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没/不VP”结构的句法语义分析

2020-04-09 03:02赵万勋李洪彩
关键词:郭德纲副词汪曾祺

赵万勋,李洪彩

(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北京 100872;临沂大学 传媒学院,山东 临沂 276000)

一 问题的提出

副词“还”是一个多义副词,用法复杂,出现语境多样。《汉英虚词词典》(王还,1992)和《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吕叔湘,1999)[1-2]一般把“还”的第一个义项归纳为表示动作或状态“持续不变”“保持不变”。在这个义项之下所举的例子既有肯定的“还VP”结构,也有否定的“还没/不VP”结构。例如:

(1)他还在图书馆。(吕叔湘,1999)

(2)这个人现在还活着。(王还,1992)

(3)老赵还没回来。(吕叔湘,1999)

(4)天还不很冷。(吕叔湘,1999)

前人研究(高增霞,2002;谢白羽,2011)[3-4]认为,所谓的“持续不变”强调的是事件发展的某个时间点的状态和之前某个时间点状态相同,二者构成“持续”的情状,用“还”就能激活这种情状。比如例(1)、例(3)表示“在图书馆”“没回来”从过去某个时间点持续到现在,去掉副词“还”,这种“持续义”就不存在了。但下面的例子虽然也是“还没/不VP”格式,但用“持续义”来解释显然就不太行得通。例如:

(5)焦奎来到切近大刀举起来要往下落,要落还没落呢耳边厢也不知道东南西北传来这么一声喊:“呔!焦奎!拿命来……”(《郭德纲相声集》

(6)西红柿、洋葱,几十年前中国还没有,很多人吃不惯,现在不是也都很爱吃了么?(《汪曾祺小说全集》)

(7)你还没有我高呢。(《郭德纲相声集》)

(8)还不如不消毒呢。(《郭德纲相声集》)

例(5)“要落还没落”实际上是形容大刀就要落的紧迫感,显然不能理解成“大刀没落”的状态是从过去持续来的。例(6)“几十年前”和“现在”形成一个对比:几十年前中国没有西红柿、洋葱,现在有了,其中的副词“还”也不能理解成“持续义”。例(7)、例(8)都是比较句,副词“还”更不能理解成“持续义”。

实际上,例(1)至例(4)都可以出现在“虽然(尽管、即使)…,…还…”这样的转折复句中(王还,1992;吕叔湘,1999)[5-6]。比如例(1)、例(3)说成:

(9)现在虽然很晚了,但他还在图书馆。

(10)尽管已经催了好多次了,但老赵还没回来。

王维贤等(1994)[7]认为转折复句“虽然A,但是B”预期“一般认为在A 的情况下会非B”,也就是说,B 是对A 的预期“非B”的否定和语义转折。按照这个理解,例(9)“很晚了”会引发预期“他不在图书馆了”,“还在图书馆”是对该预期的否定和语义上的转折。例(10)“催了好多次”会引发预期“老赵应该回来了”,“老赵还没回来”是对该预期的否定和语义转折。可以看出复句中的“还VP”“还没/不VP”小句蕴含着对某种预期的否定。因此有研究(高增霞,2002;谷峰2014)[8-9]认为上述例句中的副词“还”的主要功能是反预期。但问题是,如果把反预期作为副词“还”的基本语义功能,那例(1)至例(4)所蕴含的“持续义”是如何形成的?“反预期”的语义解释在例(5)至例(8)中是否行得通?因此,本文把“还没/不VP”结构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语料库的调查来分析该结构的句法语义功能,并探讨副词“还”的语法语义功能。本文所统计的三个封闭性语料库都来自北京大学CCL 语料库,分别是《汪曾祺小说全集》《郭德纲相声集》和《人民日报》(1994 年)。

二 “还没VP”的句法语义分析

“还没VP”结构在《人民日报》(1994 年全年)中共出现了54 例,占副词“还”总出现次数(2000次)的3%左右。

1.“还没VP”结构中VP 的语法特征

第一种,VP 为动补结构,描述的是事态发展的结果状态,副词“还”表示“应该达到某个事态发展的结果状态VP 而实际上没有达到”,也就是处于向该结果状态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一种“持续”的情状。共有18 例,占“还没VP”出现总数的33%。例如:

(11)为练单杠大回环,他握着挂一层白霜的单杠,手掌磨破的血泡还没长好,新的血泡又出了血。(《人民日报》1994 年)

(12)一些地区、部门和企业单位的财经法纪观念还没有完全树立起来。(《人民日报》1994 年)

例(11)“长好”描述的是伤口愈合的结果状态,“没长好”只是否定该结果状态的实现,加上副词“还”则是对预期“血泡应该长好了才会出现新的血泡”的否定,表示该伤口正处于愈合的过程之中。例(12)“树立起来”受程度副词“完全”修饰,表示一种结果状态,“没完全树立起来”是部分否定,加上副词“还”则是对预期“应该完全树立起来了”的否定,蕴含“这些单位和部门的财经法纪观念还有待提高”的意思。

第二种,VP 为光杆动词、状中结构或者兼语结构。语料中有14 例这种用法,占26%。和第一种否定动作或事态发展结果状态从而蕴含“持续”义有所不同,该类否定的是某个动作行为或事态的发生,由于句中常常有表示时间的成分,比如“至今”“当前”“迄今为止”等,在表示“当前应该VP 而没VP”的同时,蕴含以后VP 会发生。例如:

(13)当前,因为果核难以破碎,营养成分还没有被利用。(《人民日报》1994 年)

(14)在东湖公园、荔湾公园展出的“大地走红”万把红伞艺术造型,吸引了众多游客,而不问自取拿走红伞的事至今还没听说。(《人民日报》1994 年)

(15)当然,迄今为止,还没人能够“得奖”。(《人民日报》1994 年)

上述三例如果去掉副词“还”,只是否定VP 所表示的动作或事件的发生,加上副词“还”则表示VP 所表示的动作或事件预期应该发生但实际上并没有发生或实现,并蕴含以后可能会发生。比如例(13)完整的语篇结构包括三个部分:预期的引发→对预期的否定→预期的实现。例如:

(16)当时的县长王成礼,……知道山楂不仅果肉里有多种营养,而且更多的营养成分在果核里———含有黄酮、牡荆素,对防治癌症和心脏病有奇效。当前,因为果核难以破碎,营养成分还没有被利用。他密切注视着有关山楂的信息。喜讯终于到来:国家一个科研单位已研制成功一种破碎山楂核的办法。(《人民日报》1994 年)

例(16)“对防治癌症和心脏病有奇效”会引发预期:我们应该利用果核里的营养成分,“当前还没有被利用”是对这一预期的否定,“已研制成功一种破碎山楂核的办法”则是该预期的实现。例(14)、例(15)虽然只有“预期的引发”和“预期的否定”两部分,但语义中蕴含着“预期的实现”。比如例(14),人们一般会担心展出的万把红伞会被人拿走,这是一种预期,“至今还没听说”一方面是对这个预期的否定,另一方面,蕴含着说话人对这个断言的慎重态度,也就是说话人不能保证以后不会发生“不问自取拿走红伞的事”,如果去掉副词“还”,这层蕴含义就没有了。

第三种,VP 中的修饰成分含有[+大量]语义特征,“没VP”是一种部分否定。这些修饰语除了“根本”“完 全”“真 正 的”“应 有 的”“广 泛”“切 实”“有 效的”“很好的”等等,还有指示代词“这样”“这么”,所指代的对象也蕴含[+大量]的语义特征。由于是部分否定,预期事态发展已经完成,但实际上事态发展处于不完全、不充分的状态中,处于向完全、充分的状态发展的过程中,因此和第一类一样也蕴含“持续”义。例如:

(17)但从全国看,环卫工人“二低一差”的状况还没有根本改观,他们的工作还未引起社会的广泛重视。(《人民日报》1994 年)

(18)李鹏说,各地区各部门对水利工作思想上是重视的,但也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思想上还没有真正重视。(《人民日报》1994 年)

(19)卖桃老人深受感动,说:“我卖了这么多年的桃,还没见过这么孝敬老人的。”(《人民日报》1994 年)

例(17)、例(18)处于转折性语境中,前后形成一种对比,例(17)是地方和全国形成对比,例(18)“各地区各部门”和“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形成对比,前者的情形会对后者的情形形成预期,比如例(18)从“各地区各部门”对水利工作很重视会推理出每个地区、每个部分都很重视水利工作,但实际上“有一些地方和部门的领导”重视的程度不够,不是“真正的重视”。这种修饰语也出现在VP为动结结构的“还没VP”中。例如:

(20)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人民日报》1994 年)

(21)一些地方的工作安排、领导精力、资金投放,还没有把水利放到应有的位置上来,这种情况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人民日报》1994 年)

2.“还没VP,S”构式分析

“还没VP”可以出现在另一个句子前面,构成“还没VP,S”构式。《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1999)[10]认为该构式中的副词“还”表示抑的语气,把事情往小里、低里、轻里说。例如:

(22)我还没说话,他就说“知道了”。(吕叔湘,1999)

(23)月亮还没升起,孩子们的故事会就开始了。(吕叔湘,1999)

谢白羽(2011)[11]认为该结构不仅体现出“持续义”,还体现出“早时义”,并认为“还”的“早时义”具有主观性,主句中常常出现表示说话人认为事情发生得早的副词“就”“便”。《现代汉语八百词》、谢白羽(2011)所总结的意义其实是整个构式的意义,但这个意义是如何形成的则没有分析,至于谢白羽(2011)[12]把“早时义”归结为“还”的语法意义则值得商榷。

从形式上来看,“还没VP”主要是以小句的形式出现,但有少量的例子是“还没VP 的时候”。例如:

(24)还在念小学时就迷上了赛车。(《人民日报》1994 年)

还有一种特殊的形式“要V 还没V,S”,口语中用得最多,比如例(5)。再例如:

(25)正巧村民李正兴新建起三孔窑洞,经过一年多的风干,正欲搬迁还未搬迁之时,毛泽东与周恩来、任弼时风尘仆仆来了。(《人民日报》1994 年)

S 小句中一般有“就”或者时间副词“已经”。例如:

(26)她说:上车屁股还没坐热就下了车,太不划算了。(《人民日报》1994 年)

(27)座谈会还没开始,他们就已经热烈地交谈起来。(《人民日报》1994 年)

从意义方面来看,S 中的“就”表示两件事紧接着发生。(吕叔湘,1999)[13]典型的“还没VP,S”前后两个小句分别表示两件事,“就”表示这两件事紧接着发生,构成顺承关系复句。S 所表示的事件不是在“还没VP”所表示的事件结束之后紧接着发生,而是在其没有结束还在进行的过程之中发生。副词“还”表示预期该事件已经结束但实际仍然在进行之中,整个构式表示本来预期该事件结束之后才进行后一件事,但实际情形是后一事件在该事件正在进行的时候就发生了。比如例(27)正常的程序是座谈会开始,然后交谈,这是一般的认知模式,也是一种预期,但实际的情形是在开始之前他们就交谈起来,由此蕴含着后一个事件发生得早了的主观性,但这个主观性并不是副词“还”本身具有的,也无法从该构式中的任一组成成分中得到预测,因此只能是该构式的构式义。同时,“还没VP,S”的意义也不是“还没VP”和S 二者的简单相加,“还没VP”的语义是预期某一事件已经结束,但实际上还在进行之中,而“还没VP,S”则是预期某一事件结束之后才进行S 所表达的事件,实际上是在该事件正在进行的时候S 所表达的事件就发生了,这一意义无法从副词“还”“还没VP”和S 本身得到预测,是无法还原的。

三 “还不VP”的句法语义分析

“还不VP”在所调查的三个封闭语料库中共出现51例。“还不VP”结构中VP 有以下三种形式。

第一种,VP 是动词短语。和“还没VP”中VP 以动结式结构为主不同,“还不VP”中VP 主要是动宾结构和光杆动词,这是由“不”的语法功能决定的,“不”否定的是动作状态本身(李晓琪,2003)[14]。从语料来看,动词的主要类型有:判断动词“是”、心理活动动词、动作动词和趋向动词。例如:

(28)南山是天山的边缘,还不是腹地。(《汪曾祺小说全集》)

(29)你看看!裹了人家的老鸭还不知道,就知道多了一只!(《汪曾祺小说全集》)

(30)他浇了一夜地,又熬了一夜了,还不休息,真辛苦。(《汪曾祺小说全集》)

(31)不料,快开学了,聘书还不下来。(《汪曾祺小说全集》)

第二种,形容词短语。主要是状态形容词,所带修饰性成分基本上为程度副词“很”“太”等。例如:

(32)她的父亲……摔断了腰。起初以为不要紧,养养就好了。不想喝了好多药酒,贴了好多膏药,还不见效。她爹半瘫了,他的腰再也直不起来了。(《汪曾祺小说全集》)

(33)在旁观看的农民高兴地说,咱们虽然还不富裕,但可以几户联合起来买一台收割机,就不用再弯腰费劲割麦了……(《人民日报》1994 年)

(34)也许我们的工作只是在为下一代社会学者打基础,我们的调查思考也许还不很成熟,却会为后来者继续研究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宝贵的素材。(《人民日报》1994 年)

第三种,能愿动词短语。例如:

(35)即使是这样,当然也还不能展其所长,尽其所学。(《汪曾祺小说全集》)

(36)这是一块被束缚得太久的土地,国有企业的市场不适应症还不会一下子被治愈。(《人民日报》1994 年)

(37)其症结就在于台湾当局至今还不愿意放弃制造“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分裂路线。(《人民日报》1994 年)

从语义功能上来看,和“还没VP”不同,“还不VP”的语篇结构一般是“预期的引发→预期的否定”,没有“预期的实现”部分,并不蕴含“持续”义。比如例(32)“喝了好多药酒,贴了好多膏药”会引发“见效”的预期,“还不见效”是对该预期的否定,但并不蕴含以后会见效;下文“她爹半瘫了,他的腰再也直不起来了”说明预期并没有实现,如果说成“还没见效”,则预期以后可能会“见效”,这样就会和下文的“她爹半瘫了,他的腰再也直不起来了”语义冲突了。

为了进一步比较“还没VP”和“还不VP”语义功能和篇章结构的上述差别,我们以“还没下来”和“还不下来”为例比较“还没VP”和“还不VP”的不同。我们统计了北大CCL 语料库,共得到13 例“还没下来”,9 例“还不下来”。“还没下来”凸显的是当前状态的暂时性和过程性,也就是所谓的“持续义”,“没下来”是暂时的,说话人的目标是“下来”。例如:

(38)没活干的工人催着车间主任、厂长:“我们零件怎么还没下来,快帮忙催催。”(《人民日报》1994 年)

(39)通讯1叫来助产士,忙着接生。直到12 时才生下“小原”,可胎盘还没下来,张国华就急着去开会了。(《人民日报》1994 年)

例(38)“快帮忙催催”表明当前状态“还没下来”是暂时的,蕴含以后会“下来”。例(39)“还没下来”和“就”呼应,强调“张国华去开会”是在“生‘小原’”的过程中发生的,“还没下来”凸显的是“生‘小原’”的过程性。

“还不下来”则是凸显对预期的否定而不是其过程性,并不蕴含以后预期会实现。例如:

(40)不料,快开学了,聘书还不下来。同时,却收到第五小学的聘书。高先生只得再回五小去教书。(《汪曾祺小说全集》)

例(40)“高先生回五小去教书”说明聘书最终没有下来,所以“还不下来”凸显的是“不下来”,不能说成“还没下来”。相对于“还没VP”,“还不VP”更常用于疑问句和反问句,尤其是在口语中,统计显示,“还不VP”疑问句和反问句的用法,《人民日报》(1994)语料中没有出现,《郭德纲相声集》中则出现了26 例。例如:

(41)傻小子一拨撸脑袋:“我不干!”怎么还不干?一品大将军……“太少!封得太少!”(《郭德纲相声集》)

(42)吴起站在城门之上用手点指“呔!大齐的君臣,尔等来到此处,难道说还不下马受死么!”(《郭德纲相声集》)

(43)郭德纲:吓哭了,那还不哭么?(《郭德纲相声集》)

上面三个例子都是反问句,是对和预期相反的动作行为提出质疑和反问,都不能说成“还没VP”。比如例(41)说话人认为一品大将军是很大的官职了,预期是“应该干”,但“傻子”却“还不干”,“怎么还不干”是对“还不干”的质疑。实际的动作行为和预期的不一致很容易引发说话人的质疑和反问,所以“还不VP”常常用于反问句中,成为一种修辞手段,表达一种强烈的语气。例如:

(44)李菁:扔地下了还不摔死?(《郭德纲相声集》)(=扔地下了会摔死)

(45)想想要是何云伟成了何鹤伟,他还不羞死。(《郭德纲相声集》)(=他会羞死)

(46)岳帅表示天热时小四儿可以同床睡,小四儿说你一翻身还不一屁股把我坐死。(《郭德纲相声集》)(=你一翻身会把我坐死)

上面三个例子如果用肯定形式的陈述句来表达,只能表达其概念义,无法把说话人的强烈感情色彩表达出来。这种强烈的感情色彩正是来自“还不VP”和说话人预期不一致引发的对“还不VP”的质疑和反问。比如例(46)“你这么重的身体一翻身”会引发预期“一屁股把我坐死”,“还不一屁股把我坐死”则否定了这种预期,这引发了说话人对这种反预期情形的质疑和反问。

四 “还没/不VP”预期的引发方式

“还没/不VP”是对预期的否定,因此其所在的语境中一般存在引发预期的成分。其典型的篇章结构是:X,(但是)…还没/不VP。X 一般是句子形式,和“还没/不VP”构成转折关系。X 引发预期,“还没/不VP”则否定该预期。由于X 和“还没VP”之间是转折关系,所以常常有“但是”“不过”“可是”“倒”等转折连词或者副词。同时由于“还没VP”是对预期的否定,所以常在X 和“还没VP”之间插入解释性的小句,说明为什么“还没VP”。篇章结构扩展为:X,(但是)因为…,(所以)还没VP。例如:

(47)烧饼才17 岁,正是等待隔壁家女孩儿的年龄,可因为小时候家里管得严,来园子里又被师娘看着,还没有初恋的机会。(《郭德纲相声集》)

例(47)中“17 岁”“等待隔壁家女孩儿的年龄”会引发对其进入初恋的预期,“还没有初恋的机会”则是对这一预期的否定,二者是转折关系,中间插入一个表示原因的小句,说明为什么要否定这一预期。

上述篇章结构是“还没/不VP”的典型模式。在实际的语料中,还有一些变化的模式,比如只出现“还没VP”,引发预期的X 不出现。一般文学作品中出现得比较多。例如:

(48)看见岸上一个小圆洞里有一个知了爬上来,脊背上闪着金绿色的光,翅膀还没有伸展,还是湿的,软的,乳白色的。(《汪曾祺小说全集》)

(49)正中是堂屋,家神菩萨的画像上贴的金还没有发黑。(《汪曾祺小说全集》)

例(48)、例(49)如果去掉“还”只是对事物的静态描述,加上“还”所描述的对象就生动了起来。比如例(48)相比于“翅膀没有伸展”,“翅膀还没有伸展”意象更丰富,一方面表示知了很幼小、很可爱,另一方面表示现在翅膀正在伸展过程之中,过一会儿会完全伸展开,呈现出一种动态的感觉。例(49)去掉副词“还”是对画像颜色的实际描述,加上副词“还”则把画像所经历的时间变化描述了出来:画像经历了这么久的时间,上面贴的金应该发黑了,但实际上还没有发黑。

上面是“还没/不VP”典型的篇章结构和预期引发方式,下面这四种预期的引发方式可以看作其特殊的表现形式。

第一种,由时间引发的预期。世界是发展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都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并由此固化为一种认知模式。这种认知模式会形成这样的预期:现在应该和过去是不同的,过去的事情发展到今天应该有变化。例如:

(50)盲目用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并危害国民经济发展的例子已经很多了,有些后遗症直到今天还没有消除。

例(50)“直到今天”说明时间已经过去很久了,人们一般预期后遗症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除,“还没有消除”是对这个预期的否定。

由时间引发的预期还有第二种情况: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情,人们一般都遵循着某种自然规律或者某种社会规约。这样某个特定的时间就会引发做某事的预期。例如:

(51)二十五岁了,还没有成亲。(《汪曾祺小说全集》)

(52)她觉得骨头疼,半夜了,还没有睡着。(《汪曾祺小说全集》)

例(51)、例(52)“二十五岁”到了“成亲”的年纪,“半夜”人们应该已经入睡了,这是时间引发的预期。

第二种,由同类事物引发的预期。按照一般的认知规律,事物之间存在一个平行对比,同类的事物应该“共进退”,其中一个变化了,就会预期同类事物也应该和它一样发生变化。例如:

(53)土地祠每坊都有一个。“坊”后来改称为保了。只有死了人,和尚放焰口,写疏文,写明死者籍贯,还沿用旧称:“南赡部洲中华民国某省某县某坊信士某某……”云云,疏文是写给阴间的公事。大概阴间还没有改过来。(《汪曾祺小说全集》)

例(53)“人间‘坊’改称为保”引发阴间也应该改变的预期,但实际的情形滞后于这种预期。

第三种,由当前情形引发的对过去的预期。上面三种情形都是对当前事件发展情状的预期,“还没VP”是对当前实际发展状况的描述。下面的例子预期引发的方式与之不同,是由当前的情形引发对过去某个时间点事件发展情状的预期:预期过去的某个时间点事件的发展情状和当前一样,没有变化,“还没VP”否定该预期:过去的某一个时间点事物的情状并没有达到当前的发展程度。这是一种倒叙的表述方式,在文学作品中使用比较多,比如例(6)。再例如:

(54)几年前,他们还没配备救护车,下乡只能乘坐火车、公共汽车。(《汪曾祺小说全集》)

例(6)、例(54)从“几十年前”“几年前”可以看出是对过去的回忆,“还没VP”蕴含着过去和现在的对比。例(6)现在中国是有西红柿的,会预期几十年前中国也有西红柿,“还没有”否定这个预期。例(54)他们现在配备了救护车,会预期几年前应该也配备了救护车,“还没配备救护车”否定该预期。这两个例子如果去掉其中的副词“还”,其中所蕴含的预期也就没有了。

第四种,由比较引发的预期。主要有两种格式,一种是“B 还没有AX”,第二种是“B 还不如AX”。“B 还没有AX”语料中只出现了一例。例如:

(55)你看这井口还没有我腰粗呢!(《郭德纲相声集》)

“B 还不如AX”也可以说成“B 还不如A”,基本不影响意思的表达,但“B 还没有AX”不能说成“B 还没有A”。例如:

(56)a.你这儿还不如我家里摆设好。

b.你这儿还不如我家里摆设。

(57)*你看这井口还没有我腰呢!

语料中出现一例“B 还不及AX”,可以转换成“B 还不如AX”,也可以省略X,因此我们把它纳入“B 还不如AX”结构来分析。例如:

(58)哟,大哥,你这脸色可不对啊,你还不及老爷子鲜活呢啊!(《郭德纲相声集》)

“B 还没有AX”可以转换成“B 还不如AX”。例如:

(59)你看这井口还不如我腰粗呢!

由于“B 还没有AX”只出现了一例,且和“B 还不如AX”有转换关系,因此本文主要分析“B 还不如AX”。

“B 还不如AX”在语料中的分布如下表(表1)。

表1 “B 还不如AX”语料库分布

可以看出,该结构主要分布在相声中,是口语常用的表达格式,尤其是省略了X 的“B 还不如A”是出现频率最高的。“B 还不如A(X)”从形式上来看,A 有代词、名词短语和动词短语三种形式,X一般是褒义形容词或短语,比如例(61)“走得快”。例如:

(60)咳,还不如我。(《郭德纲相声集》)

(61)下游的高水位洪水由于滩地高秆作物阻水,一个小时才走一公里,还不如常人走得快,加剧了险情。(《人民日报》1994)

(62)其实你爷爷糊涂,还不如一块儿唱戏去呢。(《郭德纲相声集》)

副词“还”要轻读,不能重读,在口语中“还”有时候可以移动到句子末尾,比如例(60)、例(62)可以说成:

(63)咳,不如我还。

(64)其实你爷爷糊涂,不如一块儿唱戏去呢,还。

从意义上来看,“B 还不如A(X)”比较项A 和B 都是贬义的,比较结果X 与之相反,是褒义的,比如例(58)是一种比喻表达,意思是“井口和腰都很细”,腰比井口“粗”,例(61)意思是“洪水和常人都慢”,常人比洪水“快”。再比如:

(65)“娘娘啊,这回您不用死了,大王千岁传旨下来,把您打入寒宫冷院,每天让您呐搓线,而且让您呐喝凉水,吃生小米儿,哪样完不成打四十板子。”娘娘叹了口气:“那还不如宰了我呢。”(《郭德纲相声集》)

例(65)“宰了我”肯定是不好受的,但“打入寒宫冷院”更不好受,二者具有相同的性质,比较结果则和“不好受”相反,我们可以补出来:

(66)娘娘叹了口气:“那还不如宰了我好受呢。”

“B 还不如AX”所表达的比较是一种“同质性比较”(赵万勋,2017)[15],A 和B 具有相同的性质,比如例(55)“井口”和“腰”都是细的。如果去掉副词“还”,“B 不如AX”则是一种“异质比较”(赵万勋,2017)[16],A 和B 的性质特征相反,比如例(55)如果去掉副词“还”说成“你看这井口没有我腰粗呢”则表示腰是粗的、井口是细的。可以看出,“B 还不如AX”之所以能表达同质性比较,副词“还”起到了关键作用,“B 不如AX”加上副词“还”,就从异质比较变成同质性比较,因为加上副词“还”,会产生一个预期:B 比AX,也就是把A 作为评判B 的标准,“B 还不如AX”是对该预期的否定:B 没有达到A 的标准,也就是B 低于A 的标准,由于预期“B 比AX”中A 的特征是[-X],B 低于A 的标准,当然其实际的特征也是[-X],这样B 和A 都具有[-X]的特征,具有了同质性,可以看出,这种同质性正是“还”赋予的。例如:

(67)今年5 月,有位老干部遗属上访,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来到我的办公室后,说你这儿还不如我家里摆设好,结果,话出口就后悔了,想提的条件再也没提。(《人民日报》1994)

例(67)老干部遗属有一种预期:领导的办公室肯定比她家摆设好,也就是她家的摆设差、领导办公室摆设好,但实际的情形和预期相反:领导办公室的摆设更差。老干部遗属把她家的摆设作为比较的基准,是差的,认为领导的办公室摆设超越了这个基准,是好的,但实际情形是领导办公室的摆设不但没有超越这个基准,还在这个基准之下,还停留在“差”的范畴之内,二者都是“差”的,具有“同质性”。

五 余论

基于上文的分析,在“还没/不VP”结构中副词“还”的基本功能是反预期,“持续义”只是该结构在特定语境中的蕴含义,并不具有普遍性,比如VP为光杆动词的“还没VP”和“还不VP”一般不蕴含“持续义”。“持续义”是和“还”所在的语境,特别是VP 的类型有关的,因此不是副词“还”的语义。副词“还”在特定语境中所蕴含的“持续义”是副词“还”反预期功能和VP 互动的结果,这种语境中VP 通常表示一个事件发展的结果状态并且预期该事件的发展已经完成,达到了VP 所表示的结果状态,“还没/不VP”对该结果状态的否定实际上只是一种部分否定,表示该事件的发展并没有完成,仍在发展之中,由此蕴含一种持续的情状。因此用“持续义”来概括其中副词“还”的语义是片面的、不准确的,是“将虚词所在的格式的意义归到那虚词身上”(马真,2004)[17]。

猜你喜欢
郭德纲副词汪曾祺
情同父女 亲如一家——汪曾祺与“藏妞”央珍
咸菜慈姑汤
短句—副词+谓语
郭德纲的回应
施松卿与汪曾祺 云淡风轻走一生
郭德纲
当年为汪曾祺治印的两位篆刻家
《非常了得》非笑不可
副词和副词词组
3 郭德纲式自我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