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慧 朱 蓉
南京近代园林是南京园林史上重要的转型期,兼具地域与时代特色。本文通过文献查阅与实地调研,梳理出1840~1949年间南京近代园林的类型及代表,结合近代南京自然山水格局与社会人文环境,对南京近代私家园林、公共园林在不同发展阶段所呈现出的功能内涵与艺术形式的演变进行分析总结,探究其源与流的关系。进而通过分析典型案例,研究南京近代园林的选址布局、掇山理水、建筑营构、植物配置等设计手法与特征。
南京近代园林;调查;营建;特征
园林设计是艺术、科学与技术三者的整合,园林因时而变,不断发展。江南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文化底蕴深厚,因而发展出独特的江南山水园林文化。近代时期,中西方文化交流频繁,园林发展亦呈现出新的艺术面貌。南京作为近代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最早提出建设城市公园绿地系统,并积极开展园林实践。近代园林作为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产物,兼具历史与艺术双重价值。现有研究多聚焦于南京六朝、明清时期的古典园林以及南京现代园林与生态城市建设之间的关系,对南京近代园林的研究多限于历史背景研究、特定园林类型及园林个案分析,对不同类型园林营建特征进行系统性研究的甚少,因此,本文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纵向梳理南京近代园林的发展历程,横向总结其特有的营建特征。当下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近代园林遗产昔日风采在改扩建中锐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深入探究南京近代园林的生成背景、发展历程及营建特征,对其保护与更新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指导南京现代园林城市建设亦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南京造园历史悠久,历经六朝、明清两大园林盛世。近代,国民政府定都南京,颁布一系列政策指导园林建设,如《首都计划》中对公园及林荫大道的规划:“足见市民需要公园之深切。且欲规划南京为一壮丽之都市,现有之公园,似尚未能敷用,宜择地增筑,并辟林荫大道”[1]。园林是地方性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物质载体,南京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传统的名士文化、宗教文化及近代革命文化皆赋予园林以文化内涵。同时,南京近代园林吸收借鉴了近代美、英、法、德等西方国家城市公园文化及现代建筑文化的优秀成果,因而不断发展。
文中所研究的南京近代园林主要是1840~1949年间在南京新建及改扩建的园林,依据民国《首都计划》中所划定的国都界限及近代南京的建设区域,对南京近代园林研究的空间范围主要限定于南京市的鼓楼区、玄武区、秦淮区,以及城北郊幕府山燕子矶风景名胜区和城东郊钟山风景名胜区(图1)。研究对象主要为狭义的南京近代园林,不包括广义上的南京近代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规划建设。南京近代园林遗存众多、风格多元、保存完好、代表性强、内涵丰富。园林类型多样,主要包括私家园林、城市公园、公共建筑附属园林及郊野园林等(表1)。
从位置分布上看,南京清末宅园主要位于内秦淮河一带;民国官邸主要分布于中山大道行政区及东郊钟山南麓风景区内;近代公共园林于城内山林湖畔之地营建,近郊风景林园、纪念性园林多依托自然山水营建。从发展阶段上看,南京近代园林发展始于清末一直延续到建国前夕,历经发轫期(1840~1907年)、发展期(1908~1926年)、繁荣期(1927~1936年)与衰落期(1937~1945年)(图2)。1840~1907年,官商文人所建的私家宅园依年代划分虽属近代园林范畴,但内容与形式仍延续着古典园林传统。1908~1926年,随着交通、国际博览会等的发展,南京近代公共园林建设开始兴起,如南京第一座近代西式公园——绿筠花圃建成。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将昔日的皇家园林、古迹遗址改扩建后向公众开放,如五洲公园、鼓楼公园,同时开始新建秦淮小公园、秀山公园等城市公园。此外,南京近代科教文化事业发展,教会组织及国人纷纷在宁创办学校,如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及国立中央大学,校园园林逐渐发展。1927~1936年,社会各领域繁荣发展,期间风景林园、纪念陵园、植物园、官邸园林、公建附属园林相继地发展起来,中西合璧式园林风格日趋成熟。1937~1945年,抗战期间南京沦陷,园林发展进入停滞期,且众多园林佳作毁于战乱。
3. 南京山水格局
南京山环水绕,北、东、南三面皆由低山丘陵环绕,东西向的宁镇山脉是南京城山脉主要的组成部分,其北、南两支为南京城提供了良好的天然防御条件,中支位于市区东郊,其余脉从太平门附近深入城中,自六朝以来对南京园林景观的选址布局有着深刻的影响。此外,西延余脉作为城内重要的分水岭,以南为秦淮河流域,以北为金川河流域[2],沿河出现冲积平原,形成玄武湖、莫愁湖、燕雀湖等众多湖泊景观[3](图3)。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形成了南京独特的山水城林格局,南京近代园林正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表1 南京近代园林分类表
续上表
南京近代私家园林选址由城南逐渐转向城北及城东郊,城南秦淮河一带自南唐以来为传统居住区,清末南京私家宅园多选址于此,如愚园、可园;民国时期市行政区定于城北玄武湖一带,其周边所辐射的区域形成了新的居住区、文教区,近代名人旧居、校园园林多分布于此,此外,部分政府官员多于东郊钟山南麓营建私人别墅,此处毗邻主城区,交通便捷且景色优美。随着近代城市的发展,公共园林作为城市公共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逐步发展起来。南京近代公共园林城内外皆有分布,城内将玄武湖、莫愁湖、白鹭洲、清凉山等景色优美、古迹遗存之地改扩建为文化性公园,并且择地新建娱乐性公园。期间,国民政府辟建林荫大道连通各公园以方便市民游乐,促进了城内公园的发展;城外南京近代专门性公园多选址于东郊钟山南麓、东麓及北麓,如中山植物园、中山陵和名人墓园等。此外,依托郊野风景区营建的公园,如北郊滨江倚矶而建的燕子矶公园也有所发展。
4. 筑山
5. 理水
南京山川形胜,素有江南佳丽地之称。城市依托其山水格局不断发展,同时六朝时期盛行的山水文学赋予了江南园林深厚的文化底蕴。自六朝以来,城内景观依托三条山脉——宁镇山脉北、中、南三支,两条河流——秦淮河、金川河,及三个湖泊——玄武湖、莫愁湖、燕雀湖而建。正如《南京园林志》中所描述:“钟山之麓,后湖之滨,清溪沿线,淮水两岸,苑囿林立”[4],此山林地、湖泊地所形成的自然与人文双重景观影响着南京近代园林的形成与发展。
南京近代园林中,山水元素的运用灵活多变。山有真假之分,或借真山之势,或叠假山之趣(图4)。郊野园林与纪念性园林多依托天然山势营建,典型代表为东郊钟山之麓的中山陵与北郊幕府山上的燕子矶公园。前者借钟山起伏之势,将牌坊、碑亭、祭堂等陵墓建筑沿中轴线由低至高依次展开,因而赋予陵园空间强烈的序列性与纪念性;后者依托幕府山峭壁、溶岩风貌建园,沿山体四周设盘旋式石阶供人游赏攀爬,于山腰、山顶建亭供人观景休憩,山势险峻之美无一不纳入园中。宅第园林多于庭院一隅叠石堆山,典型代表为“金陵狮子林”——愚园,其假山经营手法颇妙,具有可观、可游、可攀之趣味感。水则动静有别(图5),江河,“下也,随地下出而同流也”;池,“停水曰池”;湖,“言流渍四面所猥也”[5]。南京近代私家宅园、官邸别墅、官署园林、校园园林中多以静态池水造景为主,如愚园假山下设曲水池,总统府中设几何形喷泉水池及国立中央大学礼堂前圆形水池。而近代郊野园林、城市公园多依动态河流湖泊水营建,大体分为两种:(1)环湖而建,如玄武湖公园、莫愁湖公园以湖为中心于湖岸、湖心造景,水景相融;(2)临江河而建,如北郊东、西、北三面临江的燕子矶公园,借滚滚长江之动势营园,于矶上远眺,视野开阔。城内依河流而建的公园如白鹭洲公园,虽无江景园之磅礴气势,但以桥景见长,园内玩月桥、浣花桥、秋波桥等皆设于淮水之上,烟雨轩、心远楼、藕香居等园林建筑临水而建,水面亦聚亦分,观景视角动态多变。园内御龙池边、烟雨轩前可观姿态各异的湖石假山。
近代南京开埠通商后,建筑呈多元化趋势发展,期间,江南传统民居式、传统宫殿式、西式古典主义、西式折中主义、新民族式及中西合璧式风格并存[6]。
6. 南洋劝业会大门及会场景观[7]
7. 陵园鸟瞰(左)、音乐台(右)[8]
南京近代私家宅园以及于历史景观遗址之上改扩建的公共园林,其多由厅堂、楼阁、舫榭、亭、廊、桥等传统园林建筑组合而成。前者典型代表为愚园、“金陵学士四园”——薛庐、可园、艺风堂、散园精舍。粉墙黛瓦,江南传统水乡式木构建筑。后者典型代表为玄武湖公园、莫愁湖公园、白鹭洲公园、鼓楼公园等,古今景观相互交织,融为一体。
20世纪初,受西方现代建筑、城市公园文化的影响,南京近代新建的公共园林开始融入西式元素,如南洋劝业会会场(图6)和绿筠花圃中的建筑均采用西式风格,融入三段式立面、山墙、券柱等元素。二三十年代,国民政府大力提倡“中体西用”“发扬本国固有之形式”,官署园林中多采用传统宫殿式、新民族式建筑风格。随着西方生活方式的传入,官邸园林中西式现代风格和中西合璧式风格建筑均有所发展,典型代表为延晖馆和美龄宫。美龄宫作为主席官邸,为外中内西宫殿式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配以歇山顶,梁枋饰以彩绘,建筑内部则是适合现代生活方式的空间布局。南京近代纪念性园林建筑亦多采用中西合璧式,典型代表为中山陵、名人墓园。中山陵继承了陵墓建筑群中轴对称的布局传统,祭亭、祭堂等建筑则采用近代新兴的材料与建造技术,是较为成熟的中西合璧式建筑。廖仲恺墓墓室、墓碑底座饰有涡卷纹等西式建筑装饰元素。此外,南京近代校园园林也有所发展,学校分为两类:一类为教会学校,其设计多采用中式传统建筑符号以融入本土文化中,如金陵大学礼拜堂,为传统寺庙式砖木结构建筑;另一类为国人创办聘外籍建筑师设计,如国立中央大学孟芳图书馆与大礼堂,皆融入西方古典主义建筑山墙、柱式等元素。
南京近代建筑呈多元化趋势发展。究其原因,南京近代建筑师队伍的构成多元化,既包括外籍建筑师,也包括留学归宁和国内本土建筑师;南京国民政府颁布各项建筑规范,建立建筑技师公会为留学归宁的建筑师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民族建材业如水泥业、钢铁业的蓬勃发展也推动着南京近代园林建筑的变革。
南京属于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主要植物类型为落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植物景观季相多变,江南、江北植被地域性差异较明显。南京风景名胜区内古树名木众多,植物兼具古老性与复杂性。近代引入雪松、火炬松、湿地松以及广玉兰等外来树种,丰富南京既有植物景观。
南京国民政府积极开展公园及林荫大道建设,《首都计划》中提到建林荫大道以连通市内各公园。大道多位于秦淮两岸、城墙脚下。城东郊钟山之麓中山陵园大道旁列植悬铃木,此外,陵园内古木众多,观花区四时之景各异,且融入规则式广场、开敞式草坪、整形式绿篱等(图7),古今中西共存。美龄宫四周环植悬铃木,建筑与植物融为一体。我国近代第一所国立植物园营建于此,园内植物配置采用规则式与自然式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此外,南京近代园林依托金陵四十八景营园,融古于今,如有“北湖烟柳”之景的玄武湖公园、“莫愁烟雨”之景的莫愁湖公园、“春水垂杨”之景的白鹭洲公园。
南京近代公共园林植物类型多样,多在保留古树名木的基础上进一步引种、增种,植物造型多为混合式—兼具规则式与自然式,配置形式以地被植物、低层植物与中高层植物相结合。
南京近代园林作为南京园林史上重要的转型时期,其在继承江南山水园传统的基础上,融入西方先进的城市公园理念,园林类型呈多样化发展,这一转型过程主要表现在三方面:(1)园林的公共性。近代时期,南京国民政府积极为城市园林建设提供经济支持与政策引导,将公众的身心健康、社会事业、风景名胜区的保护与发展作为公园建设要义,从而改扩建、新建多处公共园林,出现了植物专类园、纪念性园林等园林新类型,园林功能愈加多元。(2)时代创新性。南京近代园林营建主体为海外归宁的执业建筑师,其兼具爱国情怀、科学严谨的理论知识体系及创新性思维,较于传统造园匠人之经验论,更能在继承古典园林传统的基础上,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探索民族样式复兴的新形式,从而不断发展完善出中西合璧式园林风格。(3)地域特色性。南京近代园林依托独有的自然景观与历史人文景观,在择址布局、建筑功能类型、植物配置等方面均体现出地域特色,同时其吸收借鉴西方园林文化,不断发展丰富着近代园林实践。
南京近代园林融历史文化价值与艺术审美价值于一体,是中国近代园林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营建特征进行系统性研究有利于南京地方性园林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能够为当下南京现代园林景观文化的发展及生态城市建设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