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化馆服务的守正创新

2020-04-09 04:51林雯旸
参花(上) 2020年4期
关键词:守正创新文化馆服务

林雯旸

摘要:文化馆作为我国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推动群众文化建设、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职能。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群众对公共文化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文化馆应立足新时代,把握新形势下文化工作的正确方向,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着力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期待。本文将从长效机制建设、品牌活动创新、媒体融合传播、文化队伍培育、文艺精品创作五个方面探讨文化馆服务的守正创新,坚持以守正为基础,以创新为关键,切实承担起“兴文化”的使命任务。

关键词:文化馆 服务 守正创新

一、文化馆服务的现状

(一)从运行机制上,按行政体制设置的文化系统里公共文化资源分散、公共文化服务不均。在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及推进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标准化取得较大成效,但由于缺乏持续的资源和服务投入,区域内公共文化设施孤岛化,未能有效实现上下联通、共建共享,文化馆服务在资源有效利用、服务效率提高方面有待突破。

(二)从品牌活动上,现有文化品牌活动供给模式固化。现有文化品牌活动发挥了公共文化服务的有效平台和载体作用,促进了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全面覆盖,丰富了基层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但文化品牌活动连续举办多年,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依然延续原先的模式,较难满足群众对文化品牌活动多样化、多层次的需求。

(三)从媒体传播上,现有宣传形式较为单一,传播效果不够理想。现有文化活动多利用平面媒体或者微信公众号进行信息报道,宣传形式和传播内容的艺术性、创造性都不强,群众的自主参与度不高,特别是对年轻人缺乏吸引力。内容同质、方式单一的群众文化活动宣传形式,不利于文化馆服务知晓度提高和文化活动影响力扩大。

(四)从队伍建设上,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业务专业人员不足。由于基层文化馆编制受限,业务人员不能覆盖文化馆提供服务的所有艺术门类,如出现书法、摄影、美术一人兼任的情况,同时,行政干部年龄结构偏大,业务专业人员青黄不接,队伍人数与现行文化活动规模日益扩大的趋势不相符。

(五)从文艺创作上,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有待加强。随着社会美育逐渐发展,人民群众对文化修养能力提升和文化艺术传播水平有了更高的要求。高水平的艺术创作才能为文化馆发展提供内生动力,为社会大众提供更多更好的艺术作品与服务,新时代的惠民文化不仅需要有“高原”,更需要有“高峰”。

二、提升文化馆服务质量的对策

(一)从长效机制建设上,推进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在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服务效能上有整体优势,湖里区结合文化建设实际,探索文化馆总分馆制的“湖里模式”,由区政府出台实施方案,构建以区文化馆为总馆、街道综合文化站为分馆、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为服务点的“设施成網、资源共享、服务联动”文化馆总分馆服务体系,制定区文化馆总分馆制建设标准,明确设施建设、人员配置、服务提供、文艺团队、考核评估标准等应具备的基本条件以及经费保障机制。

切实发挥基层文化队伍在文化馆总分馆体系建设中联络协调、整合资源、规范服务的作用,配齐配强街道分馆、社区文化服务点人员,分馆文化工作人员不少于3名,分馆馆长由街道综合文化站站长兼任,同时配备文化馆馆长助理1名;社区文化服务点主任由社区两委(文化委员)兼任,配备文化协管员1名,通过服务方式和手段创新,在扩大有效覆盖、提高服务均等化方面取得实效。利用基层这个前沿阵地,推动文化惠民项目与群众需求的有效对接,做到资源下移、服务下移。在阵地利用上,提升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服务水平;在活动实施上,实现群众文化活动标准化、常态化,将“我们的节日”、移风易俗等活动深入基层,使传统文化传承、文明之风传播成为群众的价值取向、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在队伍建设上,形成“文化干部、文化协管员、文艺团队、文化志愿者”一体的文化人才队伍,进一步提升基层文化服务软实力。

(二)从品牌活动创新上,丰富品牌文化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坚持政府主导的方针和原则,促进社会多方参与,打造内涵价值丰富、感知识别度高的适应新时期发展的品牌文化活动。湖里区社区文化艺术节、湖里区元宵民俗文化节、厦门(湖里)城市诵读节是湖里区的品牌文化活动,在现有品牌文化活动基础上进行了充实提升。湖里区第十届社区文化艺术节,将艺术节开幕式办进了小区,进一步将优质文化资源延伸到最基层。同时这届社区文化艺术节深化区委关于小区建设工作的部署,有效融入小区文化治理,通过“小区舞台”“小区艺人”两大抓手落实“文化进小区”工作,重点解决公共文化服务“最后一公里”;湖里区第十五届元宵民俗文化节,利用“文化+资本”“政府+企业”双核运作模式,广泛开展富有时代感和生命力的节日文化活动,把民俗文艺展演、扎花灯或剪纸手工坊等文化活动办进综合体商圈、社区等,同时在元宵民俗文化节启动仪式上,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吸引了台上台下上千名群众自发参与,用歌声抒发了对伟大祖国的挚爱之情;第十届厦门(湖里)城市诵读节创新“1+N”活动模式,将城市诵读活动与社区书院、文化产业相结合,推动诵读节实现周周有活动、周周有新意,助力培育阅读风尚,提升群众文化素养。

三个品牌文化活动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推进了品牌文化活动的自身力量,发挥了文化融入治理、文化赋能经济、文化提升素养的重要作用。文化惠民活动的精准开展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同时在活动中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达到了以文化人、成风化俗的目的。

(三)从媒体融合传播上,突出融媒体优势,吸引群众参与。突出融媒体优势,充分运用报纸、电视、网络和短视频等多种媒体进行全媒体推广,扩大文化活动的影响力。大型交响合唱诗篇《门纳万顷涛》专场音乐会以改革开放为主题,包含《春来了,潮涨了》《嘱托》等11首原创作品,展现了特区发祥地爱拼敢赢的奋斗精神和先行先试的生动实践。本次专场音乐会是融媒体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平面媒体《厦门日报》《海西晨报》《厦门晚报》从演出现场情况、创作幕后故事、赏评短文三个方面对活动进行报道;利用厦门电视台移动电视对赏评短文进行征集;微信公众号“厦门市湖里区文化馆”推送10次特别报道,通过展示作品的高清视频和简介,同步向社会公开征集赏评短文,短文审定合格者获得精美礼物一份,同时选登了专家、群众的赏评短文;网络方面利用厦门日报网络直播平台对首演进行直播,点击量已近10.5万人次,央广网、厦门网等也做了报道。

猜你喜欢
守正创新文化馆服务
寻访呈贡非物质遗产文化馆
章堰文化馆
大爱有光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民俗文化艺术馆设计
温儒敏:在课程改革中“守正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