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路星 位亚路
[摘 要] 在新形势下,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的需要,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策略,对于促进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具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新形势;台湾青年;赴闽就业创业
[中图分类号] C96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6043(2020)03-0103-02
Abstract: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youth from Taiwan are fac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work and start new businesses in Fujia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the youth to come to Fujian for employment and entrepreneurship,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reasonable solutions to the existing problems, which plays an important promoting role.
Key words: new situtation, youth from Taiwan, to work and start new businesses in Fujian
一、新形势下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的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就业是最大的民生”[1]。为了应对复杂的经济环境与形势,以促进经济融合为目标,必须推进广大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步伐,营造新形势下良好的就业创业新局面,促进产业融合,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福建省作为大陆和中国台湾地区联系最紧密的省份之一,闽台交流历史悠久。结合历史和当前经济发展情况而言,福建是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的首选之地。在一份台湾青年来大陆交流学习、就业创业以及定居的整体意愿度的调查问卷中显示:有意愿来大陆创业的人数占比29%,有意愿来大陆就业的人数占比57.2%[2]。因此,有相当大比例的台湾青年愿意来大陆交流学习和就业创业。福建与中国台湾地区的医疗、教育、文创产业、金融投资等项目不断深入交流,闽台产业融合度日益提高。福建也凭借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致力于吸引和鼓励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并且陆续出台了《关于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的意见》等恵台政策,为台湾青年打造施展才华和抱负的舞台,不断优化来闽青年的就业创业环境。比如在住房、就业、创业基地等方面给予补贴;在学校设立专门的来台学生的奖学金;在泉州、福州、厦门等地设立台湾青年创业基地等。
二、台湾青年来闽创业就业概况
(一)现状
中国台湾地区目前整体经济有着明显的下行态势,尤其在2008年金融危机冲击下,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缓慢,内驱动力疲软,三次产业增长放缓问题突出。面对台湾地区经济下行困境,台湾青年失业率逐年攀升,调升的基本工资相比于迅速上涨的物价无异于杯水车薪。在经济疲软的大环境下,中国台湾地区有关当局以及工商界配合涨薪的意愿不高。随着时间的推移,台湾青年在当地就业创业情况没有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反而越发严重。当前形势下,台湾青年在当地就业创业形势严峻,部分台湾青年的就业创业观念逐渐发展为到大陆就业创业。
(二)发展趋势
面对持续扩大两岸青年创业示范园等基地,台湾青年赴闽就业创业的趋势越发明显,他们积极发挥着自己的科学理论知识和开放的思维方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人才规模聚集效应。台湾地区企业也不断持续加强与大陆政府或企业的合作,实现互利双赢,更好地推动台湾青年的就业创业的发展。截至2017年4月,在福建省就业创业的台湾青年有9000多人,分布在全省的青创基地、台资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等。全省现有各类台湾青年创业基地50余家,累计吸引台湾青年入驻2000余人;全省台资企业吸引台湾青年就业突破了7000人,占企业全部台籍员工的80%左右,成为了在闽台企重要的人才供给来源;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全省的台湾个体工商户达到1200家左右,其中80%的商户注册者是台湾青年。台湾青年已成为在闽创业的一支新兴的有生力量,他们受益于福建省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扶持政策,将台湾地区的先进技术和行业经验在大陆落地,在闽台经济和文化深度交流、产业融合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三、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台湾地区经济政策保守消极
尽管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意愿较高,但从历史发展和现有经济形势来看,台湾地区的一些政策不利于台湾青年在闽的就业创业发展:如台湾地区有关当局规定,不允许台籍人士担任大陆的公职人员,除非放弃台籍身份。台湾有关当局这种的做法,不仅伤害了大陆同胞的对台感情,更是对台湾有志青年创业就业路径的间接封锁。台湾地区有关当局对闽政策的保守与消极,直接导致台湾青年由于身份瓶颈问题而无法享受到来闽应有的优惠政策,造成了“大门大开,小门不开”的尴尬局面,这无疑制约了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的动力,也变向制约了台湾地区经济的发展[3]。
(二)台湾青年就业创业观念亟待转变
近几年,随着大陆高校扩招,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规模达到约700万人,大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4]。在此背景下,大陆青年的竞争意识和奋斗意识较强,在就业和创业中表现出的吃苦耐劳的精神较强。另一方面,由于台湾青年在文化经历生活与在闽青年有所差异,部分台湾青年都抱有“小确幸”的生活态度,不愿意从底层做起、从基层做起,造成他们在工作中的适应性较差,台湾青年的耐挫性表现得不如大陆青年。同时,来闽台湾青年往往是硕士,博士等高学历知识分子,他们来闽寻找的工作目标也是一些待遇丰厚,相对体面的工作。比如:公司管理层、高校老师、科研人员等。在实际的求职招聘中,也會出现“眼高手低”、对公司的文化不适应和对大陆的市场不熟悉等情况,导致来闽青年就业创业之路曲折性和复杂性增加。
(三)惠台政策利益分配不均
台资企业对台湾青年而言有着较强的亲切感,“以台带台”(鼓励和支持台湾青年在大陆台资企业就业)的政策效果显著。但是目前大陆出台的“对台产品采购”“ECFA早收让利”等惠台政策,主要的受惠面是集中于台湾地区企业,而受惠的企业福利传导到台湾青年的过程中会打折扣,致使一部分利益被企业截留,最终的恵台利益到台湾青年手中是弱化的。再者,两岸经济合作“北重南轻”的局面由来已久,大陆多数的经济交流多集中于台湾地区北部,比如台北,新竹等地。台湾地区与大陆合作的频率由北向南也成阶梯式下降,“北重南轻”的两岸经济合作现状,导致恵台经济政策利益分布呈现“北多南少”的结果[5]。因此,需要改善两岸合作不均衡、惠台受益不均衡的局面,让更多的台湾青年可以享受到大陆的政策红利,加速台湾地区南部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的进程。
四、新形势下促进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的对策建议
(一)把握经济形势,稳定经济发展
闽台经济贸易与投资是闽台经济发展的主线,当前闽台经济交流不确定性增加,贸易起伏波动大,无法形成稳定繁荣的经济态势。面对此种困境,台湾地区有关当局需要做出调整,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共同维护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台湾有关当局需要将推动经济发展、稳定经济增长率作为工作的重要目标,重视台湾地区民众希望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主流民意,尤其是加大对台湾青年就业创业的支持,鼓励两岸青年开展多层次的文化与经贸领域的交流。
(二)在闽扩大内需,构建辅导服务体系
若想缓解目前复杂的就业创业形势,吸引更多的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可以扩大内需,同时构建来闽台湾青年辅导体系。为了实现“引才聚才”,福建省可以采取以下方式:第一,对内扩大就业创业市场。福建省政府应加大力度给予来闽青年创业就业的政策扶持,支持更多类型的创业基地的建设,其中重要的是鼓励吸引台资企业来闽投资。借助台资企业的有效平台,构建来闽台湾青年就业创业的渠道。这对于台湾青年和台资企业是互惠选择:来闽台湾青年在台资企业工作,可以减少他们的适应环节和时间;企业方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为企业建设服务。第二,加大金融扶持。通过设立创业基金、小额贷款、减息让利、融资担保等措施来进一步建设众创空间,为台湾青年提供更好的干事创业平台。对于来闽的台湾青年进行政策的宣传和有效引导,针对台湾青年进行“精准服务”[6]。发掘台湾青年思维活跃,眼界开阔等特点,结合福建当地特色,引导台湾青年进行就业创业。比如引导台湾青年在“中国乌龙茶之乡”安溪县进行茶园建设和茶文化推广;引导部分台湾青年在福建武夷山、土楼、厦门鼓浪屿等旅游景点进行旅游推广,结合当地特有的旅游资源开发文化创意产业;或发挥网络的优势,发挥台湾青年的自媒体领域文化,打造“网红”模式。针对台湾青年加强指导,结合福建的省情、历史、文化、特色产业等进行培训,为台湾青年提供更多便利的同时,建立符合台湾青年人才特点的服务体系。
(三)建立新型评估体系,创新闽台交流模式
为了更好解决“北重南轻”的局面,恵台政策要不断的“下沉和南移”,即以台湾地区北部为基点,不断加强大陆和台湾地区南部的交流,不断向南推进恵台政策的宣传。再次,大陆对于恵台政策的实施要进行评估和监管,确保惠台政策所创造的收益顺利完整落入台湾青年手中。同时,闽台交流可以采取更多的创新模式,恵臺政策也要采取更多的创新模式。例如可以发挥自媒体的优势,完善关于两岸青年“一对一”交流的App软件,通过这种软件可以使得台湾青年更好地了解惠台政策,并且两岸青年通过此软件“一对一”的交流,也使得惠台政策更加透明化。
(四)分行业推进,实现人才互通互联
目前,需要实现台湾青年就业创业与我省人才需求“精准对接”。我省的福州、漳州、泉州、莆田的台资项目占全省的89.3%,其中厦门侧重于电子、软件产业,福州侧重于电子、汽车产业;漳州侧重于机电、石化、农业产业;泉州侧重于石化、轻工业;莆田侧重于鞋革、电子、机械等。我省应了解台湾青年赴闽的就业创业领域、意向、诉求等,为台湾青年就业提供“精准对接”的直通车。通过台湾地区本地的“人力资源银行”、招聘公司、猎头公司等宣传我省的就业创业先进政策,从而建立起吸纳相关专业人才的长效机制。在不同行业的证书、职业资格准入方面进行对接,建立互认标准,更有利于台湾青年来闽进行相关行业的准入。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新华网,2017.
[2]刘澈元.台湾青年来大陆就业创业差异性政策诉求及原因探析——基于对台湾4所高校1030个样本的问卷调查[J].现代台湾研究,2016(6):40-45.
[3]单玉丽.台湾青年面临的就业问题以及来大陆创业就业的态势分析[J].现代台湾研究,2016(6):34-39.
[4]陈菁,雷国铨,耿银行.福建高校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相关问题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8):141-145.
[5]吴凤娇.新形势下大陆惠台经贸政策的成效分析及策略调整[J].现代台湾研究,2016(1):55-60.
[6]游磊.多措并举助力台湾青年大陆就业创业[J].江苏政协,2018(4):52-53.
[责任编辑: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