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宪花
理想是指路明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
——列夫·托尔斯泰
拿破仑说:“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同样,没有理想的人生,就不是出彩的人生。理想,是我们心中的信仰,是头顶灿烂的星空,亦是我们生活中的灯塔。
“每天叫醒你的不是闹钟,而是梦想。”心中有梦,才会不断奋斗,积极进取;胸怀大志,方能成就精彩人生。古往今来,中华儿女都在印证着这个道理。抗金英雄岳飞,始终秉着精忠报国的志向,带领岳家军英勇作战,令敌军统帅长叹道:“撼山易,撼岳家军难。”民族英雄戚继光,在祖国东南沿海抗击倭寇十余年,扫平了多年为祸沿海的倭患,并发出肺腑之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海伦·凯勒,美国女作家、教育家、慈善家,尽管十九个月大时,因病导致失明失聪,但她从未放弃在黑暗中寻找光明。在老师莎莉文的帮助下,她开始与外界沟通,学会交流。经过不懈努力,她终于考入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毕业后,她致力于为残疾人造福,建立慈善机构。海伦·凯勒的精神使全世界为之感动,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给无数经受挫折打击的人以鼓舞和激励,像萤火一般照亮了一个个失意的心灵。
斯蒂芬·威廉·霍金,英国著名物理学家和宇宙学家,21岁时不幸患上肌肉萎缩性侧索硬化症,只有三根指头勉强可以活动,但这并不妨碍他追求终极的真理。他依靠语音合成器工作、生活,并以《时间简史》这部著作闻名于世。他以坚强的意志、执着的理想追求,实现了自己生活的价值。
面对生命中的不幸,海伦·凯勒和霍金用行动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他们身残志坚,为了心中的理想贡献自己的力量,成为全世界人们学习的榜样。比起他们的挫折,我们生活中所谓的困难又算什么呢?有些人一遇到困境就一蹶不振,感叹努力拼搏没有回报,怀才不遇,生不逢时,因此失去心中的理想,失去前进的动力,殊不知理想也许会辜负努力的人,却不会辜负一直努力的人。只有心中有梦,以梦为马,才能不负韶华,成就自己。
理想不是远在天际、不可触及的明星,而是我们心中的信仰、生活的风帆,不忘初心,砥砺奋进,总有一天,我们会走出荆棘密布的丛林,走过风雨兼备的路途,踏上通往理想的光明大道。
【评点】
本文以“總—分—总”的结构行文,分别列举了岳飞、戚继光、孙中山、海伦·凯勒、霍金等古今中外的名人事例,论证了理想的重要性,并给出了实现理想的建议——一直努力。不足之处在于,关于海伦·凯勒和霍金的事例描述性语言较多,论述性语言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