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
大豆是我国主要的粮食经济作物,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与经济价值。我国北方地区气候条件适宜种植大豆,影响大豆产量与质量的关键因素在于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前者的不合理与后者的不到位都会造成大豆减产、质量下降。所以,为了保证北方大豆种植的产量与质量,必须要深刻把握大豆种植技术与病虫害防治措施。
一、北方大豆种植技术
1、时间与品种选择
北方大豆种植一般分为春播与夏播,春播时间一般为清明节前后,也就是4到5月,夏播为麦收后,6月间播种。由于北方地区物候条件复杂,气温差异明显,具体播种时间还应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而定。例如东北地区,辽宁省适宜春播期为4月20日到5月10日。对于大豆品种的选择,要结合地方气温情况,坚持“三高一抗”标准,即选择高油、高蛋白、高产、抗病虫害的大豆品种,如吉育89蛋白质含量35.27%,经试验平均1公顷产量可达3000千克,而且抗大豆花叶病毒、高抗大豆霜霉病,适合辽宁省有效积温2600℃以上的地区种植。
2、播前处理
实际播种前,根据田地土壤实际情况,针对性采用平翻、深翻、垄作、耙茬等方式进行整地,调整土壤结构,同时杀死藏于土壤中的虫害虫卵,并破坏细菌孢子。对于墒情不好的地块,在播前可以灌水一次,只要将土壤浸湿即可,为种子发芽创造良好土壤条件。大豆良种发芽率高,播前通过风选、水选等筛除病粒、虫粒、破瓣粒,并用0.3%~0.5%多菌灵加克菌丹拌种,以实现对地老虎、根腐病等苗期病虫害的防治。
3、种植
种植春大豆,冬前翻耕并分厢、开沟,确定分厢宽度为2~3米,春季选择晴天进行精细整地,保证土壤细碎、厢面平整。在日平均温度在10~12℃时播种,结合实际情况针对性选择窄行密植、等距穴播、精量点播、玉米地套种等方式。以等距穴播为例,浅播种薄盖,控制行距在30厘米左右、穴距在17~20厘米范围内,具体播种密度按照品种特性与水肥条件来确定。早熟品种亩栽3~4万株,中熟品种亩栽2.5~3.5万株。
根据大豆实际养分需求施肥,并保证施肥的合理性。播种前施农家有机肥用作基肥,以改善土壤;出芽期施氮磷钾肥用作种肥,以促进种子发芽及根系生长;开花结荚期到收获期,充分考虑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施追肥。
4、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主要工作为除草、灌溉。除草过程中,采取机械喷施除草剂加人工清除的方式共同进行,并及时清理田间病枝、枯枝以及大豆病虫害寄生植物,一方面减少病虫害寄居场所,避免田间病虫害进一步扩散,另一方面杜绝杂草与大豆争夺养分。为了防止除草剂对农田土壤环境以及大豆植株的伤害,在现有条件支持下应用高效低毒、低残留除草剂。灌溉过程中,根据当地气候变化情况,结合条件应用渠道防渗、管道输水、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及时灌溉,以滿足大豆对水分的需求。
二、北方大豆病虫害防治
1、生物防治
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生物拮抗作用来防治病虫害,包括微生物防治、捕食性天敌防治、寄生性天敌防治等,是一种无害的防治措施。例如,大豆食心虫以幼虫蛀入豆荚吸食豆粒为害,常年虫食率严重时可达30%~40%。对大豆食心虫进行生物防治,选择大豆花期后到结荚期,喷施99%矿物油150~200倍液与苏云杆菌1000倍的混合液,或者是在老龄幼虫入土前每亩撒施1.5千克白僵菌粉加细土9千克,以杀死幼虫;选择成虫产卵盛期,每亩释放1万头赤眼蜂,控制放蜂点距为26×26米,以杀死成虫。
2、农业防治
农业防治主要以除草、种子处理、合理施肥等农业手段来防治病虫害,一般与大豆种植同步进行。例如,大豆黄叶病是大豆缺锌、缺铁的表现,发病与连作、病菌感染以及天气条件有关。早期发病时,叶片较黄,植株矮小,中期发病时,常有无粒、瘪粒等现象,从而造成大豆减产。对大豆黄叶病进行农业防治,多施农家肥、微生物肥改良土壤结构,平衡配方施肥,亩喷施锌、铁适量,配植物调节剂。再如,大豆紫斑病为害豆荚、豆粒、叶片与茎秆,染病表现为褐色圆形斑或长条斑,发病也与连作、天气条件有关。对大豆紫斑病进行农业防治,选择大豆开花初期或结荚期,在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3%的50%福美双加50%克菌丹拌种,对种子进行处理,杀死其中的病菌孢子。
3、物理与化学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是运用光、颜色、温度等物理元素以及物理机械(工具)来防治病虫害,包括灯光诱杀、颜色诱杀、高温灭菌等。例如,春大豆地老虎一年生2代,幼虫藏于土层中越冬,3龄以后为害严重,一般多从地面咬断幼苗,造成缺苗断垅。对春大豆地老虎进行物理防治,选择4月中旬到5月中旬成虫盛期,用黑光灯或者糖醋液诱杀成虫。化学防治主要是运用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防治起效快,但会对农田土壤环境会形成一定的危害。所以,化学防治时尽可能地要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
综上,在实际大豆种植中,不仅要深刻把握从种植时间与品种选择到田间管理各个环节的种植技术,也要采取针对性措施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提高大豆的产量与质量。
(作者单位:112604 辽宁省铁岭县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中心白旗寨乡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