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沂源县关工委 张新强
山东沂源是沂蒙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1928年11月,沂源县第一个党支部在东里店小学成立。1944年5月,中共沂源县委成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全县有2.3万人参军参战,2100多人负伤致残,1800多人壮烈牺牲;老一辈革命家陈毅、罗荣桓、粟裕、迟浩田都曾在沂源生活和战斗过。近年来,山东省沂源县关工委立足县域红色教育资源优势,打造红色教育基地,趟出了一条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党性之魂的特色教育之路。
沂源县作为革命老区,拥有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全国首位“人民楷模”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朱彦夫、“全国优秀教师”李振华、“愚公书记”刘保吉,是三张闪亮的红色人物名片;县委旧址、革命烈士陵园,烙下了红色革命的印记;华东地区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战备电台——618电台也坐落于此。在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县关工委提出了“坚持深度融合、紧扣核心主题、凸显特色亮点、力促提档升级”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先后对县委旧址、朱彦夫事迹党性教育基地、李振华事迹展馆等进行了重新规划和改造提升,形成了一批主题突出、各具特色的红色教育平台。2018年,县关工委牵头组织开展了 “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大赛,通过全面发动、层层遴选、汇报展演,共推荐优秀节目56个,经电视台制作,进行连播。
五老给孩子们讲艰苦奋斗的故事
红色教育基地是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传统的有效载体。县关工委按照“连点成线、聚点成块”的思路,对县域内红色教育基地进行“集约整合、分类打包”,精心设计了“踏寻革命的足迹”“置身党性的闪耀”“感受创业的艰辛”等红色主题教育精品路线,形成青少年红色教育电子网络地图。在党性教育基地——李振华事迹展馆,84岁高龄的李振华老师开办了国学讲堂,每年为青少年授课达30余场,在广大家长、学生中引起了较大反响。
红色基因植根于先烈们用鲜血染红的泥土中,传承于英雄人物用行动谱写的事业中,与我们每个人情感相连、命运相通。县关工委充分挖掘红色资源, 运用文学、戏剧、音乐、舞蹈等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承红色基因,讲好红色故事。以朱彦夫为题材的长篇小说《极限人生》《男儿无悔》和以李振华为题材,拍摄的电影《留住青山》《红烛》等,在青少年中起到了很好的典型引领和示范作用。
一处红色阵地就是一本鲜活教材,一次现场教学就是一场精神洗礼。在沂源,红色教育基地已成为广大青少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干事创业、担当作为的力量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