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佳骏
[摘要]很多教师一直将口语交际窄化为听与说的过程,事实上口语交际不仅包含着彼听此说的过程,更融合了双方在表达与倾听过程中多种感官的综合性运用。对于生命个体来说可以不会写作,但不能不会说话。教师可采取优化语境,情趣融通;确立目标,深入导引;多维交互,全体参与等口语交际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
[关键词]优化语境;确立目标;多维交互;目标视角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7-0092-02
新课标指出:“学会倾听,学会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根据新课标对于第一学段教学目标的设定,统编版二下教材就直观而统整地体现了目标定位,分别从表达、倾听和交流的维度编排内容。结合统编版教材的编排,我们该如何操作才能真正达成口语交际的目标呢?笔者从自身的教学出发,谈一些实践与思考。
一、优化语境,情趣融通
(一)紧扣教材内容,营造口语交际的浓郁情境
纵观统编版二下教材的口语交际内容,无论是什么主题,都源自于学生的真实生活,在口语交际的过程中学生完成了真实性任务,这对于在生活中、在社会中的实践体验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比如教学“长大之后做什么”就可以在课前组织学生阅读绘本《长大之后做什么》,借助绘本中小动物谈梦想的内容切人到口语表达的主题中,并相机创设“穿越时空”的实践情境,想象自己在20年之后可能生活在哪里、从事怎样的工作,从而相机地转人到本节课口语交际的主题:长大之后干什么。由此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表达动力。
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认知体验,学生内在的原始经验被可感的情境所浸润,内在认知也能得到相应地提升和启发,让学生营造出适切可感的浓郁情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不断发展。
(二)链接广阔生活,拓展口语交际的真实情境
口语交际作为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生活的关联是十分紧密的,我们就需要在角色体验的方式下大胆放手,引导学生在各抒己见的过程中历练口语交际表达能力。
比如教学“注意说话的语气”时,教师就可以尝试运用情境卡的方式写上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情境,比如不小心碰到了同学的身体、把别人的书本撞到了地上、下课和别的同学碰撞在一起、向同学借学习用品……这些情境在现实生活中都是经常可以见到的,也是很多学生容易发生口角的地方,教师就通过随机抽卡的形式让学生选择一个进行当堂练习,并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
低年级学生由于自主性意识还相对浅薄,他们的认知动力往往都源自于真实可感的生活情境。只有创设了鲜活的情境,他们的认知思维才能被真正激活,才能形成口语交际的能力和表达自信。
二、确立目标,深入导引
(一)强化目标意识,在教师点拨中形成认知
纵观当下的口语交际教学,教学方式可谓层出不穷,点拨评价方式更是花样百出,但究其效果来看并不见好,其中最为关键的原因就是教师对每次口语交际训练并没有清晰的目标认识,评价的指向性很不明确,导致每节课都在反复强调要丰富表达内容,要文明礼貌、声音响亮、态度大方。如此模糊而笼统的认知,使得教师之教、学生之学都偏离了教材编者的用意。只有明晰了每一次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才能让教师的点拨引领、激励评价作用于有效地针对性上。
还以教学“注意说话的语气”这一内容为例,其目标就是要让学生能够根据表达的内容选择恰当的语气。因此,在道歉时,如果学生不能运用正确的语气,教师就可以相机进行点评:你这种道歉的方式有诚意吗?别人能够接受吗?你试着将表达的语气缓和一点,效果就会好很多啦!
这是典型的点评式引导,正是在学生出现偏差时,教师有着清晰的目标定位,点拨与引领才能体现出鲜明的及时性和针对性。
(二)聚焦目标定位,在相互评价中提升能力
基于口语交际训练目标下的生生互评,不仅是达成目标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种极具动态性和生成性的交际方式。
比如在教学“图书借阅公约”时,要求一个人说完之后另一人再说,教师就在学生交流分享的过程中进行了引导性评价:在他们小组中,你觉得做得最好的是哪一点?其中有一位同学一直都把手举得高高的,你对他有什么建议?在教师的点拨之下,其他小组的成员都积极地投入到评价的过程中,对表现较为出色的地方进行赞扬,而对于这位一直都举着手的孩子,既肯定了他积极发言的可贵精神,但同时也指出当别人在发言时,我们应该尊重发言人,认真聆听他人的发言,一直举着手要求发言会影响别人发言的思路,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
这种相互之间的评价替代了教师机械地告知与灌输,借助其他学生的评价将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目标揭示出来,从而达成借评促知的效果。
三、多维交互,全体参与
(一)询问激活,落实师生互动
教学的本质就是师生双方围绕着话题进行对话的过程。教师作为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点拨者,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对话,能够帮助学生明确内容、指明方向、渗透学法,是口语交际教学时互动的核心组成部分。
比如“长大以后做什么”就要求学生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并简要地说明理由。为了达成这样的目标,教师在搭建师生交流的路径时,就先后设置了询问、应对等多种方式。教学中,教师询问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搭建师生互动的通道,激活学生口语交际的表达思维。例如有的学生说自己长大后要当飞行员,教师就可以相机询问:你知道做飞行员对身体有什么要求吗?你知道飞行员一共可以分为哪几种吗?也可以组织学生说说对飞机了解的知识……
正是教师地点拨引领,尤其是通过询问所搭建的对话通道,激发了学生言语表达的欲望,让学生有了明确的言语表达动力,同时也对学生进行了双向交际的示范,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交际习惯,锻炼了学生应答性的交际能力,为后续生生之间的互动做出了良好的示范引领性作用。
(二)聆听渗透,落实生生互动
什么是口语交际?不仅仅是学生运用口语的方式来进行表达,同时还要落在“交际”一词上,即要有生命个体之间的情感辐射、观点交换、信息共享等。只有形成了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口语交际的形式价值才能得到真正意义上的釋放和彰显。其中,在师生互动之下,教师还应该积极构建生生互动渠道,为学生核心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比如教学“长大以后做什么”这一板块时,就可以组织学生介绍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其他学生则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地方提问。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及时肯定认真倾听、善于思考的学生,不能让学生仅仅作为观众看别人的表演,而是要学会观察别人是怎样来表达的,尤其要关注发言者是如何运用“为什么”“怎么”等疑问性词语进行有礼貌地表达的,从而将自己的认知运用到实践表达过程中,在具体的言语练习过程中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
低年级口语交际的教学中,教师要在情境创设、目标定位、有效导评方面进行多维度联结,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能力,使之获取口语交际的基本方法和能力,最终提升学生口语交际的核心素养。
(责编 韦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