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秀强
摘 要 得益于各项抗逆减灾与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落实到位,小麦生产克服了严重气象干旱、春季低温等不利气象条件影响,实现了恢复性增产,小麦品质也整体好于往年。为保持良好的丰收态势,抓好今冬小麦生产,制定了秋季小麦播种及冬前管理技术意见。
关键词 播种;精细;播种
1 总体思路
小麦秋种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节水优质抗逆为核心,突出节水和优质两大特色。强化足墒播种和精耕保苗抗逆技术,提高农药和化肥利用率,继续加强防灾减灾,实现小麦绿色丰产高效的生产目标。
2 落实小麦播种技术
小麦高产的关键在于提高质量播种和培育冬前壮苗,要牢固树立“七分种、三分管”的观念,把好小麦播种关,特别要把握好“足墒播种、精耕精播、二次拌种、播后镇压、杂草秋治、巧灌冻水”等关键环节的落实,争取一播全苗,实现苗齐、苗匀、苗壮。
2.1 推广节水抗逆品种,降低自然灾害影响
根据地域生态条件、生产水平等因素,突出选用节水、稳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优质小麦品种。宜选择灌浆快、成熟早的品种,避开干热风、后期降雨等气象灾害。
2.2 强化足墒播种,确保苗全苗壮
足墒播种是确保小麦苗全的关键措施,也是节水栽培的重要基础。耕层土壤足墒的标准是:小麦播種底墒指标为耕层土壤含水量在田间持水量70%以上(即攥把土捏成团落地散)。底墒足时可趁墒播种。底墒不足时,玉米收获后及时灌溉造墒或采取玉米收获前10-15天带棵洇地“一水两用”的方法,每亩灌溉20-40方。本着宁可晚播几天,也要足墒播种。除重黏土地外,应尽量避免播后浇“蒙头水”。
2.3 落实精耕精播技术,提高播种质量
精细整地、精细播种是保证播种质量的基础措施。目前,大田生产由于玉米秸秆量大、常年旋耕等原因,造成整地质量较差、耕层浅、土壤松散不实、通风透气、保墒保肥能力下降,对小麦播种十分不利,出苗后根系下扎不深甚至根系悬空,致使小麦抗旱和营养供给能力降低,严重的出现缺苗断垄现象。精细整地、精细播种是保证苗全、苗匀、苗壮的基础措施。针对我县小麦玉米一年两熟、秸秆全量还田、多年旋耕的生产特点,要加强农艺农机结合,落实精耕精播技术。
2.3.1 精细整地
在机械收获玉米的同时或收获后,在田间将秸秆粉碎2-3遍,秸杆长度控制在5cm以下,并抛洒铺匀。旋耕深度达到15cm以上,旋耕2次。整地时要根据墒情掌握好时间,达到耕层上虚下实、土面细平、无明暗坷垃的要求。
2.3.2 精细播种
播种深度掌握在3-5cm,播种时速不超过5公里,要匀速慢行,以保证下种深浅一致、行距一致,不重播、不漏播。优化株行配比,提高光热资源利用效率。
2.3.3 播后镇压
播后镇压可有效碾碎坷垃、踏实土壤,增强种子与土壤的接触度,提高出苗率。在播种后出苗前土壤表层墒情适宜时,利用专用镇压器进行镇压作业,镇压器重量应在100-130公斤/米播幅。切实做到播后镇压技术全覆盖,保证小麦出苗后根系正常生长,提高抗旱、抗寒的能力。
2.4 推广测土施肥和减肥增效技术,提高肥料利用效率
2.4.1 精准配方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水平和产量目标确定化肥施用量,根据测土配方数据,确定氮、磷、钾、微肥的合理配比,做到减量精准配方施肥。冬小麦施肥要掌握磷、钾全部底施,氮素占全生育期总施氮量的50-60%,在氮、磷、钾、微合理使用的基础上,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针对我县土壤肥力特点,推荐施用的配方肥比例为N:P2O5:K2O=18-20:16:6或近似配方。产量水平小于450公斤/亩,推荐底肥每亩施用配方肥30-40公斤左右;产量水平450-550公斤/亩,推荐底肥每亩施用配方肥40公斤左右;产量水平550-650公斤/亩,推荐底肥每亩施用配方肥40-45公斤。
2.4.2 增施有机肥
充分利用畜禽养殖粪污等废弃物资源,增施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施用,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耕层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产田亩施有机肥2500-3000公斤,中低产田亩施有机肥3000-4000公斤。
2.5 抓好种子处理,源头防控病虫害
针对相当一部分小麦种存在种衣剂质量较差问题,建议对包衣小麦种实施“二次拌种”,根据具体地块病虫害发生情况,有针对性的选用杀菌剂、杀虫剂进行拌种,可有效防治根腐病、全蚀病、茎基腐病等土传病害、地下害虫和部分地上害虫。推荐选用以下药剂进行拌种:30%噻虫·嘧菌·咪鲜胺悬浮种衣剂40g,兑水150mL拌种或包衣10kg麦种;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20mL,兑水180mL拌种或包衣10kg麦种;31.9%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40mL,兑水200mL拌种或包衣10kg麦种;45%烯肟·苯·噻虫悬浮种衣剂50g,兑水150mL拌种或包衣10 kg麦种;2.3%吡虫·咯·苯甲悬浮种衣剂60g,兑水150mL拌种或包衣10kg麦种;38%苯醚·咯·噻虫嗪50g,兑水200mL包衣12-17kg麦种。
2.6 实施杂草秋治,防除禾本科杂草
杂草秋治可以有效减少麦田杂草基数,可利用大型施药机械、植保无人机等先进设备进行专业化统防统治,降低防治成本、提高作业效率和防治效果。11月上旬(小麦3-4叶期、杂草2叶1心至3叶期)是秋季化除的最佳时期,宜采用低浓度大容量的喷药方式,按照稀释比例,保持充足的配水量,以保证对杂草的防效。在进行防治作业时,应注意周围敏感性作物,避免产生药害,并确保药械专用。针对不同种类杂草推荐以下用药方案:
2.6.1 防治节节麦和雀麦
3%甲基二磺隆油悬剂或3.6%的甲基二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水分散粒剂,也可采用1%双氟·二磺喷雾防治。特别注意使用甲磺隆与甲基碘磺隆钠盐防治时,不能应用于强筋小麦,易产生药害防治。
2.6.2 防治野燕麦、看麦娘、黑麦草等禾本科杂草
6.9%精恶唑禾草灵乳油,也可采用1%双氟·二磺喷雾防治。
2.6.3 防治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阔叶类杂草
75%苯并硫二嗪酮干悬浮剂,或10%苯并硫二嗪酮可湿性粉剂,或20%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乳油。
2.7 因时因地因苗制宜、浇好小麦封冻水
冬灌是小麦抗冻保苗的有效措施,一是可减轻越冬期小麦受冻、干旱双重影响,有效增加土壤含水量、热容量和导热率;二是预防春旱,我县春季经常发生较长时间的普遍干旱,越冬水既能保障小麦安全越冬,又能使小麦春季管理更为主动;三是改善土壤结构,尤其针对一些土壤板结、耕作层坚硬、块状结构较多的地块,冬灌后,由于冻融交替的作用,会使土壤结构团粒化,小麦的土壤根际环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