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摄影作为科学技术出现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这不仅激发了艺术家的不断创新,同时也改变了艺术的呈现方式。本文试图以摄影为线索来梳理不同时期画家的创作思想,来阐明生产力是艺术文化发展的动力。
关键词:摄影 后现代主义 生产力
从人类文化史上来看,艺术的三次飞跃正是与科学的结合:第一次飞跃是古希腊时期,毕达哥拉斯将“黄金分割法”的科学理论融入建筑、雕刻、绘画、音乐等各艺术门类中以创造美感;第二次飞跃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身为科学家的达?芬奇将几何学、透视学的科学原理运用到绘画艺术中以促进绘画的发展与完善。显然,科学成果不仅改变了艺术的创作方式,科学理念也改变了艺术家的思维方式和心理结构,从而推动了创作观念与方法的革新。第三次飞跃在19世纪中期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这一时期创造出大批电子机械产品,其中便包括相机。正是摄影的出现,将西方从文艺复兴以来以真实再现为传统的苦差中解放,激发画家的大胆创新与尝试,他们致力于自由地表达内心感受,为人们提供了迥异往昔的审美体验,丰富了人类美术创造的历史。
一、现代艺术的觉醒
1938年1月7日,巴黎天文台台长弗朗索瓦?阿拉戈向法国科学院介绍达盖尔式摄影法,宣布了摄影的出场。摄影最初是作为一种科学技术用于服务医学、考古记录、法院证据等,其卓越的复制性、客观性为社会带来了极大便利与进步。人们可以轻易地拍下对象,并且完全呈现现实。大众对摄影的好奇与追捧,使画家放下画笔投入摄影的创作中,一时间摄影与绘画的关系变得暧昧不清。
在摄影最初登场的年代,印象派画家马奈便脱离忠实再现客观的传统思想禁锢,一幅《草地上的午餐》敲开了平面化的大门,他不顾高雅的趣味将身份不同的人物组合在画面中,摆脱权威,宣告自由。后印象主义画家则在无视再现传统的基础上,弱化或忽视透视和光影效果,而强化物体的内在结构,塞尚、高更、梵高这些画家都将平面化风格一贯到底,甚至在用色方面脱离客观,而用来表现内心感受。
到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业与科技的快速发展也刺激和孕育出欧洲的现代主义美术。畫家争相创新,争做先锋,如立体派运用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构成主义、未来主义、包豪斯、风格派则具有了工业技术的效果。总的来说,他们在反对传统再现的原则上,逐渐趋向平面化、抽象化、纯粹化。然而现代主义美术在极力与摄影撇开关系的同时也渐渐地与大众疏离,因为现代主义美术所强调的主观表现原则,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对画面二维平面性的探讨上,画面表达的思想几乎不依赖于现实中任何可见的物质,这种依赖于抽象思维的观画方式,意味着现代主义美术并非面向普通大众,这样一来艺术又被束之高阁。
二、后现代艺术的反叛
与现代主义美术不同,后现代主义美术与摄影十分亲密。在影像逐渐泛滥的工业社会,艺术家认为已经不再需要创造更多画面,许多现成的照片已经可以满足创作需求。由于图像具有直观的、感性的、浅逻辑性和易于普及的特点,艺术家开始运用现成的图像、物品来进行创作。挪用、拼贴、解构与重构、复制等多样化的、包容的自由创作,是后现代艺术的创作特征。在安迪·沃霍尔的《玛丽莲》丝网版画系列中作者借用明星的相片为基础,仿造劣质印刷套色和错位风格夸张的创作手法,使得作品呈现鲜明的视觉冲击力。作者不仅打破了丝网版画与摄影的界限,也彻底颠覆了梦露在影迷心中原有的形象。现代社会有大量的机械复制品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一切都可以批量生产,毫无原创也无需原创,以此来反映出商业社会中人的空虚和迷失。他们彻底推翻现代主义对艺术的标榜,击破了精英的藩篱,艺术家对摄影作品的利用逐渐呈现繁荣态势,使艺术形式更加趋向多元化。
三、结语
任何艺术形态的产生和变化都是特定环境下的产物,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激发了人们复杂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哲学思考。我们所处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发展得更快,但是带来的疑问与迷茫也同样困扰着当代人的生活。因此,一个好的艺术家不仅是一个基本功扎实的“写实画家”,还要具备足够深刻的思想和洞察能力。通过对印象主义到后现代主义的观察我们不难发现,尽管它们的观念互相冲突与对抗,表现形式也各式各样,但其背后都凝聚着对当下社会的思索,所有的创新都根植于当代的社会。与其说是摄影的出现改变了绘画的轨迹,不如说是生产力改变了人类的思想。
参考文献:
[1]欧阳英.中外美术史[M].北京:中央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
[2]彭吉.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陈星宇,女,硕士研究生在读,青岛科技大学,研究方向:中国画)(责任编辑 刘冬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