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其坤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在黄庄,新东方、学而思、立思辰、高思、杰睿……各种校外培训机构让人眼花缭乱,一辆辆送孩子上课外班的私家车让交通也拥堵起来,一个个焦虑的家长让空气似乎也变得紧张,一个个背书包、戴眼镜的学生行色匆匆地出入于各个课外班……学生“减负”的话题广受关注,教育部称“减负”是一场“攻坚战”。
你对此有怎样的体会或思考?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要求:观点明确,围绕观点展开论述,有理有据。
思路点拨
这道作文题现实性很强,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引导学生真实地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体现文章为时而著的现实意义。
材料包含了几个方面的信息:让人眼花缭乱的校外培训机构、非常焦虑的家长、不堪重负的学生、教育行政部门的“减负”政策。同学们可以侧重于某一方面来立论,但最好能关联起来考虑,围绕关键词“减负”来确立中心论点,也可以用追问法来“逼”自己深入思考:为什么要减负?因为学生不堪重负。为什么减负像一场“攻坚战”?因为非常焦虑的家长争先恐后地送孩子到课外培训机构上课,因为各种校外培训机构想方设法地吸引家长送孩子去上课外班。为什么家长会如此焦虑?因为担心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担心孩子考不上最好的中学、考不上顶尖的大学、找不到理想的工作。怎样才能有效减负?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管齐下形成合力……
需要注意的是,同学们在立意时对减负要有正确的理解,减负不是减去一切负担,学习不可能没有负担,合理的课业负担必不可少。减负是要减掉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合理的、过重的学业负担与心理负担。
正如教育部相关负责人强调:“减轻中小学生过重负担,不是简单地缩短在校时间、减少作业量、降低课业难度,而是要把不合理的负担减下来,减去强化应试机械刷题、校外超前、超标培训等不合理负担。有些欠缺的,像劳动教育、美育、体育锻炼等,达不到标准还要增加上去。”减负是为了中小学生健康发展,因此,认为“减负就等于培养学渣”,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断然地全盘否定减负并不明智,要注意分寸,可从“减负不能一刀切”“减负要避免简单化”“减负要因人而异”等角度入手;对课外班也不宜全盘否定,适当选择有助于自己兴趣爱好发展的课外班也未尝不可。
议论文重在说理,观点要正确、鲜明;论据要准确、真实、丰富,与观点一致;论证要合理,即选用恰当的论据,运用适当的论证方法,准确地阐发论据与观点之间的逻辑关联,使论据对观点起到强有力的支撑,从而使文章具有说服力。
习作展示
减负要从“心”开始
北京市十一学校 张允怀
超负荷的各种作业,名目繁多的各种课外班,让许许多多中小学生不堪重负。尽管不断有人号召“减负”,但是收效甚微。在我看来,减负应该将重点放在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上,从“心”出发才能奏效。
如果心理压力过大,学生会逐渐丧失对学习的兴趣。因为过重的心理压力会给学生们一种压迫感,在他们看来,学习是一场比赛,不赢就会成为人生的输家。这种压迫感会让学生慢慢地把学习当作一种痛苦的煎熬,而不是享受学习的过程。在他們的眼中,生活中的一切就是为了上清华、北大,外加父母施压,这种扭曲的世界观只会越发严重。
同时,过大的压力会让学生丧失对生活的激情,产生消极情绪。当超重的压力不断累积,内心本来就不够强大的中小学生其心志就会像大坝决口一样,后果不堪设想。每年都有许多学生因此患上抑郁症,甚至有人因此而自杀。
由此可见,为学生的心理减负迫在眉睫。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怎样做才能缓解自身的心理压力呢?
首先,学习应该以课内为主,尽量杜绝课外班。因为过多的课外班会形成沉重的负担,不仅占用课余时间,还有碍学生自学能力的养成。况且大部分课外班都只是在让学生机械地刷题,这种行为将学习中的快乐大打折扣,让学生丧失兴趣。我的一位同学一周报了十个课外班,不仅成绩没有提高,还养成了依赖刷题的习惯,成绩反倒一落千丈。
其次,要明确学习目的,切忌功利地学习。在很多学生的眼中,学习的目标只有好成绩、985大学、好工作,而把学习当作一件苦差事,这就会形成极大的心理压力。我们应该明确,学习是在提升我们的修养,积累人生经验,为终身的可持续发展奠基。由此出发,学生就不会一味地好高骛远,转而脚踏实地地投入学习,发现其中的乐趣与快乐,压力便转变成了动力。
最后,学生要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不要把他们看作监督或强迫自己学习的人,而要将他们变成学习道路上的伙伴。有调查显示,学生的压力有百分之三十以上来自父母,因与父母不和而离家出走的事例不占少数。可见,良好的亲子关系有助于调节学生的情绪,让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学业和生活。
减负确实是一场“攻坚战”。减负应从“心”开始,缓解心理压力是首要目标。只有树立正确的理念,制订科学的学习计划,才能赢得减负的胜利。
【评点】
文章开篇即亮明观点——减负要从“心”开始,论点明确。接下来,文章从“为什么”和“怎么办”两个方面逐层进行论述,过渡自然顺畅,论据鲜明有力,特别是在讨论怎样缓解心理压力时,分别用“首先”“其次”“最后”标明层次,使得文章思路清晰,论证头头是道。结尾归纳全篇,深化中心论点。
素材链接
前不久,一份大中小学生调查报告显示,42.4%的学生因“学习成绩提高”而感到快乐和幸福,57.6%的学生因“学习压力大”而苦恼。
近年来,由于中小学名校考试录取率远低于高考,为读名牌小学和名牌中学,许多小学生甚至幼儿被迫参加更多的培训班,以增加应考筹码。
调查中,有30年教学经验的班主任梁老师坦言,学生的学习压力均来自于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升学考试竞争激烈、考不上好大学、找不到好工作等因素,令学生对未来感到悲观。”
梁老师举了个例子:“不少学生跟我说小时候的学习很快乐,老师每天都讲故事,教他们玩游戏,老师那时讲的故事他们甚至到现在还记得。这就引申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现在的学习不能快乐一点呢?为什么一定要这么累人呢?”
梁老师表示,这是“快乐学习”与“强制学习”所产生的不同结果。“如果学习对小孩子来说是具有吸引力的,过程是愉快的,孩子很快便能接受、理解,并且产生共鸣,知识从此就会在他们的脑海里生根,并受用一辈子。”
【小编说】
有时候,“强制学习”不见得能让成绩更上一层楼。只有“快乐学习”,才能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