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骁
摘 要 文章主要分析了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的病因,在此基础上,从科学选址、合理布局、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做好防疫工作等方面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以期能够为畜牧养殖的疾病防控工作提供一定帮助。
关键词 畜牧养殖;动物疾病防控;养殖环境;防疫
1 畜牧养殖动物常见疾病
1.1 普通疾病
畜牧养殖业常见的动物疾病主要有外科疾病、内科疾病以及产科疾病等,其中外科疾病主要是在养殖过程中,动物身体外部受到损伤,例如眼病。内科疾病主要是呼吸道或者消化道疾病,或者内分泌疾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产科疾病,主要是动物生产后,护理以及生产过程出现问题。
1.2 传染疾病
传染疾病在畜牧养殖过程中是一种最难控制的疾病,传染疾病主要是因为病原体传播,如狂犬病等,这一疾病能够借助细菌、寄生虫或者病毒等3种途径传播。传染病的传输速度较快,动物感染可能性较大,同时发病率也较高,在当下养殖中是很难预测的。
1.3 寄生虫疾病
寄生虫疾病在当前畜牧养殖中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而这一疾病发病原因主要是因为动物体内或体表出现寄生虫。常见的寄生虫病主要有蠕虫、螨虫等。这些寄生虫会在动物体内吸收动物的营养,而吸取物当中也包含病毒等,因此寄生虫也会成为传染病的传播体。
2 畜牧养殖业动物疾病产生原因
2.1 动物自身原因
部分动物幼崽出生后就已经感染了疾病,主要是因为在母体携带相应病原体,这一疾病暴发存在不定期性,要想对这一疾病进行有效控制,最直接的方式就是对母体进行病原检查,从而能够从根源上避免幼崽出生后就有病症。
2.2 环境因素
动物所生长的环境是导致动物发病的主要原因,在畜牧养殖业中,因为动物的生长环境有所不同,如果环境当中产生了对动物生长不利的因素,则会促使动物新陈代谢难以正常运行。这就导致动物体内的营养失衡,然后在动物的身体上表现出来,形成一种病理状态,这就促使动物在这一环境中出现疾病,如卫生环境等的好坏直接给动物的健康带来影响。
2.3 人为原因
畜牧养殖中,因为饲养人员饲养方式不科学,没能对养殖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的疾病进行有效防控,或者即使发现了动物出现疾病,但是因为缺乏专业知识,而不能对症下药,即使治疗,也会出现用错药现象。此外,养殖人员缺乏养殖经验,没能进行及时通风处理,导致养殖舍内空气不流畅,病原就会在空气集聚,从而引发不可预计的后果[2]。
3 畜牧养殖业的动物疾病防控措施
3.1 科学选址,合理布局
建设畜牧养殖场时需要对气候条件以及地理位置等各方面因素进行详细考虑,同时结合动物生长特点,对养殖地址进行合理选择。一般而言,选择地势较高,同时通风情况良好的地方最佳。确保动物生长环境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舒适性。与此同时,进行畜牧养殖过程中,最好远离居民区,因为动物粪便会给居民区带来污染。
3.2 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对于畜牧养殖而言,好的环境对于动物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影响。对养殖环境进行科学管理,需要注意空气的流通性,部分疾病有可能会因为空气而传播,因此需要对环境进行有效管理。保障养殖环境的卫生和通风情况良好[3]。
3.3 做好防疫工作
在畜牧业养殖过程中,对动物疫病进行定期预防十分重要,相关养殖人员需要对动物进行疫苗接种,避免出现疫情。对动物的生长情况进行严密观察,针对新生幼崽进行病毒抗体的疫苗接种,而对于已经感染疾病的动物而言,需要进行及时隔离,避免病原二次感染,提前进行防疫,防疫期间对已经防疫过的动物进行记录,为下一次防疫奠定基础。
3.4 对养殖场进行科学管理
进行动物疾病防控工作,需要做好日常的养殖场管理。相应养殖人员一定要对饲料进行严格检查,保障人畜安全以及健康。对养殖场进行严格清理,保证养殖场的清洁,防止滋生細菌和寄生虫等,以免给动物健康带来威胁。对饲料进行管理时,一定要科学配比,结合动物的营养需要进行饲料的配制,进而保障动物抵抗疾病的能力。
3.5 科学进行疫情处理和善后
如果动物出现疫情之后,则需要对动物进行及时隔离,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对疫情进行有效控制,使其保持在最小范围内,并查找引发疫情的原因,科学选择治疗药物,在具体治疗过程中,针对没有患病的动物,需要进行疫苗的接种,从而提升动物自身免疫力。针对无法得到救治的动物,需要进行妥善处理,如焚烧或者深埋,避免疫情进一步传播。
4 结束语
针对畜牧业养殖的动物疾病防控工作而言,防控水平影响着畜牧业的整体发展。因此相应畜牧养殖人员在养殖期间需要不断学习,提升自身技能。日常养殖过程中,科学管理养殖环境和饲料,对动物进行严密观察,发现疫情及时处理。此外,对动物进行及时防疫,提升动物免疫力,避免疫情的发生,较大程度减少此病带来的危害,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