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雨中的树》是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联合推荐的十八大重点献礼电影,弘扬了主流价值导向,树立了英模形象。它不仅仅是一部主旋律电影,在影片的叙事表达方面更加凸显了一股清流的真实美感。文章对我国主旋律电影进行了浅析,用《雨中的树》与以往主旋律影片进行对比分析,突出《雨中的树》突破以往“概念化”拍摄叙事手法的模式,最真实地刻画了影片人物的真情实感。
【关键词】雨中的树;概念化;主旋律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116-01
一、影片拍摄背景与主题
这部由中宣部和国家广电总局联合推荐的十八大重点献礼电影《雨中的树》在中央的支持和帮助下集结了国内优秀的电影创作团队,仅仅历时七八个月便完成了创作和制作。该片是一部弘扬主流价值、弘扬社会正气的英模主旋律影片,同时也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人物传记型题材的电影。与以往的主旋律影片相比,该片无论从思路还是从创作上都取得了较大的突破。影片整体上采用了纪实风格,但却没有仅仅流于实录的生活事迹,创作者在片中自始而终一直在追寻具有“审美性”的写实主义。在“求真”的纪实层面上不断探索“求善”的美学品味,深入地思考了十八大之后,国家和民族前行当中所需要呼唤的精神力量和需要倡导的价值取向,因而本片是名副其实弘扬真善美的作品。
二、《雨中的树》与以往影片叙事方法的比较分析
翻看中国电影史,中国当代电影艺廊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如焦裕禄、雷锋、孔繁森、张思德等英模形象,但在如今“意识流”、“后现代主义”、市场经济和好莱坞商业大片的浪潮冲击下的电影界,诸如此类宣扬英模的主旋律电影似乎面临诸多的困惑,甚至成为商业电影市场的一个薄弱环节。试问传递时代精神、提升全民精神意志和塑造高尚品格的主旋律电影为何在经济高速运转、社会高度文明的今天却一度扮演不受待见的尴尬角色?难道这个时代的人们都不需要精神意志的提升,都不具有高尚的品格?究其原因,一方面缘于主旋律电影自身教化功能和电影体制问题,使其在呈现方式上出现了公式化、类型化的“假”、“大”“空”现象,不免让观众产生排他感、拒绝感等“逆反心理”,甚至长期以来对此类影片存在着一种虚假、厌恶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随着社会转型期主流价值的淡化、商业电影的叫座,影视创作袭来了一股从“娱乐”到“唯乐”的浪潮,彻底抹杀了观众对于此类电影的认同感,使其在今天市场化经济的境遇中举步维艰。因此主旋律电影面临这样的窘境,归根结底是中国电影人的责任,更是国有电影制片企业不可推卸的责任。
作为十八大的献礼片,《雨中的树》必然要为新时期主流道德观、价值观树立新的标杆,在全社会营造精神意境的层面也要达到新的高度,这无疑是对主创人员的一个考验。要摆脱创作思维上长期制约着主旋律电影的二元对立的单向思维,既要解决好主流价值观的传播,又要形成一定的商业回报,电影《雨中的树》一方面在表现故事人物事迹的过程中突破概念化的情节设置,精心地安排“纪实”,采用从儿子李东阳的视角寻找父亲心灵足迹,为观众呈现了李林森平凡、短暂却又卓越的人生轨迹,让现实时空和心灵时空亦幻亦真地水乳交融。另一方面奇观化的视听贯穿整个电影始末,李林森在宣汉县五宝镇抗洪救灾的戏份,除了大全景使用特技之外,其余均为实景拍摄。在实际观影中,沦为泽国的灾区颇有几分灾难大片的气势,逼真的效果和紧张的气氛让观影的观众不时发出惊呼。片中刘欢那首插曲《雨中的树》将整个影片的情感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以及结尾小提琴交响演奏或隐或现,在李林森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为其卓越的一生讴歌。影片的这些设计带给了观众更多心灵的、情感的、思想的冲击。尹力导演在一系列制作工艺与细节上反复思索,下了很大的功夫,最终达到了影片的出色效果。
三、《雨中的树》突破“概念化”的内设
导演尹力曾经拍摄过《云水谣》、《张思德》与《铁人》等主旋律影片,这为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的作品善用雨和水,在《雨中的树》中他又将雨和树巧妙地联系在一起,通过“写实”和“写意”手法的结合,让观众看到了围绕“树”的风雨,看到了“树”的坚挺与坚韧不拔。而李林森这棵“树”是我们社会当中的参天大树,这棵大树深深扎根于人民的现实土壤里,并在风雨中不断成长。可以说,尹力在这次主旋律电影中的创新探索是成功的。真正的感动是感而不伤,高明的感动是无需煽情的,影片并没有对李林森进行人为拔高,而是立足于人性的角度,从李林森的一桩桩、一件件平凡而又伟大的点滴事迹来塑造其形象的,它超越概念化的表达,把主流价值转化为生动感人的情节和有生活之感的影像。通过审美的创造,运用很多真实、善意的东西来打动观众,实现了与当下观众的情感对接,这种对美好人生的追求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得了广大观众对李林森人格魅力和影片传播的价值观的认同。
作者简介:
尹烨天(1995-),男,重庆人,在读本科生,研究方向:影视传播、金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