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海内外 智汇大湾区

2020-04-10 13:00广州市科学技术局
国际人才交流 2020年2期
关键词:广州大赛人才

由教育部、科学技术部、中国科学院、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和广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2019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1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以下简称“2019海交会”)于2019年12月18日至19日在广州白云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行。

丰硕成果 智创未来

本届海交会以“面向海内外、智汇大湾区”为宗旨,重点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海洋经济七大领域,促进人才对接和项目落地。据统计,121个国内政府代表团,71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机构报名参展参会,带来人才项目需求1350项,岗位需求超过1万个。

作为中国规模最大、层次最高、影响力最强的海外人才创新创业交流平台,2019海交会大力吸引海内外高端创新人才,促进人才对接和项目落地,两天内参会近3万人次,吸引近30个国家的近2000名海外人才参会。

本届大会的高科技特点显著。包括潘建伟院士团队的“星地一体量子通信网络及应用”、杨光华院士的“全球首款可诱导CAR-T(即‘嵌合抗原受体修饰的T细胞’)产品”、谈建博士的“无钥签名区块链技术”、邹鸿志博士的“全国首创大肠癌无创筛查技术”、韩宇星博士的“面向5G+8K的计算视觉基础元处理器关键技术”等项目亮相。

本届大会在项目对接交流成果方面也有不俗的成绩。吸引国内126个政府代表团,116家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机构到会,带来合作项目1761个,职位岗位需求14790个。

大会还吸引了IDG、鼎晖资本等一大批国内外著名创投机构,采取项目路演、现场对接等手段,实现优质项目和社会资本的有效对接。广东省首次举办了省内重点科研单位人才招聘活动,助力再生医学与健康、网络空间科学与技术等10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引进高层次人才。

各地也使出浑身解数招才引才。如东道主广州的“广聚英才计划”“广州科创十二条”,上海的“海外人才集聚工程2.0行动方案”,天津的“海河英才行动计划”,深圳的“鸿鹄计划”,长沙的“人才政策22条”,无锡的“创新十条”等。广州、天津、南京、济南、长沙、常熟、南通、湖州、昆山等多地市还召开了专场推介和对接活动。

海外人才参加2019中国海外人才交流大会暨第21届中国留学人员广州科技交流会

在穗创客点赞广州创业氛围

来到中国之前,常年在英国生活的李家康抱有中国的富商有一些娇贵的“刻板印象”。直到他与中国商人洽谈一个项目时,看到身家千万的合作伙伴依然乘坐普通出租车、背着寻常双肩包出行。

“由此我认识到,在中国是崇尚实干家的。”现已成为广东康云多维视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康云科技”)联合创始人的李家康说,改变由文化造成的认知偏差,是海外人员来华创业需要经历的“第一关”。

漫步在广州的街道上,李家康如今早已适应了岭南生活。他坦言,自己喜欢24小时无眠的城市。“恰好广州就是一座不夜城。这里繁华的夜经济,让我即使在深夜2点下班,也能有吃夜宵的场所。”李家康说道。

与李家康有相似看法的是GTB环球科创资源中心CEO王子陵。他认为,将海外人才、海外创新创业项目引入国内,最关键的因素是解决互信。

在诸多城市开发项目中,王子陵明显感到国内外存在完全不同的产业开发模式。他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既有不同的技术发展背景,也包括不同的市场环境塑造的文化差异。

“海外企业、人才、项目引入国内,首先就要了解中国市场,其次是针对中国市场的需求,围绕现有的服务和产品重新定制,甚至重新定制企业的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够在国内市场拥有较好的承载力,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换轨。”王子陵表示。

对于海外人才所面临的潜在适应性问题,爱立示信息科技有限公司CEO谈建为他们“放下了心理包袱”。他说,海外人才在选择一座城市作为发展地时,普遍关注城市区位、政策红利,更重要的是对于创新的包容度、容错度。广州拥有务实开放的创新创业氛围,这对海外人才创业有很大的吸引力。

2019海交会现场

制度创新助推“双创”夺桂冠

2019海交会上,一份突然宣布的“成绩单”获得了在座宾客们经久不息的掌声。

在2019年第八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广州市共斩获广东省赛区12项一等奖中的10项(占比83.3%);在全国赛中,广东省获奖7项,其中广州有5项,占全省获奖数的71.4%,且其中有2项全国一等奖。

“这是广州市在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的历史最佳成绩。”广州市科学技术局局长王桂林在2019海交会上表示,该成就展现了广州近年来在培育创新创业体系中取得的进步。

更让人欣喜的是,来自广州的康云科技成为该项赛事史上首个“连中三元”的状元郎——经过投资方、行业专家的层层考核,依次拿下了市、省、全国的大赛冠军。

大湾区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董事长兼总经理秦海鸥,见证了康云科技一路披荆斩棘的“升级之路”。他指出,这份亮眼的成绩单离不开广州近年来在服务人才企业方面所做的探索。

2017年以来,广州大胆探索,创新体制机制,实施“以赛代评”,将广州市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题与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广州赛区)深度融合,探索“赛马场上选骏马”的市场化评选机制。

“广州通过大赛结果直接决定补助对象和额度,每年拿出近1亿元用于奖励大赛优胜企业,最高奖励达200万元。”秦海鸥说,今年广州共有301家优胜企业通过“以赛代评”机制,分享近1亿元奖励支持。此举调动了包括海外在穗创业者们的创新积极性。

实际上,广州近年来频繁尝试通过制度突破,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例如,广州为海交会“量身定制”了“红棉计划”。入选“红棉计划”项目,将享受项目资助、创业融资、创业孵化、知识产权保护、税收优惠、采购扶持、人才保障等方面的优惠待遇。

猜你喜欢
广州大赛人才
人才云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
广州的千万富豪们
多元需求 多元教育 多元人才
周末玩什么去【坐标:广州】
毛遂自荐
最美证件照PK大赛
广州车展展位图
说谎大赛
“7匹狼”征联大赛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