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张家口市水源涵养现状与功能区建设思考

2020-04-07 11:44刘颖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发展趋势

摘 要 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两区”建设)不仅是有效落实国家领导人对张家口作出重要指示的战略举措,还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水源涵养功能区建设直接关系着向北京市的输水能力。基于此,重点分析了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张家口市水源涵养现状与功能区建设发展趋势。

关键词 水源涵养;发展趋势;河北省张家口市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0.085

2019年7月,《張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规划(2019—2035)》明确指出要提升水源的涵养功能,包括统筹水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大力推进涵水蓄水、集约用水、多元增水,有序实施流域综合治理、地表蓄水、高效节水、再生水利用等系列水源涵养工程,以此来有效提升张家口市的水源涵养功能,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向首都输水的能力。

1 张家口市的水源涵养现状

1.1 生态涵水能力大幅提升

近年来,张家口市大力实施各项水土保持工程,如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工程水利项目、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等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共计501 km2。2016年底,由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国家林业局联合印发《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并实施,《方案》涉及张家口市的水利项目共20项。张家口市继续推行河长制与湖长制,目前全市任命各级河长共计4 093人(市级河长9人、县级河长180人、乡级河长1 118人、村级河长2 786人)。继续加大水行政执法力度,加强河湖水域岸线监管。

1.2 节约用水效果明显

张家口市以县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与创建节水型城市等活动为契机,严格加强计划用水管理,严格取水许可审批,加大节水技术推广,节水成效显著。1)缩减农业用水。通过调整种植结构、推广高效节水技术等措施,严格控制全市的农业用水量。2019年,张家口市的农业用水量已减少到6.26亿立方米,相对于2018年的6.50亿立方米减少了0.24亿立方米。2)管控工业用水。严格落实耗水企业准入制度,督促改造水处理设施,加大高耗水企业的节水技术推广力度。2018—2019年,张家口市的工业供水量都比较稳定,保持在0.8亿立方米左右。2)强调生活节水,加大节水型器具的推广力度。2019年底,主城区通过了国家节水型城市的达标评审,宣化区、崇礼区、下花园区、张北县、怀来县均为水利部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县。张家口市建成节水型公共机构39家,节水型社区14个,节水型企业25家。

1.3 地下水超采治理成效显著

张家口市依托“两区”建设规划,采取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制定了《张家口市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工作计划(2018—2021)》,通过严格管控地下水取用、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加快农业节水建设、加强节水宣传等措施,地下水用水量已由2017年的6.5亿立方米减少到2019年的6.0亿立方米,有效控制了地下水超采。

1.4 多元增水引水模式持续推进

利用册田水库和万家寨引黄工程水量向永定河生态补水,其中,2017年册田水库放水3 480万立方米,北京官厅水库收水1 987万立方米,相当于间接补充张家口市生态水量1 493万立方米;2018年册田水库放水1.18亿立方米,北京官厅水库收水6 901万立方米,间接补充张家口市生态水量4 899万立方米。2019年,张家口市签订了《永定河生态用水保障合作协议》。在这一协议的引导下,万家寨引黄向永定河生态补水工程也开始实施,再结合册田水库的实际补水量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万家寨年度向永定河的生态补水量已经达到2.7亿立方米。这也就意味着将永定河变为“流动的河”这一规划目标得以实现,并且也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善流域内河道水的生态环境。

2 影响水源涵养区建设的客观阻力

2.1 自然条件恶劣,全年降水量少,蒸发量大

受地形变化和季风气候的影响,张家口市常年干旱少雨,降水量的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和地区分布不均,年降水量分布趋势由西北向东南逐渐递增,全市年平均降水量370 mm,年平均蒸发量1 723 mm。干旱指数达到2.2~2.5,“十年九旱”是张家口典型的气候特征。

2.2 地下水位下降明显,地下水资源严重浪费

坝上地区用于灌溉蔬菜的水量占总用水量的75%以上,地下水超标使用,由于超采地下水,一些地区甚至易引发较为严重的地质问题[1]。市区下渗通道隔断,外派严重,地下水位严重下降。传统的建造方法导致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如各类道路、广场、停车场、河道)不断硬化,完全隔断了土地下渗通道,形成了路排、积水和内涝,造成水资源严重浪费。

2.3 水体净化能力不足,水资源利用效率偏低

1)污水处理能力不能满足总体需求,对COD、总磷、总氮和氨氮等排放指标的控制不够稳定,雨污分流和管道建设不到位,特别是村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极为落后。2)中水生产设施建设不足,建筑用水仍主要是自来水,中水利用率低。3)雨水有效利用基本还停留在示范阶段。以上原因均直接导致水资源的二次利用效率偏低。

2.4 水源污染监控缺位,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

整体污染面源、点源、内源和移动源的管控不到位,监管主体责任存在模糊、交叉等情况,导致水污染治理效果不明显。流域上下游对生态资源保护作出的贡献与生态得利不平等,导致区域间社会经济差距进一步加大,而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又尚未建立,导致差距越拉越大。

3 水源涵养功能区发展趋势研究

3.1 进一步提升涵水蓄水能力

1)提升生态系统涵水功能,通过相关涵水工程大幅增加森林、草原、湿地面积,涵水于地、涵水于林草,发挥生态系统的水源涵养作用。2)充分做好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面源污染的防治,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加大山区坡面治理力度。3)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完善当地的表蓄水网络格局,严格按照永定河干流水量进行合理分配,以此有效落实流域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4)全面提升蓄水质量,继续推行湖长制、河长制,加强对桑干河等重点河流的关注,并且采取有效对策来综合治理水环境。

3.2 进一步加强节约集约用水

1)继续压减农业用水。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限种高耗水作物、退灌还水、旱作雨养种植等方式减少农业用水量。坝上地区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方式,坝下地区加快关联区域退耕还林还草,进一步加强农业用水信息网建设,提高水资源调控能力,到2022年农业用水量尽量控制在6亿立方米以内,并且保持基本稳定。2)严格管控工业用水。针对某些水资源消耗较大的工业企业,必须加强管制,并且更新和改造内部水处理设施;对于一些大型高耗水工业企业(如沙岭子电厂、怀安电厂、万全电厂),可对其中的水使用率进行达标设定。到2022年、2035年,工业用水量也必须满足相关的标准,不能超出2018年的水平,并且继续保持在0.8亿立方米左右。3)积极推行城乡生活节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改造供水管网,严格控制公共供水管网的漏损率,使其保持在10%以内。同时,在学校、餐馆以及洗浴等行业中,也需要强调节水技术改造,加强对节水器具的推广力度。到2022年和2035年,需要将城乡的生活用水量分别控制在1.6亿立方米和2.0亿立方米。

3.3 加强对地下水超采的控制

在加快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的基础上,分批次开展退减灌溉和耕地轮作,坝上地区压减水浇地2.70万公顷,发展高效节水灌溉0.53万公顷,在2022年实现地下水采补平衡。到2022年,需要基本达到地下水的采补平衡。从2022年起,还需要在巩固退减2.7万公顷水浇地的前提下,每一年都需要再退减0.7万公顷。

3.4 进一步推广多渠道增水和引水

1)雨水资源循环利用。建设屋面、道路雨水收集系统,在降雨量比较多的地区,还可以使用农村蓄水坑塘集水工程来收集雨水,达到对雨水的回收利用。2)提高再生水利用率,将再生水纳入水资源统一配置。在全市范围做好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因地制宜建设再生水利用供水系统,多领域优先使用再生水,确保水资源的良性循环使用。3)实施生态补水。可借助北京冬奥会契机,加大补水规模,为張家口市引黄沿线提供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

3.5 科学制定水生态补偿机制

1)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中央财政补偿为主,中央与地方合理分工的横向补偿机制。2)按照中央与地方在“两区”建设中所有收益主体共同分担治理资金的原则制定相应的补偿机制,着重体现“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谁受益谁补偿”。3)通过建立合理的水生态补偿机制,进一步提升张家口地区的水源涵养能力,向世人展现“绿水青山”。

参考文献:

[1] 刘颖.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对张家口建设水源涵养功能区的思考与建议[J].中外企业家,2018(9):225-226.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发展趋势
湖北省P2P借贷行业发展趋势研究
浅析暖通设计的问题
我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简析住宅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机械自动化技术运用和为来趋势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