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高职院校招生难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普遍问题,以江苏省为例,从图表中可以看出,2017-2019年江苏省高考人数下降了近3万人,而在近五年内,江苏省高考生源下降近12万人[1]。与2017年相比,2018和2019年的高职院校招生减少了近4万,以2019年为例,江苏省专科学校共计90所,除了本科录取、复读、出国留学等生源,平均每所高职院校的高中生源数量不足1100人[2],这样的生源数量显然难以支撑一所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
江苏省近三年的高考生源情况统计
根据2013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积极推进高等职业教育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改革后的高职招生除常规的高考统招外又增加了多种类型,如提前招生、对口单招、注册入学等。但即便这样,由于高考生源的急剧萎缩,学校之间在招生和办学的竞争日益激烈,因此,江苏省的每一所高职院校都感受到了极大的压力,甚至有的高职院校已经因招生困难面临办学的危机。基于这种现状,本文提出基于“智慧招生”模式下高职院校招生工作的创新思路,以期推动高职院校招生工作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双提升。“智慧招生”其实就是基于工作效率最大化的前提下,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线上和线下资源吸引考生报考学校,同时在保证生源数量充足的前提下稳步提升生源质量。
目前几乎所有的高职院校都高度重视招生工作,视招生工作为学校事业发展的“生命线”,具体的招生工作模式基本一致,95%以上的高职院校都会采取校领导分管,招生就业处统筹,各级部门承担的“片区责任制”。所谓片区责任制就是将招生地域按照省市(区)县来划分,再由学校的二级学院或行政机关部门来牵头负责,这样的招生体制可以最大化地发挥招生团队的自主性和灵活性,实现较好的招生效益。
然而就目前高职院校所面临的招生困境而言,原因有很多,无外乎生源下降、职业教育受歧视、招生制度不完善、高职院校自身质量欠佳、就业质量不高等。但不可否认的是,即使在如此的招生困境中,还是有一大批高职院校完成或者超额完成招生计划,甚至连续几年实现逆势增长,并且生源质量普遍较高。除了这批高职院校自身的内涵建设水平以外,招生工作方式方法值得进行探究和总结。
目前高职院校招生工作所面临的困境,主要是生源短缺和招生工作方式方法的问题,因此学校招生就业处作为职能部门应积极牵头,创新性地采取一系列相关措施,大力支持各个部门的招生工作,稳步提升生源的数量和质量。文中阐述的“智慧招生”模式,就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线上和线下资源吸引考生报考学校。招生工作的本质就是赢得考生的信赖,如何能够在招生宣传过程中打动学生内心,认同学校的办学特点与自身的学业规划相匹配是招生人员研究的核心所在。因此学校招生人员要从学生思维逆向出发,想他们所想,在感官、事理、情意三者上做足文章,这才是“智慧招生”的精髓所在[3]。综合分析,“智慧招生”模式的主要方法有积极运用自媒体手段介入招生、提升学校招生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针对特殊群体的情感式关怀招生策略等,重点内容如下:
1.自媒体手段介入。依托自媒体平台招生是实现招生工作由少转多,由量提质的重要举措。以短视频为例,如今快餐文化已经对青年学生尤其是还没有具备完整的辨析能力的高中生影响很大,以情节性的写实加图片展现,再辅以校园环境展示,这样的招生短视频对考生而言,影响效果更强[4]。同时自媒体平台招生要结合当前的热点问题,例如在疫情期间,笔者所在学校便以“给高三学子的一封信”为题推送微信,除了必要的疫情防护小知识以外,还给出了学生在家复习期间的注意事项和提分技巧,在考生中间反响强烈。我们还借助第三方平台分析了收看相关视频和直播的考生地域分布,从而进一步明确学校重点生源区域,为各个部门招生提供积极的信息维度支持。另外,在自媒体平台与考生线上交流时,也可以准确把握和分析考生的表达能力和综合素质,优中选优,对提高生源质量提供积极的支持。
2.招生队伍的专业化打造。传统观念认为高职院校的招生队伍主要由老师所构成,即使借助学生,一般也只能是辅助性工作。其实对招生工作而言,这是一种误解,笔者认为,高校的招生队伍应该由老师和学生两部分构成,发挥好学生的作用,尤其在省外招生工作方面,往往可以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所在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志愿者招生队伍建设,目前各个片区都建立了各自的招生志愿者团队,并经招生就业处统一培训和考核,确保学生志愿者都具备一定独立宣传的能力。在建立意向考生群后,学生志愿者从招生宣传到报名结束,几乎贯穿整个维护过程,极大地减轻了招生老师的工作量。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志愿者在经历招生工作以后,交流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自己学校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在今后学习生活、社团组织中起到了组织引领作用,事实证明这部分招生志愿者也都成为各个学院的学生骨干[5]。
招生就业处要进一步加强对学校招生教师的业务培训,重点对象是在本片区参与招生3年以上的人员,将各个片区的招生宣传人员相对固定,为各个片区打造一支拉得出、讲得好、招得到的招生宣传队伍。招生就业处还要与人事处、科技处研讨,在不影响本校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前提下,对各片区招生宣传老师优化教学和科研工作量,同时将招生业绩纳入教师考核,建立较为完善的激励制度,使招生老师能够全力投入到招生工作中去。
3.情感式关怀促招生。传统观念认为,招生工作从考生选择报考了学校就代表工作结束,或者以考生在开学当天报到以后便是招生工作结束之时,其实这两种观念都缺乏对招生工作连续性的认知,其实当新生入学以后,更是招生工作新的开始;因为这个时候,考生开始接触学校,是印证招生老师在宣传过程中对学校情况介绍是否属实的关键时期,有的招生老师在同一所学校可以每年连续保持几十人甚至上百人的报到,而且越招效率越高,探究其原因,就是注重了对学生入校后的关怀工作。
学校层面应该加强对重点学生的关注,如少数民族学生或者家庭贫困学生,以藏族学生为例,在国庆节、中秋节及藏族传统节日中,学校领导和老师应抽出一定时间陪伴在校的藏族学生。特别是班主任的选择上,也要注重挑选,给予藏族学生无微不至的关怀。不仅如此,在每个藏族节日中,老师们也和藏族学生一起联欢,做民族传统饮品等,与他们共度节日,以强化学生树立民族平等、和谐共进的观念,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只要用真情实意去对待学生,相信他们今后也会成为学校招生宣传的主力军。
综上所述,“智慧招生”中的智慧不等于智能,“智慧招生”不是简单地使用一些网络平台来代替人工问答或者采取一些自媒体手段,而是指利用一切可利用的线上和线下资源来帮扶招生工作,从中更多地体现出招生工作的人文性,更多地体现招生工作中的人文关怀和对学生成长成才的充分关注和教育。招生工作要从学生的立场和角度出发,想他们所想,在感官、事理、情意三者上做足文章,这是“智慧招生”的精髓所在[6]。“智慧招生”模式主要包含:积极运用自媒体手段介入招生、提升学校招生队伍的专业化水平、针对特殊群体的情感式关怀招生策略等,这些方法都是能够打动考生内心的关键因素。
在招生工作以及学生入学后,还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工作,了解考生基本能力和学业水平,对于锁定优质生源提供参考依据。同时,采用“智慧招生”能有最大化地利用有效资源,从而减轻一线招生教师的工作量又能获得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