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

2020-04-10 11:03陈敏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0年3期
关键词:低年级教学策略

陈敏

[摘要]整本书阅读是新课标提出的要求。低年级学生的阅读具有瞬时性的特点,加上受识字量等方面的限制,他们自读整本书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考虑,对整本书阅读进行分段指导——读前激趣、读中推进、读后交流,以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效率。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掌握阅读的规律,获得阅读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教学策略;低年级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7-9068(2020)07-0020-02

与单篇文章不同,整本书篇幅长,读起来耗时多。学生的阅读兴趣本就有瞬时性的特点,低年级的学生尤为明显。因此,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自主阅读的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从他们视角出发,对整本书阅读进行分段指导——读前激趣、读中推进、读后交流,以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效率。只要把握好这三个阅读阶段,就能让学生爱读书、会读书。本文就这三个阶段,谈谈自己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的一点做法。

一、激趣引导,爱阅读

好书犹如宝藏,但打开并不容易。在阅读中,教师是引领者,要带领学生感受书本世界里的瑰丽奇妙。这就需要好的引导,也就是阅读前的导读课。导读课意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堂好的导读课必然是有趣的,让学生充满好奇。

在低年级的导读课中,我利用学生爱读图画书的共性,和他们共读绘本。绘本《蚯蚓的日记》情节曲折、语言幽默、人物可爱,一些搞怪逗笑的细节令人拍案叫绝。在读图画书时,学生多为图画所吸引。当他们读完图画,一本书的阅读也就结束了。在《蚯蚓的日记》的导读课中,我从猜谜入手,引导学生从封面读起,学会从封面中获得更多的信息,如一眼看到的图画、作者、译者、绘图人以及出版社等。低年级的学生没有阅读封面的意识。从猜谜入手读封面,潜移默化地教会学生如何去读封面。另外,绘本中的环衬、扉页也藏有很多容易被忽略的信息。一开始,我并未提醒学生去看,而是直接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教学,让学生边讲边猜、边猜边讲;同时,利用翻页设疑,吊足学生的胃口。当他们把日记全部看完后,我才带他们再次去回顾欣赏前环衬和后环衬。环衬上提到的一些内容,就是《蚯蚓的日记》里提到的内容;但是,环衬并没有写出书中的全部内容。而书中的一些内容,如“成绩单”“堆肥岛之旅”“爸爸妈妈结婚纪念日——恶心”等,只是点到为止。它们给学生留下了巨大的想象空间。在阅读中,我给学生足够的讨论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想象补充。课上到这里并没结束。书的封底也是意味深远。我问学生道:“蚯蚓为什么会有被偷看的感觉?”学生都能从书中找到答案,说是因为树叶上的七星瓢虫一直在旁边偷看。我再次追问:“只是被七星瓢虫偷看吗?”很多学生顿时恍然大悟,激动地回答道:“还被我们偷看了。”此时,他们已经有意识地去思考封底的内容了。一堂课讲完,没读过这本书的学生,都迫不及待地去找这本书;而一些读过的孩子,在我的引导下,又将这本书重新回味了一遍,读出更多的内容。

有趣的图画书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爱上读书。这样无痕的方法指导,让他们慢慢学会怎么去读书,阅读的范围逐渐扩大,从《蚯蚓的日记》到《大卫不可以》《大卫上学去》《大卫惹麻烦》等。从读一本书到读系列书,他们的阅读量逐渐增大;从读绘本到读文字书,他们能慢慢地感受到读书的乐趣。不同于绘本,文字书的插画很少。对文字书,我会挑选有趣的情节来进行读前导引。如,《小猪唏哩呼噜》,我便选了书中唏哩呼噜的名字来激趣导读,让学生模仿猪爸爸、猪妈妈数小猪的样子进行表演。一个学生演,全班学生一起配音“呱哪呱哪”“呼噜呼噜”。边读边演,学生个个都乐坏了。这样,能有效激起学生继续读下去的欲望。

二、趣味推进,能悦读

如果说导读课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初步领会了读书方法,那么自读就是他们阅读整本书的最重要的环节了。学生会自己读书,并能坚持读完,这才是阅读的真正落实。在这个环节,教师的指导更为重要了。

低年级学生读书兴趣持续的时间短。因此,在读中推进时,我引导学生拟定阅读计划,填写阅读单。在阅读单上,让学生以写一写、画一画、读一读等多种方式描述“今天我读到的有趣情节”,有计划地循序渐进地坚持读下去。同时,我借助学校的阅读平台,抽时间与学生交流读书的体会。我会结合书中的内容,设计阅读推进题,定期或不定期抛给学生一些悬念,让他们深入阅读。如,在学生自由阅读《鼹鼠的月亮河》过程中,我从书中的关键词及插图入手,在不同的阅读阶段抛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阅读。这些问题有:

1.米加为什么要离开月亮河?他遇到了谁?

2.尼里和米加是怎样的关系?他们之间有哪些故事呢?

3.米加梦想实现了没有?最后他改变了吗?

这些问题,使学生充满阅读期待,能够以饱满的热情读完整本书。同时,我还设置“竞猜小擂台”“故事知多少”等活动,让学生在趣味中不知不觉地读完了整本书。活动形式的多样,让学生很开心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愉悦地读完一本又一本书。

三、多元表达,越会读

台湾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说:“一个人静静地读一本书,是一条线,是自己原有经验加上解读书籍所得的新经验;两个人讨论一本书,是一个圆;一圈人讨论一本书,是一个球,不但能听到除自己之外的第二种看法,还可能有反面的看法、侧面的看法。”可见,一本书读完,交流可以让思想碰撞出更多的火花,获得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读后交流的方式是多元的,如读、讲、评、演、画……在执教《没头脑和不高兴》整本书的读后交流课时,我引导学生对没头脑丢三落四的个性描写展开对话交流。首先,我出示与文章类似的连环画,请学生当小讲解员,讲讲图中内容。学生讲得明白,就意味着他读明白了。其次,我将文中有趣的文字绘声绘色地读给学生听。读完后,我请学生朗读。当学生读出了趣味,那他们是真的理解了。其三,我让学生一起评一评没头脑是个怎样的人,以加深他们对人物的认识。其四,我播放动画片段,学生哈哈大笑,懂得趣味还可以演出来。这样的引导,让学生在交流中互相碰撞,认识得到提高。最后,我设置“我是谁”的讨论环节。因为作者任溶溶在这本书的衬页上写了这样一句话:“从没头脑和不高兴身上每个人都能读到自己。”沉默片刻,学生便开始交流起自己是书中的谁的问题。当他们联系实际,认识自己时,他们与这本书的距离又更近了一步。这不正是作者写这本书的目的吗?从书中读到自己、反思自己、认识自己,这是阅读的一种更高的境界。

交流是复述,是对故事的回顾,是对作品的评价。在这种自由的交流中,不仅分享自己的思想,同时还吸取了别人的想法。学生可能会在讨论中发现自己的理解是错误的,从而修正自己的观点;也可能会解决自己的问题。多元的交流方式让学生乐于交流,获得思想认识的提高,习得阅读的方法,使他们越来越会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整本书阅读方法的指导,意在让学生从漫无目的、毫无章法的阅读到掌握阅读的内在规律,使他们从阅读到悦读,从而越来越会读书。

(责编 韦雄)

猜你喜欢
低年级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