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育刚
摘 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对食品安全也越来越关注起来。然而,从实践中来看,在实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挑战,对此需要着重分析問题的根源,并提出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以此使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得到充分保障。据此,本文重点分析和探讨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和相应对策,希望能够为从业人员提供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挑战;对策
1 引言
在传统的食用农产品生产和流通中,因为缺少切实有效的监管和质量安全把关措施等,并没有规范化系统化的信息化监管平台,在生产、流通及餐饮等一系列环节有很多盲区,对此就需要着重把握相关方面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有效地提出切实对策,这样才能确保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得以显著提升,确保其足够安全。
2 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分析
目前来看,一些地区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不到位、不充分、不细致,面临一些实际的问题,如:
2.1 检测体系不够健全完善
为了充分确保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得到充分保障,对其进行切实有效的检测是十分必要的手段。当前,相关级别的食用农产品检测机构良莠不齐,有很多机构并不具备相应的资质,所对应的检测指标往往过于单一,检测人员缺乏应有的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某些承担流通环节的食用农产品监管药品监管部门的监测能力相对来说比较低下,无法有效履行相对应的职责,欠缺相对应的设施配备和技术支持,监督检测人员不够专业,缺乏高质量专业化的监管人员,由此使得食品安全面临巨大的风险隐患,导致食用农产品监管机制欠缺应有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2.2 在监管划分过程中存在很多不足
食用农产品经营生产者往往会通过工商管理部门办相应的营业执照,也就是说,只有这样才有资格参与到市场经营活动之中,然而并没有经营许可证的限制,在这样情况下就会导致监管划分十分明确,而无法真正意义上监管所有农产品,相应职能被一点点的弱化。针对农食用农产品流通而言,因为摊贩的流动性使得整体的食用农产品贩卖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素。针对摊贩而言,相对来讲属于弱势群体,执法人员执法过程中多数是劝导,缺乏应有的执法监管力度,导致劝导效果不理想。当前,食用农产品并没有严格按照生产流通消费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工,在这样的情况下,农业,工商和质检等相关部门,有着分段分工的问题,由此导致监管工作容易割裂,出现比较混乱的问题。
2.3 相对应的预警机制比较落后
目前是信息化时代,而新时代的背景也使食用农产品安全监管面临很大的挑战,当前我国的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水平还比较低下,信息不够对称,由此导致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无法真正意义上得到保障。另外,食用农产品的生产文化程度相对来说比较低下,并没有充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对于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体系构建会造成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分段式的管理模式使得农产品从农田到餐饮的整个过程中的监管部门都无法有效沟通,呈现出各自为政的状态,每一个部门都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设立相对应的出发点和工作要点,由此使得协调配合的程度无法确保,使各个环节出现割裂的情况,不能公正客观的体现出食用农产品的监管效益。
3 食用农产品质量监管问题的合理对策
3.1 有效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资源的共享和共建
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食用农产品检测技术也不断更新和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相关地区着重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设立相对应的食用农产品监测管理部门和技术部门,针对自身的检测手段进行不断的创新,进一步加大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力度,并且设立相对应的监管目标,使其逐步的分解和细化,深入延伸到基层,共建食用农产品监测农业部门,充分实现检测资源的共享,从根本上有效弥补检测能力,不够充足等相关方面问题。
3.2 确保基层农业和食用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确保监管部门的融合协调、通力合作
从实践中来看,相关部门缺乏应有的合作力度,无法实现合力效应,由此导致基层的食用农产品监管问题十分突出,面临监管困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就需要针对各个部门的职责权限更加清晰明确,从根本上有效降低各个部门之间的壁垒,进一步加强沟通合作,提升合力效应,在出现新问题的时候,要确保各个部门能够通力合作,沟通协作,使农业和食用农产品监管各项内容有效协调,在源头解决相应问题。
3.3进一步有效推进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预警机制,确保得以有效落实
在实践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把握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的应用优势,实现产业变革,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于食用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完善,提供更安全可靠的技术支持,以此为基础,更加科学合理的应用全新的科学技术,进一步有效培养专业化技能化人才,使技术瓶颈得到突破,针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构建更系统完善的食用农产品生产体系。
4 结束语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能够看出,在新的时代背景下,要着重把握当前实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加大监管的力度,从问题着手对其进行切实有效的改进,坚定执行相对应的应对策略,以此充分确保使用农产品质量过关,更加安全高效。
参考文献
[1]刘筠筠,陈衡平.论我国食品安全民事责任体系的完善:兼评新修“食品安全法”相关规定[J].食品科学技术学报,2016,34(1):72-78.
[2]辜胜阻,等.新“食品安全法”与食品安全多元共治模式[J].江海学刊,2015(5):82-87,
[3]舒洪水,李亚梅.食品安全犯罪的刑事立法问题:以我国“刑法”与“食品安全法”的对接为视角[J].法学杂志,2014,35(5):84-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