2019年5月,将150例孕妇依据不同入院时间进行分组,对照组75例,开展常规产科保健,孕妇最小年龄为22岁,最大年龄为35岁,中位年龄为28.5岁,研究组孕妇75例,开展综合孕产期保健,孕妇最小年龄为21岁,最大年龄为34岁,中位年龄为28.4岁,就2组患者入组时的一般资料进行客观分析,结构提示差异均衡,可见数据于后文进行客观分析(P>0.05)。

纳入标准:(1)150例孕妇均对本课题的開展知情,自愿参与研究分析;(2)所选孕妇受教育程度均为中学以上,可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孕妇具有良好的认知功能及阅读理解能力。排除标准:(1)无自理能力;(2)认知功能障碍;(3)不同意参与研究或中断的孕妇。

1.2 方法 对照组孕妇开展常规产科保健,研究组孕妇开展综合孕产期保健,开展贯穿围产期的保健干预,主要分为孕前期、孕中期、孕后期、产后等阶段:(1)孕前期:于怀孕第一个月由于孕妇既往生活习惯,胎儿感染几率较高,于孕前期需加强对孕妇生活方式的指导,加强孕妇孕期保健意识;考虑早期孕妇发生早孕反应,需确保产妇保持良好的心理状况,促使胎儿正常发育;(2)孕中期保健:孕中期需避免接触放射性物质,避免服用高激素食物,多食用瓜果蔬菜等;由于该时期子宫及乳房会增大,需每日对乳房进行清洗,若发现乳房凹陷及时进行纠正;及时补充机体营养,多食用鸡肉、大豆、鱼肉等;多食用紫甘蓝、木耳等含有铁元素的食物,避免孕妇发生缺铁性贫血;于孕中期需确保睡眠,每月进行孕检;(3)孕晚期:对孕妇情况进行评估,在孕妇32周进行胎动检测,了解胎儿生长速度,注意食物的摄入;针对产妇心理进行疏导,避免产前恐惧;(4)产后保健:产后需注意修养,及时进行身体的清洁,加强会阴部位的清理,观察产后恶露情况,若发现恶露异常需及时就医,避免感染;产后加强孕妇心理的转变,提高孕妇新生儿护理能力;加强对孕妇饮食干预,促使子宫收缩;指导孕妇母乳喂养,辅助其初始泌乳[1]。

1.3 评价标准 统计比对两组孕妇经由不同产科保健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软件SPSS23.0版本进行所得数据客观分析,P<0.05作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不同健康保健干预下产科并发症发生情况

研究组孕妇经孕产期保健干预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4.0%,对照组孕妇经常规产科保健,产科并发症发生率25.33%,结果提示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孕产期保健于母婴健康具有积极导向,其临床应用价值优于常规产科保健;孕产期保健开展范围较广,其保健开展于孕前期一直延续到产褥期,依据围产期不同阶段的保健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孕期保健,符合孕妇需求;孕产期保健加强对孕妇运动及饮食相关知识的了解,考虑妊娠期糖尿病及妊娠期高血压发生因素与孕妇生活习惯具有高度相关性,借助优质的孕产期保健知识加强对孕妇饮食的指导,制定科学的食谱,确保孕妇产期营养均衡,确保母婴健康;孕产期保健加强对孕妇心理因素的把控,考虑孕早期、孕晚期及产后为孕妇发生不良情绪的高发时期,于上述时期加强对产妇心理的疏导,辅助产妇进行身份的转换,利于产妇身心健康;孕产期保健可加强孕妇自理能力,指导产妇自查机体不适,及时发现孕期非正常情况,可开展及时处理及干预,确保母婴健康[2-3]。本研究表明,研究组孕妇经孕产期保健干预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4.0%,对照组孕妇经常规产科保健,产科并发症发生率25.33%,结果提示差异显著(P<0.05)。

综上,于围产期开展孕产期保健,可显著降低产科并发症发生率,确保母婴安全,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黄雯婧,张秋香,陆巍等.孕产妇及其伴侣经历严重产科并发症后体验的Meta整合[J].护理学杂志,2019,34(3):27-31.

罗有文,卢春敏,唐玲玲等.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对高龄产妇妊娠结局及产科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9):90-91.

丁海英,赵应梅,朱品华等.血清游离β-人绒毛促性腺激素或甲胎蛋白水平与孕妇并发症的相关性[J].中国医药导报,2016,13(21):119-122,126.

猜你喜欢
孕产围产期产科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孕产问答
孕产问答
补血生乳颗粒对SD大鼠围产期毒性
围产期时间定义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产科医师答问录
围产期胎膜早破与生殖道病原菌感染的分析
母畜妊娠期常见产科病及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