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彤 王超群
[摘要]本文以《我的青春在丝路》为个案,分析了我国主旋律纪录片年轻化表达的现实背景、具体表现及对国产主旋律纪录片创作的启示。《我的青春在丝路》的年轻化表达主要表现在主题的呈现:将“奋斗青春”主题有机融入到“建设祖国”大主题;题材的选择:奋斗青春的“个人故事”折射“中国梦”大情怀;人物形象的塑造:立体丰满的“奋斗青年形象”比传统的“高大全形象”更打动人。
[关键词]主旋律,纪录片,年轻化表达,融合传播
主旋律纪录片是以弘扬时代主旋律为主题的纪录片,是政策支持的重点项目,但长期以来因恢弘壮大、不接地气的刻板印象,在年轻受众群体中的认可度并不高。因此,让主旋律纪录片更能符合受众需求,与市场迅速接轨,吸引各个年龄层受众成为主旋律纪录片的未来发展之路。2018年8月20日起,主旋律纪录片《我的青春在丝路,八月季》在湖南卫视黄金时段播出,每周连播四天,得到了受众的热烈反响。《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新闻中心等官方平台主推此片,甚至作为学习典范走进各大高校课堂。《我的青春在丝路》,是纪录片提升市场竞争能力与创新盈利模式的大胆尝试,它之所以能取得成功,“年轻化表达”是其中至关重要的因素。
一、年轻化表达:主旋律纪录片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新思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推出的主旋律纪录片在主题的呈现上,仿佛在讲述尘封已久的历史故事,对于年轻人来说有陌生感与距离感,很难引起他们的认同,无法感同身受,所以最终难以达到情感上的共鸣,收视率不理想。
在2018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抓住青少年价值观形成和确定的关键时期,引导青少年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占据鳌头的媒体平台湖南卫视开启先河,在年轻观众占据最大比的七八月份对节目进行了编排与播出,力争做到在引导正确价值观与爱国情怀的基础上吸引受众。于2018年3月和8月黄金时段分别推出《我的青春在丝路》第一季与第二季,在各大卫视同时段都在播放电视剧的情况下,平均收视始终保持在全国前列。该片从在丝路上奋斗的青年人生活出发,拉近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使观众更深层次地感受到中国青年的奋斗与拼搏,感受“一带一路”倡议为我国与其他友好国家带来的变化与发展。
二、《我的青春在丝路》年轻化表达的具体表现
自2017年我国纪录片井喷式发展以来,各大网络门户如bilibili、腾讯视频、优酷等对传统纪录片进行改良与创新,赢得了年轻受众的追捧与喜爱。《我在故宫修文物》《水果传》等科普类纪录片在传统媒体平台播出并无热烈反响,在各大网络媒体的矩阵式传播以及网站自身的引导下,各部纪录片纷纷收获大批年轻受众的喜爱,热度持续攀升,反响可见一斑。大时代背景下主旋律纪录片也作出了自己的创新与调整。湖南卫视《我的青春在丝路》从内容呈现到表达方式都做出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事实上,如何进行形象展示?怎样做到生动诠释?是当下主旋律纪录片需要突破的难点,也是纪录片从业者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主题的呈现:将“奋斗青春”主题有机融入到“建设祖国”大主题
第一,强调“奋斗青春”的主题,摆脱了原来主旋律纪录片强调“奉献青春”主题的桎梏,继而与“中国梦”相结合,是“中国梦”实现过程中的奋斗,也是个人价值实现过程中的奋斗。在奋斗的青春中,个人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与能力,更是每个年轻人都拥有的亲情与“兄弟情谊”。在第八集中,男主人公在哈萨克斯坦一望无际的漫天沙漠中负责油井的修理,主要责任是解决油井患上的各种“疑难杂症”。在这个茫茫沙漠中极其艰苦的环境只是基础考验,沙漠中狼群以及各种野生动物时时出没,物资匮乏,环境艰苦不堪。但他并没有畏惧,而是通过自己的学识,认真的工作态度,迅速结交了一批同样有理想有热血的“兄弟”,他们配合默契,感情深厚,在互相帮助、彼此见证的成长过程中收获了真挚的友谊,成为彼此生活与青春里的同路人。
第二,“奋斗青春”的主题还表现在以年轻人的叙事方式来表达对美好青春记忆的建构。此纪录片中的主人公们把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在建设祖国的道路上,叙事通过追溯过往十年的美好青春岁月,让青年观众看到了丰富多彩的丝路青春,对未来充满信心与热血。
第三,“奋斗青春”的主题还通过年轻人喜爱的镜头表达方式得以呈现。当下年轻人喜爱的节目多用轻松愉快的讲故事方式,通过对年轻人喜好的分析与调整,紧贴“青春”这一主题,节目从青年观众的观影体验出发,主要运用色彩鲜明的画面表现和干净清爽的风格特色,曲折坎坷的故事情节,来贴近青年观众的口味,通过“青春描述”来吸引“青春的心”,表达年青一代对于建设祖国的热情,这些特点成就了这部受到青年观众追捧和喜爱的青春特色主旋律纪录片。
(二)题材的选择:奋斗青春的“个人故事”折射“中国梦”大情怀
从平凡人的普通事折射出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是《我的青春在丝路》在题材选择上的特色。每个人的幸福都融合在祖国的繁荣强大中,每个人的命运都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个体的青春与祖国的发展之所以能紧密贴合,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个人梦想需要强大的家国作为坚实的后盾。此片通过对人的经历的描述展现家国情怀,讲述了中国青年建设者奋斗的真实故事,反映出国家发展与时代主题,灵活地用以“小”见“大”的方式,生动诠釋了“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中华民族兼容并包的大国气概与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
每个青少年都应与国家命运相连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溪流无以成江海。在此片中,每个人物的一小步组成了国家的一大步。如青年人蔡军在巴基斯坦信德省推广杂交水稻的故事。在这里,他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异国他乡陌生的环境带来的种种不适,而是当地农民落后的耕种方式和耕种理念。当地农民认为种水稻就是把种子撒到地里,产量由上天保佑。为了将科学的种植方法传授给他们,蔡军不得不反复解释并亲身示范。另外一件让人担心的事情是,巴基斯坦的时局一直不是很稳定,西边有塔利班组织的不停骚扰,东边不时和印度发生武装冲突,蔡军去往巴基斯坦之前,就听说了当地曾经发生过恐怖袭击。在巴基斯坦种水稻期间,当地为了保障蔡军的安全,特意安排了警察,每天背着枪全程陪同。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蔡军用两年半的时间,帮助当地的粮食产量从亩产500公斤提高到了亩产900公斤。青少年对于这样的故事会更加感兴趣,同时传播也会更加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