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的影响因素及提升策略浅析

2020-04-07 11:44杜瑜王烨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县级策略

杜瑜 王烨

摘 要 综合气象业务工作可以为人们提供天气、温度等信息,对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至关重要。基于此,对优质完成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的意义进行细致分析,并根据影响该项工作质量的因素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 县级;气象业务工作;策略

中图分类号:P412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0.078

综合气象业务工作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可以为人们提供天气、温度、湿度、风向等方面的信息,使人们可以根据天气情况来制定自身的工作以及生活计划,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所以,需要优质完成气象业务工作,全面保证该项工作的质量。其中,县级气象局需要在该项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保证县级综合气象工作能够较好地完成,为人们高效完成生产提供参考。

1 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的意义

县级气象业务工作可以为人们提供天气情况信息,从而保证人们的生产生活规律不被突如其来的天气情况打破,全面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在县级综合气象工作中,会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负责该项工作,对于一定范围内的天气情况进行预测,随后通过相应的方式将天气情况通报给群众,而这便是县级气象局的工作职责。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充分掌握县域天气情况,从而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1]。例如,通过气象局所提供的晴雨、汛情等方面信息,可以及时组织开展防汛工作,或对生产规划进行调整等,保证了生产计划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同时也降低了天气对于生产生活的影响。除此之外,县域农民也可以根据气象局提供的晴雨、温度、湿度情况来决定是否开展晒粮等活动,保证了县域各行各业的高效发展,为县级经济发展提供助力。

2 影响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的因素

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当前已经实现了综合观测自动化,代表着人工采集数据已经成为历史,气象学迎来了智能化发展。通过全自动进行观测数据采集、传输与质量控制实现自动观测业务流程,能够让县级综合气象业务重点转变成气象预警预报、服务及设备保障。在这种新的工作环境下,主要有以下因素会对工作质量产生影响。

2.1 气象预警预报流程不健全

我国县级气象部门构建了统一的网络,极大程度地提高了气象预报服务的质量,让气象数据整理与数据量实现了智能化与自动化,加快了基层部门与上级部门预报气象的速度,可以及时调整气象报告信息。但是,县级气象预警预报过程中,存在业务流程不完善的问题,这也是影响该项工作的主要因素。在开展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各地情况分析可能存在的灾害原因及其尺度,但过于依赖自动化数据,会导致预警预报流于形式,难以达到满意效果。

2.2 部分气象监测人员服务能力不足

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开展过程中仍然存在部分气象监测工作人员服务能力不足的情况,主要表现在其无法对于监测的结果进行解释说明,只能重复自动化气象观测的数据,难以深入分析气象产生原因,甚至在部分情况下还有可能出现与上级单位气象预报结果相互矛盾的情况。产生该情况的主要因素就是其所掌握的专业知识不足以胜任本身岗位上的工作,导致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的服务性受损。

2.3 气象业务设备保障不完善

实施自动化气象观测数据采集后,县级综合气象业务中提高了对设备准确度的要求,如若设备零件损坏,则会对后续气象分析工作造成严重打击,难以保证灾害预警准确性。但是,县级工作者由于受到以往人工记录数据工作模式的影响,对于设备操作及维修熟练度不高,影响整体工作效率。

3 提高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质量的有效措施

3.1 优化气象预警预报流程

规范气象预警预报流程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提高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质量的规范性做法。可以委派专门的工作人员来负责该项工作,定期或者是不定期到基层工作环境中,对于现行管理机制中不适用之处进行统计与调查,检查其中是否存在缺陷,随后生成调查统计报告,由县级气象局通过开大会讨论的方式来规范气象业务管理机制。在此期间,需要做到全面且细致,保证全新的管理机制可以对县级综合气象业务进行科学管理,优化其中各项工作的规范性,确保各项工作模块都可以高质量完成,从而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工作。

3.2 提高气象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

提高气象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及服务能力也是一项重要的措施。通过该项策略可以有效保证气象监测人员在本身岗位上的工作质量,进而提高整体县级气象服务机构的运行效率[2]。可以通过定期开展培训的方式来优化气象监测人员的专业能力,补足气象监测人员的知识盲点,令其掌握更多与气象服务相关的知识,提高监测人员的能力水平。为了强化培训质量,还可以邀请在行业内拥有资深从业经验的专家作为特邀嘉宾,使其为监测人员传授经验以及专业性知识,从而保证监测人员的能力得到全方位提升,优化县级气象机构的服务职能。

3.3 规范设备操作管理机制

在规范设备操作管理中,应当培训现有工作人员操作设备顺序及查看设备数据的知识,为设备规范使用提供保障。实际工作中,可以通过交流学习的方式来聘请具有丰富操作设备经验的人员或是委派自身工作人员到别处进行学习与交流[3]。在交流的过程中,双方可以就设备的应用措施、应用原理等展开讨论,或者是下到其工作基层中进行体验与学习,查看其在工作过程中与自身的差别之处以及其遇到问题是如何处理的,以有效提升县级综合气象业务人员操作设备的经验。要将学习交流中得到的经验应用在自身服务机构中,从而提升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的实效性,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天气服务。

3.4 构建健全的考核机制,强化气象服务

结合保障、服务、预报以及观测等业务质量开展业务考核工作,健全评优激励体系,促使工作人员主动性与积极性得到有效调动。对于县级综合业务,其内容较为繁杂,所以应该构建健全的考核机制,促使工作人员创造性与能动性得到有效激发,帮助员工树立创优、争先意识,进而提高员工综合素质,提高工作质量。

另外,应该强化气象服务。此项业务是气象部门向有关决策机构与社会民众提供气象信息的主要业务工作。该项业务的本质属于公共服务,在气象业务系统中,县级部门属于基层部门,和农业与工业生产具有紧密关联,为整体气象工作提供基础保障。要想保证县级气象业务质量,应该保证气象技术、观测与服务等综合业务能够实现一体化开展,保证各项业务之间可以协调发展。縣级气象机构可以借助微信与短信等多媒体手段,向民众提供准确、及时的气象数据,充分借助各个社会资源,向各个地区及时公布气象预警信息。另外,应该积极进行气象资料业务系统(MDOS)与设备维护一体化建设,对于县级气象业务,需要保证设备维护的工作质量,以免影响数据收集质量与效率,保证原始气象资料的准确性。在日常工作前与工作结束后,均需要认真检查设备质量,并定期开展设备维检工作,为设备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4 结语

为了全面做好县级气象业务工作,需要全民重视该项工作,明确其意义,并针对可能会影响到该项工作的因素进行系统性分析与探究,最后制定相应的改善策略,从而全面保证县级综合气象服务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王碧波.新形势下对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农家科技,2018(12):146.

[2] 尹英汉.新形势下县级综合气象业务与人才培养管理工作初探[J].农家科技,2018(6):136.

[3] 杨胜良,杨啸宁.做好县级综合气象业务工作的思考[J].大科技,2019(3):246.

(责任编辑:赵中正)

猜你喜欢
县级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县级区域雨量站观测设备监控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