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东梅(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慢性乙型肝炎可发展肝硬化、肝癌。抗病毒治疗不能绝对控制肝硬化、肝癌的发生,所以定期观察非常重要。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求医,医生不仅得每6个月就进行一次检查,以持续关注该病人的B型肝炎状况外,同时也得注意肝脏是否有癌变的迹象。肝癌与一般其他癌症的不同之处,在于癌细胞的成长速度很慢,需要至少6个月才会长得比原本大一倍。也就是说,若透过首次检查并未发现肿瘤,在6个月后的复诊检查所发现的肿瘤可能也只有1至2cm。若癌细胞体积越小时发现,治愈的几率就越高,医生都会叮嘱病患一定要定期复诊检查,才能及早发现、及时治疗。
除了高龄(40岁以上)、性别(男性)及饮酒过量等危险因素会提高患上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几率外,乙型肝炎患者是肝癌的最高风险群。从感染HBV到引致肝癌需要大约20~30年。
肝癌诊断方面一般都需透过验血(若甲胎蛋白)及超声波检查,若只进行单一检查,准确度会不够精准(只有约70%),但若能按照两种检查结果进行诊断的话,准确度可提升至90%或以上。若透过其中一项检查发现可疑的话,则可使用CT扫描或MRI扫描进行更深入的检查。
若首次检查结果属于被遗漏的那10%的话,一般都可在6个月后的下一次检查发现,所以定期复诊真的非常关键。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是患者预后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