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域古民居保护与发展探索——以福建省永泰县古庄寨保护与发展为例

2020-04-08 09:32:00撰文张培奋供图张培奋鄢朝晖赖泽樟叶俊忠胡伟生陈成才陈礼信
中华民居 2020年1期
关键词:永泰县永泰古村落

撰文张培奋 供图张培奋 鄢朝晖 赖泽樟 叶俊忠 胡伟生 陈成才 陈礼信

张培奋,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政协副主席,永泰县古村落古庄寨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福州大学建筑学院特聘教授,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专家,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多年来,他孜孜不倦地努力探索适合当地的古村落保护和活化模式,创新性地提出了“以古老的文化拯救落后的经济”的地方发展思路,并将理论成功地应用于古民居保护与活化的实践工作中,创立和完善了永泰庄寨保护模式。

福建省福州市永泰县拥有众多的古村落、古庄寨资源,但一直『养在深闺人未识』。所幸,数年前,永泰古庄寨开始被人们所发现和重视。近年来,通过政府及民间力量的共同努力,这些有着数百年乃至近千年历史的古庄寨终于被保护并利用了起来。从『藏在深闺人未识』到『撩开面纱惊八闽』,永泰县委县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创新性地开展了一些卓有成效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本文就扼要介绍永泰县古村落、古庄寨的保护发展工作情况。希望它能够为当下的古村落、古民居以及更多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借鉴,激发更多人去思考,碰撞出更精彩的思想火花。

保护古庄寨 就是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古村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乡愁记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历史见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厚根基。宝贵的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蕴含着悠久历史文化的“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历史文化保护,多次作出指示批示,强调“要像爱惜自己的生命一样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

永泰县地处福州市西南部,总面积为2241平方公里,人口有38.5万人,是“中国天然氧吧”,是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永泰县现有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2个、中国传统村落33个、省级传统村落40个、省级历史文化名村4个,其中国家级和省级传统村落数量均为全省之最。永泰大多数村镇都分布着历史底蕴浓厚、独具特色的防御性建筑——庄寨。这些庄寨历史悠久,始兴于唐朝,蓬勃于宋代,鼎盛于明清。尤其是晚清时期,庄寨几乎遍及全县各村镇。据统计,永泰历史上庄寨总量超过2000座,现存较完好的有152座,其中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以上且建筑历史在100年以上的有98座。

数年前,永泰庄寨尚未为大众所熟知。近年来,在经过了永泰当地政府和民间力量的共同保护、发展和传播后,已引起了业界专家乃至社会大众的关注。如今,永泰庄寨名声鹊起,已成为永泰的文化地标,被誉为“闽中地域性建筑代表”“南方民居防御建筑的奇葩”“农耕社会家族聚落生存的记忆”“传统乡绅文化弥足珍贵的载体”“中国家文化栖息地”等。

永泰庄寨历史悠久,始兴于唐朝,蓬勃于宋代,鼎盛于明清。尤其是晚清时期,庄寨几乎遍及全县各村镇。

中国民居建筑大师黄汉民(左一)、著名古建筑专家李乾朗(左二)、知名传统文化保护推动人黄永松(左三) 考察嘉禄庄。

中国华夏文化遗产基金会理事长耿静(左一) 考察爱荆庄。

哈佛大学宋怡明教授(左一) 在昇平庄成立工作室,并为昇平庄理事赠书。

群策群力 共同保护与发展古庄寨

永泰古村落与古庄寨相互依存,密不可分。大部分的古村落中都分布有庄寨,而庄寨是古村落中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和资源。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必然包括对庄寨的保护与发展,对古庄寨的保护与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2015年9月,永泰县成立了古村落古庄寨保护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村保办),每年安排专项财政资金用于古村落、古庄寨保护与发展。历时四年,永泰县古村落、古庄寨的保护与发展工作取得较好成效。

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必然包括对庄寨的保护与发展,对古庄寨的保护与发展也将进一步促进古村落的保护与发展。

专家论证 确立遗产价值

2016年3月,由中国文物学会世界遗产研究委员会、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国土与文化资源委员会、永泰县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福建永泰庄寨文化遗产保护研讨会”在永泰县召开。国务院参事、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徐嵩龄等26位国内文物、建筑、考古、世界遗产保护等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对永泰县的丹云乡和城寨、长庆镇中埔寨等10余座庄寨进行了实地考察,并针对庄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明确了永泰庄寨的遗产价值,提出了专家指导意见,为今后永泰庄寨的保护和发展工作指明了方向和路径。2017年,和城寨等18座庄寨从一般民居跃升为福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3月,永泰庄寨被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授予“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旅游目的地”称号,成为福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2018年11月,同安镇爱荆庄荣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优秀奖”;2019年10月,永泰庄寨群被列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举办峰会 倒逼乡村建设

“乡村复兴论坛 · 永泰庄寨峰会”十大古村落古庄寨保护感动人物颁奖仪式。

“中国 · 永泰庄寨保护与发展迎春研讨会”现场。

西龙庄内举行闹元宵民俗活动。

2018年12月28日—31日,“乡村复兴论坛 · 永泰庄寨峰会”在永泰县白云乡竹头寨和嵩口镇月洲村宁远庄成功举办,论坛涉及民宿集群、文创、乡村治理等几大版块,31位国内外知名专家作嘉宾演讲,来自全国16个省市以及美国、泰国等海外地区的500多名代表参会。永泰县借助峰会吸纳了国内外最新、最前沿的乡建经验,并充分对接国内外知名民宿企业以及复旦大学、厦门大学等高端资源,吸引他们前来永泰县兴办精品民宿、设立教学实践点等。同时,永泰县结合庄寨文化,还先后举办了“庄寨历史文化遗产研讨会”“中日韩三国建筑师交流会”“中国 · 永泰世界温泉小镇及养生发展论坛”等多场高端会议,为“永泰庄寨”品牌打造助力。正是在这一系列活动中,明官寨、卧云庄和宁远庄等30多座庄寨得到抢救性保护修缮,这些庄寨所在乡村及沿线乡村面貌得到极大提升,并逐步开辟了梧桐—嵩口、同安—大洋等多条庄寨旅游线路。元旦、春节及“五一”小长假期间,永泰庄寨带动的乡村旅游十分火热。“庄寨文化+乡村旅游”为全县古村落、古庄寨的保护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成功模式。

调动民力 创新社会治理

在永泰县委县政府的指导下,在永泰县村保办的牵头执行以及县民政局等相关部门和各乡镇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全县相继成立36了个庄寨理事会,累计收到社会捐资2000多万元,并全部用于古庄寨抢修、保护和开发。理事会制度的实行,使古庄寨保护实现了从传统的“要求村民怎么做”向“引导村民做什么”的转变,很好地调动了民力、民智和民资参与。此举得到了福建省政府、国家文物局的高度认可。目前,还有许多庄寨理事会仍在陆续筹建中。

理事会成立后主要开展四项工作:

抢修庄寨。理事会充当业主、施工单位、监理等多重角色,自主参与庄寨的修缮与保护。坚持留旧、留文、留魂,运用中医“针灸”疗法和“自然衣+传统魂+现代骨”的建设模式,对古庄寨进行节点改造,最大限度地恢复其原貌古韵。

举办活动。在传统节日期间举办节庆民俗活动,并以此为契机召集庄寨后人回归乡里,进一步强化联系沟通,以调动他们保护发展庄寨的积极性。

招商引资。通过政府代管和房屋租赁的方式,大力引进民宿经营者或旅游开发公司参与庄寨保护与发展。由浙江客商徐俊团队投资建成全国首家庄寨酒店——白云相爱庄寨酒店,现已正式营业。月洲村宁远庄也由闽商李光团队投资建成中华冷兵器博物馆。北京博爱堂将中医文化和庄寨文化相结合,计划打造别具一格的康养基地,现已进入了实质性工作阶段。

挖掘文化。理清历史脉络,收集历史典故,讲好永泰故事,输出永泰精神。

永泰庄寨外观宏伟大气,内部结构古朴典雅、自成风格。博大精深的庄寨文化更是大放异彩。

创新机制 促进遗产活化

(一) 设立奖补“四项要求”。

为进一步调动村民参与抢修与保护古庄寨的积极性,永泰县专门出台了《庄寨抢修资金的奖补办法》,设立了四项要求:一是奖补对象必须是古庄寨或文保单位、历史建筑;二是奖补对象必须成立在民政局备案的理事会;三是必须先修后补;四是政府奖补不超过总投入的50%。此系列举措让政府财政资金充分发挥了磁铁效应,吸引了更多民间资本参与。最终,在政府财政资金投入不到2000万元的情况下,使30多座庄寨得到了抢救性修缮。

(二) 建立修缮“四不原则”。

永泰县要求,由庄寨理事会兼当业主和监理主持庄寨修缮工作,并须坚持“四个不要”原则:一是不要设计。遵照庄寨原貌进行修缮,不再进行附加设计。二是不要招标。村民自己的祖屋让村民和当地工匠一起抢修。三是不要外请。在专家的指导下,由当地村民和工匠参与施工,不再外请其他人员参与。四是不要外买。修缮所需的建筑材料,由村民捐献或低价出让,以尽可能节约成本,让“一块钱”的维修资金发挥“五块钱”的效用。

(三) 做好传承“五个坚持”。

北山寨已被改造成白云相爱庄寨酒店。

坚持保留传统建筑精华。永泰庄寨外观宏伟大气,内部结构古朴典雅、自成风格。博大精深的庄寨文化更是大放异彩。永泰县设立了历史文化名镇(村)管理中心,积极开展庄寨普查工作,编制《庄寨名录》《庄寨维修导则》《庄寨营造则例》等。在保护修缮过程中,注重保留传统建筑元素和精华,保持古村落、古庄寨的原貌古韵,并提炼传统建筑精华元素融入到新建筑中,以凸显永泰庄寨特色。为进一步强化古村落古庄寨的保护与发展,2018年2月,永泰县创建了全国首家县级乡村振兴研究院,在全国范围内遴选了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福州大学建筑学院等20家有情怀、有创意、有理念的设计单位或工作室,采取驻村、蹲点等方式深入调研,打通服务乡村建设的“最后一公里”,以力求规划建设更接“地气”,让使用的建材更具“土气”,令修缮提升后的古庄寨更有“名气”。

坚持传承和弘扬传统工艺。永泰庄寨蕴含了厚重的历史文化,彰显了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特色。这一切离不开永泰历代工匠对传统建筑工艺的探求和传承。近年来,永泰县提速建立了老工匠数据库,不定期举办工匠技能比武活动,并在省级重点职业中专——永泰城乡建设职业中专学校开设古建筑专业,鼓励老工匠带领新工匠一同参与古庄寨的保护修缮。这一系列举措的实施,让老工艺传承有了依存的土壤。

坚持重塑乡村民俗文化。衡量乡村振兴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年轻人是否愿意回家创业就业,参与家乡建设。永泰县积极营造和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号召永泰籍大学毕业生、在外工作的年轻人回乡创业;重塑乡村传统信俗文化,广泛发动乡贤带头编族谱、修宗祠,解决“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问题,不断开展赶圩节、三出宴、盘诗、伬唱、槫板龙、纸狮、游神等民俗活动,吸引了众多外乡亲尤其是年轻人回乡参加,增强了他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经全力“抢救”,倒塌后只剩一半的珠峰寨得到了保护修缮。

永泰本土工匠在修复古庄寨。

在修缮过程中,不仅注重保护庄寨的建筑本体,同时注重保护庄寨周边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

坚持合法流转古民居。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行了全面部署,大篇幅提及土地流转及农村集体产权相关问题。在此背景下,经过多方调研后,永泰县在全市率先出台《农村民房使用权流转指导意见(试行)的通知》《民宿管理指导意见》等,对农村闲置房屋流转、民宿开发、乡村产业发展等起到了有力的示范指导作用。该两份文件得到了福建泉州乃至浙江等省内外地区的高度关注,许多“三农”专家都给予了很高评价。

坚持保护古庄寨的周边环境。在修缮过程中,不仅注重保护庄寨的建筑本体,同时注重保护庄寨周边与其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对于庄寨周边的现有民房,适当采用“穿衣戴帽”的方式进行整治,以使其尽量与周边风貌环境协调统一。对于庄寨周边的田野环境,也采取相应的应对举措:对在耕土地,力求保持原貌,保持原有生产生活状态;对部分荒废土地则要进行复垦,恢复生产。比如,盘富村就垦复了荒废近二十年的稻田,恢复了生产生活,延续了耕地的生命。

招智引资 助力保护与发展

(一) 引进高校智库智力。

新加坡国家舞狮队在月洲村表演。

月洲旧电站改造成了网红乡村图书馆——“月溪花渡”。

复旦研究生田野调查团队在爱荆庄。

随着永泰庄寨知名度的逐步提升,一些高校和科研机构纷纷选中永泰古庄寨作为研究课题或教学实践点。2018年以来,先后有复旦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厦门大学等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永泰古庄寨内设立8个实践基地、研究基地;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院主任宋怡明教授和厦门大学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主任郑振满教授相继在大洋镇昇平庄设立了自己的工作室。通过建立“校地合作”多边平台,切实将庄寨打造成集高校科研成果转化、学生教学实践以及永泰传统文化发掘与传承于一体的平台阵地,为永泰乡村振兴建设和旅游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

(二) 招商引资打造特色村落。

中国传统村落月洲村从多方面入手保护和合理利用现存民居建筑,令其在新时代绽放出更耀眼的光芒:一是推陈出新。在不破坏原有风貌的前提下,将月洲村宁远庄改造成中华冷兵器博物馆。游客们在此不仅可以品赏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还可俯瞰月洲村全景,享受旷达之美。二是“不遗葑菲”。将月洲村尘封已久的老水电站改造成一个乡村图书馆综合体,并为其取了一个诗意的名字“月溪花渡”。石桥横亘溪上,溪畔竹林密布、李花纷飞——“月溪花渡”凭借优雅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不少游客,并很快也成为了永泰乡村旅游的一张金名片。三是“热锅炒菜”。将月洲村现有的村小学校园建筑加以利用,改造成“孩子们的院子”。孩子们可以在这里参与体验柴火烧灶、木工制作等乡土生活,让孩子们感受劳动与创作的乐趣。通过实施一系列举措,月洲村的乡村旅游发展隆隆日上,目前已评为福建省首批“金牌旅游村”。

除了月洲村,永泰县内其他传统村落的保护与振兴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比如,民革福建省委正联合台湾见学馆筹划将长庆中埔村等三个村打造为产业活化村;著名“三农”问题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温铁军团队正在筹划将同安镇芹草村、盘洋村、赤岸村等村规划连片治理,并组建村投公司,联合发展。

官民共建打好古庄寨保护与发展『持久战』

加强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就要充分挖掘文化和自然遗产的当代价值,让宝贵遗产世代传承、历久弥新。

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要与时俱进、勇于创新。”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就要充分挖掘历史文化遗产的当代价值,让宝贵遗产世代传承、历久弥新。永泰庄寨的保护与发展正是一次接地气的实践和探索。目前,永泰古庄寨的保护与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也收获了一些有关古民居保护发展的经验。

一是要调动民智民力民资。一方面,农民是庄寨的主人,在保护和发展古庄寨中起着根本性作用。政府引导固然重要,但不能越俎代庖;企业推动也很有力,但不能鸠占鹊巢。只有让农民参与其中,让他们有了主人翁的归属感和责任感,才能激发内在动力,自主参与其中,以更好地推动古村落古庄寨的保护发展。另一方面,古村落古庄寨保护发展工作最需要的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人才,尤其是熟悉乡村、热爱乡村文化的乡村干部和乡贤。因此,永泰严格遵循“先救命,后治病”的原则,以投入不多的基础资金为杠杆,充分调动蕴藏在乡间的民智、民力和民资,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对新人在嘉禄庄内举办传统婚礼。

村民是乡村的主体,是乡村建设和古庄寨保护发展的中坚力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游客接待,都需要庄寨所有者的全力配合与支持。

二是要用好“共建、共享、共发展”机制。村民是乡村的主体,是乡村建设和古庄寨保护发展的中坚力量。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游客接待,都需要庄寨所有者的全力配合与支持。没有村民的参与,这一行动的主体就会缺失,古村落古庄寨保护发展更是无从谈起。为引导大众全面参与,永泰县还广泛组建全员综合合作社,整合资源,对接市场,推动实施“十万榕民下樟溪”的战略,成功吸引众多福州市民到永泰当起了新农民。他们与当地农民一道,共同参与古村落古庄寨的保护发展事业。实践表明,只有与当地居民共建、共享、共发展,乡村振兴才能行稳致远。另外,永泰县还计划引入生态股概念,建立起资源产权机制,对村庄自然资源与人文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与科学开发,使“绿水青山”变成惠及全体村民的“金山银山”。

三是要赋予古村落古庄寨以灵魂和个性。在古村落古庄寨的保护发展过程中,要慎而又慎、优中选优地选定一名“操盘手”,并赋予他最大职权,让他凭借自己丰富的乡建经验、独到的见解和策略,放手去做。最重要的是,操盘手要有他自己独特的思想,并融入到项目建设中,这样他的项目才有灵魂、有个性。比如,陈向宏之于浙江嘉兴乌镇,庄锦华之于台湾客家桐花祭,郭占武之于陕西咸阳袁家村,何允辉之于浙江义乌何斯路村,林正碌之于福建屏南龙潭村。这些操盘手都赋予了其项目以灵魂和个性,使之彰显特色、充满活力。

四是要秉持“持久战”理念。“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优秀的乡建项目也不是一个月能打造出来的。比如,全国知名传统村落陕西咸阳袁家村是经过多年努力、多方参与建设才发展而成的;福建省首批金牌旅游村永泰县嵩口镇月洲村从2013年推行美丽乡村建设至今六年多以来,不断投入资金、引进人才、给予政策扶持才培育形成现在的发展局面。永泰庄寨的保护与发展绝不能毕其功于一役,一定要久久为功,才能使之成为永泰乡村旅游的灵魂。

总之,永泰古村落古庄寨保护与发展,没有村民的参与,是走不动的;没有人才的推动,是走不快的;没有信仰的支撑,是走不远的。

在仁和庄举办的传统研学活动现场。

永泰著名宋代词人张元幹文化系列活动座谈会现场。

猜你喜欢
永泰县永泰古村落
北美蓝莓落户永泰
海峡姐妹(2020年6期)2020-07-25 01:26:30
御医故里梅花开——记永泰县白云乡樟洋村驻村书记杨雪梅
海峡姐妹(2020年3期)2020-04-21 09:27:56
培中古村落文化
西江月(2018年5期)2018-06-08 05:47:33
良户 呼吸着的古村落
炎黄地理(2017年10期)2018-01-31 02:15:17
台专家探访永泰庄寨
海峡姐妹(2017年12期)2018-01-31 02:12:33
五十都 古道上的古村落
浙江林业(2017年8期)2017-11-13 03:31:57
只有一个学生的学校
标准化,游客纷至永泰来
乡愁
火焰山下古村落
吐鲁番(2014年2期)2014-02-28 16:5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