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艳如 张凤兰
摘 要 营林生产在社会发展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通过科学的营林规划和造林技术,可以促进营林生产的持续发展,为社会经济水平的提升提供动力和支持。因此,必须遵守共享性和扩展性原则,保证科学的营林规划设计;同时统筹考虑当地的各项条件因素,选择最佳的造林技术,并且严格根据规划展开造林项目,保证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 营林造林;质量影响因素;优化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生态环境问题,人们也逐渐意识到生态环境和国民经济发展相辅相成的作用,林业造林工作受到广泛关注。因此,在进行造林营林工作时,要结合目前我国林业的需求,对未来形势进行准确的预测,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做好造林营林工作,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1 营林造林的质量影响因素
1.1 森林经营模式定向化程度低
林业与其他的产业不同,其资源是多样性的,不同种类的森林之间可能是兼容,也可能产生排斥,这就需要对于森林资源进行定向化培养经营。当前的经营模式中森林资源通常都是自然生长,不同种类的森林相互之间产生干扰,不仅影响了树木的生长,同时对树木成材的质量也会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改变林业的经营模式是必要的。只有定向化的经营,才能创造出标准化的林业产地,为树木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的同时,保证自然环境不会遭到破坏。
1.2 林地利用率低,森林质量差
我国国土面积辽阔,森林资源也非常丰富,但是林地利用效果并不理想,林地面积占据了我国林业用地的6成左右,才刚刚超过林业用地的1/2,这样的利用效率在世界范围内都是偏下的。这种情况反映出我国林业水平不高,林业资源的经济效益无法充分发挥出来。不仅如此,森林质量也相对较差,森林生态不稳定,很多林地过于单一化,且林龄分布不合理,经常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
2 营林造林的质量影响的优化思考
2.1 完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
当前营林生产管理的相关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没有辦法为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因此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完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首先,林业管理人员应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的营林管理技术,对现有的营林管理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其次,林业管理人员应该找到营林生产管理当中的问题,根据具体问题完善营林生产管理制度,从而为营林生产管理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此外,应该贯彻落实责任制,明确每个管理人员的职责和工作范围,并对管理人员的具体工作进行监督,从而提高营林管理效率。
2.2 整地技术
在进行造林工作之前,应该科学地选择造林位置,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选择栽种的树木品种,尽量和住户保持一定的距离,避免对居民造成影响。此外,应该指定相应的目标,为优化造林工作奠定基础。在进行整地的过程中,应同时对林地进行消毒处理。当前,为了避免出现病虫害,应该进行科学的消毒。首先,进行人工清理,在清理的过程中应使用一些机械设备,为工作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其次,为了实现对病虫害的彻底清理,可以采用化学药品进行防治。整地可分为全面整地和局部整地,全面整地的目的是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对之后树木的生长有利;而局部整地主要是指对局部进行土地翻耕,实现造林环境的优化。
2.3 播种造林
该种造林技术是传统造林技术的一种,也是比较常见的造林方式和手段。该技术就是将树木的种子播种在营林的土壤中,其最大的优势就是操作简单,但是该技术对土壤有一定的要求,同时在后期管理的过程中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因此,该种造林技术比较适合进行大面积栽种。通过对上面造林技术的分析可以知道,这几种造林技术都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在选择具体技术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地区发展的实际情况,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来选择造林技术的类型。一般情况下,可以优先考虑本土的树种,同时适当地引进一些外来的树种。同时,在进行树种选择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具体的地理位置和生态环境特征,以及先进的造林技术,为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社会经济的持续进步,带来了一定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损害,所以营林生产就显得格外重要,可以同时保证生态和经济的效益。在营林生产中2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造林技术的选择和应用,以及造林规划设计,前者确保了植被的存活率,后者为整个造林项目提供了指导和方向,明确规定了项目落实的过程,也具有一定的拓展性,将规划设计和林区的发展有机结合,随着林区的持续经营和发展,可以根据需求及时调整规划设计,保证规划的适用性,让林区始终处于动态发展的状态,保证土地资源、气候资源的高效利用。
参考文献
[1]蔡彬彬.试论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的措施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6(18)
[2]饶建兴.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分析[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6)
[3]景小超,肖轶才.林业造林方法及营林生产管理分析[J].现代园艺,2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