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棱县关工委 邵立新
孟祥波(右一)和工友考察施工现场
今年40多岁的孟祥波,在黑龙江省绥化市绥棱县靠山乡吉长村早已家喻户晓。以前他是因为穷而出名,现在是因为带领40多个乡亲走上共同致富之路而出名。
过去孟祥波家里只有一垧地,父母长年重病不起,一年医药费就得花三四千元。那时候农村还没有医保,光靠这一垧地过上好日子根本不可能,他也因为穷而找不到媳妇,被乡里列为特困户。乡党委书记帮扶他3年,发给他救济金,还为他联系上万元贷款扶持他养猪、养鹅,但都没有富起来。2005年,父母相继去世,留下了5万多元的外债,孟祥波脱贫成了村里一道难题。村党支部书记于克退下来后,担任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常务副组长,按照村委会的安排,主动帮扶孟祥波脱贫致富。经过侧面了解和几次促膝谈心,于克发现孟祥波头脑灵活,人也勤快,主要是被父母所累,他脱不开身外出打工。而今父母不在了,他弟弟虽有智力障碍,但生活还能自理。在村委会扶贫研究会上,于克对村党支部书记季亚波、村主任杨振权说出了自己的想法,他有个外甥叫于顺利,在黑河市逊克县搞房地产开发,打算动员孟祥波到那去。于克的提议得到了村委会的认可,会后他直奔孟祥波家,动员孟祥波把一垧地包出去,到于顺利那去打工,学点手艺。老支书这么一说,孟祥波喜出望外,他早就有外出闯一闯的想法,只是苦于没有门路。
于克把孟祥波送到了逊克县于顺利那里,详细介绍了孟祥波的家中情况,让于顺利给他安排一个学手艺的活。于顺利数了几样有技术含量的活让他挑选,孟祥波决定干钢筋工。孟祥波吃苦耐劳干了一年多,颇得于顺利的认可,第二年就让他当了小工头,一年可挣4万多元。这样又干了两年多,孟祥波心里盘算着,自己和于顺利文化水平差不多,他能做到的,难道自己做不到吗?于是,他有了开创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的想法。孟祥波一边干活,一边留心企业的经营管理,心里默默地铆足了劲,把工程项目各个环节的管理、原材料进货渠道、市场行情等相关知识一一记在心上,凡是不明白的就向他人请教。等到对这个行业的方方面面基本心中有数了,他向于顺利说了自己的想法,要独自承揽于顺利手下的小五项工程。于顺利经过几年的观察,发现孟祥波非常有头脑,人也非常可靠,于是把自己工程项目下的拧钢筋、支架子、跑线路等小五项工程给了他。
孟祥波算了一下,小五项工程大约需要80万元周转资金。他回到家乡找到季亚波和于克说出自己的打算,并详细地把这五项工程的原材料费用、工资、运费等成本和利润说了出来。季亚波和于克听他说得头头是道,认为这个小伙子想得特别全面,决定积极支持他。两人帮他从县农行,由村里担保贷了20万元,剩下的还没有着落。于是,于克和季亚波动员一些富裕户扶持孟祥波,走了几户都没人同意。有人质疑孟祥波是出了名的特困户,只是出去了几年,怎么一下子就有本事自己干工程了,甚至怕他把钱拐跑了。于克在一户人家动员时,这个人说,你说得头头是道,那你咋不借给他呢?于克手头确实攒了20多万元,原本想用这钱买套楼房,并且选好了楼址。听他这么一问,当即说:“我不买楼了,我给孟祥波投20万。”大家一看老支书敢拿出来20万扶持孟祥波,就没人担心了,不到半个月,就筹集了近60万元。80多万元周转金到位之后,孟祥波就在心里默默发誓,一定干好小五项工程,绝不辜负这些乡亲们的信任,等到把工程干大那一天,也一定要回报父老乡亲们的厚爱。
有志者,事竟成。孟祥波经历了3年打拼,终于走上了致富路。这3年施工期间,他没睡过安稳觉,既要筹划原材料供应,又要考虑第二天的工程项目,有时夜里还要查岗,防备原材料丢失。苦是苦了点,但他成功了,仅仅3年就收入了150多万元。孟祥波没有忘记刚创业时为他借贷的那些亲友,以高额的利率回报了那些支持过自己的人,并娶妻生子。几年后,他推倒了居住几十年的泥草房,盖上四间大砖房,开上了轿车,还给弟弟也安了家。
孟祥波是个“言必行,行必果”的人。十几年来,他从逊克县转战到天津市,先后把本村的40多个闲散劳动力带到了他的工程队。村里一组有个叫耿广森的贫困青年,34岁,有个孩子,妻子有智力障碍,还患有心脏病,不能干重活,家里没房住,欠外债3万多元。季亚波找到孟祥波让带一带,他没二话就把耿广森带到了工地上。耿广森不会木瓦匠活,孟祥波就给他安排了工资高的活,让他拧钢筋。一年下来,耿广森挣了6万多元,加上出租的一垧半地,年收入近7万元。没几年他就脱贫了,现在已盖上了70平方米的砖瓦房了,还有十几万元的存款。贫困青年王立波和孟祥波有类似的经历,父亲患有脑血栓,母亲患有冠心病,为了给二老治病,欠下了4万多元债务,是乡里出名的特困户,后来父母相继去世。于克为此找到孟祥波,孟祥波随即就把王立波带到工地干瓦匠活,年收入8万多元。王立波仅干了4年,就还清了外债,还盖上了80平方米的砖瓦房。村一组的张宝安高中毕业后闲在家里,被列为贫困青年。孟祥波回家过年时得知后,主动和于克提出帮扶他。孟祥波出资让他在本县技校学习电工和机修,然后把他带到工地当了电工和机修工。几年后,张宝安就脱贫了,家里人均收入2.6万元。
十几年来,孟祥波在本村共带出去40多人,其中有十几个贫困青年,各有各的难唱曲。如今每人年均收入四五万元,再加上自家的土地收入,年家庭人均收入都超过了2万元。于克算了一笔账,这些年来,孟祥波先后带出去的这40多人,为本村创收已超过3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