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溶血病你知多少

2020-04-09 04:39陈兴英
特别健康·下半月 2020年4期
关键词:O型B型黄疸

陈兴英

【中图分类号】

R764.04  【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2095-6851(2020)04-006-01

经常有准妈妈很担心地问我们:听说有一种病叫新生儿溶血,我怀的宝宝会不会发生这种病呢?她们对于此病并不陌生,但具体在哪种情况下会发生新生儿溶血并不清楚,那么我们下面就来普及一下什么是新生儿溶血,又如何预防新生儿溶血呢。

谈到溶血,首先要搞清楚黄疸和溶血的关系。新生儿黄疸分两种类型的黄疸,一是生理性的黄疸,二是病理性的黄疸。所谓黄疸是指胎儿出生后由于肝脏器官尚未发育完善,新生儿体内一部分红细胞因衰老或死亡,使其释放的代谢产物不能被分解代谢,或者是新生儿的红细胞被破坏发生溶血使血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致婴儿皮肤,眼睛巩膜等出现黄染的一种病症,称谓黃疸。这种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正常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一般在出生24小时后才逐渐产生黄疸,其胆红素水平最高不会超过204微摩尔/升,皮肤及巩膜黄疸于1-2周内消退,而且黄染的肢体一般限于膝盖以上四肢近心端,躯干及巩膜等,无肝脏和脾脏肿大。病理性的黄疸又如何认定呢?与正常黄疸的区别是黄疸在24小时内就开始出现,黄染部位可遍及全身,手心,脚底也有明显的黄疸,全身呈金黄,胆红素水平常大于204微摩尔/升,肝脏,脾脏肿大,黄疸2-3周仍不消退甚至加深,还伴有贫血,食欲不振,呕吐等现象。新生婴儿溶血病常伴有病理性的黄疸。

新生儿溶血病又是如何产生的呢?导致新生儿发生溶血一般有两种原因:一是母婴ABO血型不相合;二是母婴Rh血型不相合,其中ABO血型不相合溶血最为常见。ABO血型不相合一般是母亲为O型血,胎儿为A或B型血。新生儿溶血机制是因O型母亲体内有一种叫IgG的抗体进入胎儿血液循环,破坏胎儿为A或B型血红细胞,产生溶血。O型血母亲血液中的抗体既有天然产生的IgM类抗体,也有受外来食物,药物,细菌,疫苗注射等刺激产生的IgG类抗体;或者是母亲生产时产道受损使胎儿红细胞抗原就有机会进入母亲血液中,母亲的血液免疫系统受到刺激就会产生Rh血型IgG类抗体。IgG类抗体由于分子量较IgM小,故容易透过胎盘进入胎儿血液中与胎儿红细胞发生反应破坏红细胞至胎儿溶血。而A型母亲怀B型胎儿或B型母亲怀A型胎儿一般少见溶血。这是因为A型和B型血中的天然抗体一般都是IgM类抗体,其分子量较大,不容易透过胎盘屏障进入到胎儿血液内,就不易发生溶血。ABO血型不相合溶血任何一胎都可以发生,而Rh血型不相合性溶血一般发生在第二胎及以后。Rh血型不相合性溶血的原因是Rh血型阴性的母亲怀了Rh血型阳性的胎儿,母亲在生产过程中如产道撕裂使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到母亲血液中,胎儿红细胞就成为一个外来抗原,就会使母亲的免疫系统被致敏,产生一种叫IgG的抗体。当孕妇怀第二胎如果怀的是Rh血型阳性胎儿,处于致敏状态的IgG类抗体由于其分子量较小的原因就可以透过胎盘屏障进入到胎儿体内,与胎儿红细胞结合反应,破坏红细胞致胎儿发生溶血。所以Rh血型不相合致新生儿溶血一般发生在第二胎及以后,但是也有例外,如果Rh血型阴性母亲在怀第一胎前输过Rh阳性血液,也有可能产生抗Rh阳性血的抗体,那么即使是怀第一胎,也可能发生溶血反应。Rh血型不合溶血较ABO血型不合溶血严重。Rh血型不合严重时可使胎儿在体内发育停滞,流产,死胎。ABO血型不合一般在胎儿出生后表现明显,常表现为黄疸可能越来越重,贫血程度增加,这时就要给予相应的治疗了。

分析完新生儿溶血的原因,你对新儿溶生血是不是有了初步认识呢?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做到预防新生儿发生溶血反应呢?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使新生儿溶血病得到有效控制。经研究证实,血型抗体效价的高低与新生儿的溶血病发生密切相关。因此O型血孕妇如果与A或B型血丈夫结合怀孕应做血型抗体效价测定。从怀孕第12-16周开始检测血型抗体效价,如果血型抗体效价持续升高应给予药物干预;未怀过孕的Rh阴性女性如遇输血等情况一定要输入与自己血型一致的血液;孕妇应远离复杂的公共场所,避免一些不必要的刺激。优生优育,可以提高我们的幸福指数。

猜你喜欢
O型B型黄疸
向你普及新生儿黄疸相关知识
母乳性黄疸的4个真相
对新生儿黄疸的3种误解
验 血
O型血抗污染
O型血抗污染
临床表现为心悸的预激综合征B型心电图1例
O/O型未定式极限的求法总结
60例新生儿黄疸的常见原因分析
《潜伏》等48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