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俊全 闫凤辉
花生是彰武县重要的经济作物,也是重要的抗灾作物,在春旱比较严重的年份,种植面积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下面就存在问题和发展趋势分析如下:
一、品种单一且混杂退化严重,品种更新更换缓慢
彰武县花生生产从七十年代初引进白沙1016后,到目前为止,该品种在生产上一直占主导地位(占85%以上),品种单一老化,混杂退化严重,造成病虫害加重、品质下降响花生生产的整体效益,新品种更新更换速度缓慢,其主要原因:花生新品种综合性状和适应性与白沙1016相比不占优势。花生繁种系数低,仅10倍多,且种子用量较大,调运困难,利润低,种子部门不愿经营等。
二、规范化生产租度不高,没有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
1、自然条件差异导致地区间花生生产能力不均衡。本县花生生产属于“雨养农业”,自然条件对花生产量影响较大。种植较集中的西北部区域干早少雨,土壤瘠薄,都是挑选沙土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低的地块,或者遇到干旱的年份才选择种植花生,再加肥料投入不足,采取裸地栽培、多年重茬种植、生态环境恶化等,必然导致花生处于较低产量水平。
2、技术集成程度不够。地膜覆盖、大垄双行、规范化栽培等技术虽已推广多年,且表现出较高的增产增效作用,但应用面积仍然很小。本县花生地膜覆盖技术推广的不到位,面积不足10%,大部分花生还是传统的种植方式,出苗率不高,密度相对不足、管理粗放;受气候影响对播种、清棵及收获时间掌握不准。缺乏机械精量播种作业,施肥不合理现象依然严重,病虫害防治不及时和措施不当,导致技术应用不到位,操作上的误差导致技术应用不合理,没有完全发挥品种增产作用,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也降低了花生生产效益。
3、重茬种植严重。在本县多数花生主产区,土壤条件和气候条件适合于花生生长,但好的年份人们往往不拿好地块种植花生,而是种植在种植玉米、大豆等作物低产的地块,这樣就更凸显花生是避旱减灾能力强的作物,既使遇到旱灾也会保证一定的收成,农户尝到了种植花生的甜头,造成重茬现象普遍。而连年种植花生,病虫草害加重,花生减产和品质下降。
4、科研力量薄弱。与玉米、水稻、大豆大宗粮油作物比较,本县不仅花生科研单位较少,从事花生研究的科技人员也严重不足,而进行栽培技术研究的人员更是少之又少,由此产生的后果是既不能持续推出适合本省栽培条件的高产、优质花生品种,以致不得不经常从外省引进品种,又使栽培技术长时间没有突破性进展,传统栽培技术仍普遍延用,进而制约花生产量的大幅提升。
三、生产环境恶化威胁花生的持续发展
受传统的高产导向和耕作制度影响,化肥、农药等化学投入品的大量使用,造成土壤污染日益加重,而且忽视培肥导致的农田质量下降现象有增无减,水资源紧张和干旱频率增加,对以雨养农业为主的花生生产构成极大成胁。
四、产业链条延伸的不够,产品加工落后,精深加工弱
本县花生加工没有大型花生加工企业,都是脱壳的初加工,深加工没有,并且本县花生品种主要以食用为主,在价格上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如果将其作为加工花生油、花生蛋白直占等产品的原料,所产产品的竞争力不强。
五、花生生产发展趋势
1、加快化质品种推广和更新度,优化生产布局用量进一步优化花生品种布局,扩大优质花生种植面积,实行规模化、专业化生产,提高花生商品率。同时针对不同地区提出适宜的主栽品种和与之相配套的栽培技术措施,加速新品种和实用技术的推广应用,通过示范推广良种良法相结合,加快品种更新速度,同时防止由于品种过分单一而爆发大规模病害的可能性。
2、大力普及提质降本增效的集约化高产稳产培技术,提高花生生产水平,针对我省不同花生主产区生产条件和栽培水平的差异,发挥各种增产措施,最后形成技术集成,大力普及与推广。通过示范引导、技术培训、技术指导等,加快地膜覆盖、大垄双行、绿色栽培等技术的推广,提高花生技术应用和综合生产能力。
3、强化技术培训,提高技术到位率 。充分利用农业技术推广部门自身优势,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农民的需要,突出农民渴求的增产增效技术,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与提高花生产量和综合生产能力的主题,以品种和技术为重点,因需施教,采取灵活多样的培训方式,和农民生产生活相结合,搞好技术培训,即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也提高了技术应用的到位率。
4、建立花生综合技术示范区,加快技术的推广应用。结合本县花生生产布局和自然气候、地域间的差异,建立优质花生生产优势区域,有针对性地对花生的品种布局进行调整。在花生主产区建立优质花生高产示范区和无公害栽培示范区。
5、培育和壮大加工企业,加快优质花生和出口创汇能力。引导花生加工龙头企业在花生主产区直接建立生产基地,实行订单生产,提高花生专业化、规模化和产业化生产水平。重点发展绿色出口创汇型花生,按照标准化生产,规范技术栽培,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进产业化经营,不断提高花生加工转化水平和出口创汇能力,进而增加农民收人。
(作者单位:1.123212辽宁省彰武县苇子沟镇农科农机站;2.123200辽宁省彰武县农业发展服务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