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让低年级语文教学更有效

2020-04-10 11:03邱英东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低年级思维导图语文教学

邱英东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直观性、形象化的学习工具,能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降低学习的难度等。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发挥思维导图的优势,引导学生进行识字、背诵、写话,使学生更加直观、具体地理解学习内容,获得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思维导图;语文教学;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7-0046-01

思维导图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具有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低年级的语文学习中,教师可借助思维导图的可视化、直观性特点,引导学生进行识字、阅读、写作,促进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提升。

一、巧借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识字能力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教师大都采取死记硬背的形式,让学生识记生字的音、形、义。这虽然有一定效果,但时间一长,学生就容易出现遗忘的现象。为此,教师又采取让学生抄写生字、词语的方法对这些生字进行巩固。这种识字方法,效率低,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在识字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改变这种情况,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识字效率。

如,在学完“木”这个生字后,教师让学生先画一个花盆,在这个花盆上写上“木”字;然后,在花盆上画几片叶子,在每一片叶子上把学过的带有“木”字旁的字写在上面(如图一)。这样,学生就能把学过的“木”字旁的生字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这种归类识字,不仅有效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而且使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发展。

二、巧借思维导图,提升学生背诵能力

在低年级的阅读教学中,背诵是学生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之一,对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怎样才能提升学生的背诵效率呢?借助思维导图把课文的关键词与画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课文脉络结构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积累背诵。

如,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册的《四个太阳》一课,语言优美,朗读起来亲切自然、温馨,非常适合学生积累背诵。教学时,首先,结合文本内容,师生一起共同来完成思维导图(如图二)。然后,再让学生思考:“文中的小作者画了哪些颜色的太阳?他们把这几个太阳送给了哪些季节?这些季节有什么变化?”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的思路清晰了,背诵起来轻松自如。

三、巧借思维导图,提升学生写话能力

写话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今后习作的基础。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怕上写话课。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缺乏素材,学生觉得无话可写,另一方面是因为不知道该如何下笔。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因其可视化的特点,有助于学生的写作构思,帮助学生理清写话的思路,提升学生写话质量。

统编教材一年级下冊写话的基本要求是能把人物、时间、地点、事情交代清楚,能够用简单的几句话把要描写的内容写清楚。如,对《不要摘花》这篇看图写话的教学,多数学生都是这样写:“秋天到了,小红和妈妈一起到公园里玩。小红看到一朵菊花非常漂亮,想去摘。妈妈对小红说:‘不可以摘。”,随着年级的升高,同样以《不要摘花》为题目,写话的要求就会有相应提升。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把写话内容描写得更加具体生动些(如图三)。同时教师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跟花有关的优美词语,如“婀娜多姿、芳香四溢、花香袭人”等,使学生的写话更加得心应手了。

综上所述,思维导图可以发散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降低学习难度等。因此,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把思维导图运用到语文教学中,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韦雄)

猜你喜欢
低年级思维导图语文教学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