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作业安全事故问题探究

2020-04-07 11:44付廷武
南方农业·中旬 2020年7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

付廷武

摘 要 近些年,农村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农业机械的需求量也在持续增加,而随之由农业机械引发的安全事故也频频出现,这就加剧了农业机械事故的处理难度,因此寻求一条解决农业机械作业安全事故的方法成为相关工作者的共同目标。基于此,分析了导致农业机械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及农业机械作业事故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预防农业机械安全事故的实际策略,以期实现农业机械安全作业。

关键词 农业机械;作业安全;事故问题

中图分类号:F323.3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0.074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家农机化水平的提升及农村基础设施政策的实施,我国的农机产业得到显著发展,目前已经形成内燃机、拖拉机、运输机械、收获机械、牧业机械、拖内配件等诸多小行业,并形成了完整的工业体系。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升,农业机械应用到了农业作业的各个方面,但作业条件恶劣、环境差等阻碍了农机工作的顺利开展,由此农机作业安全问题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1 农业机械安全事故出现的原因

1.1 操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

农机操作对工作人员有一定的要求,必须要经过岗前培训,具备专业的知识、掌握操作的基本要领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措施,最为关键的一点要持证上岗,通过考核方可开展操作[1]。但在现实操作中,农户认为操作机械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工作,只要购买到手、阅读相关说明书即可开展,在这之前完全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对操作事项也是十分模糊,埋下了巨大的安全隐患。

1.2 操作人员操作有误

由于没有经过专业的培训,操作人员技术水平低下、知识匮乏,仅依据说明书便开展工作,导致各种失误出现[2]。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仅靠农业机械不可能完成整体的作业,还需要配合其他大型拖拉机等,负责人和操作员需要在了解农机设备性能的基础上开展作业。但在现实农机作业中,操作人员仅仅凭借极少的知识就开始作业,最终导致事故的发生。

1.3 农机保养不到位,埋下安全隐患

要想保持农机器械的性能,就必须做好日常的保养工作。很多农机操作者并没有认识到保养的重要性,对于出现的小毛病、零件损坏等忽视不见,埋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3]。一些驾驶员由于工作量大,根本无暇顾及机械的保养,也没有按照规定进行检修,机械性能越来越差,导致安全事故出现。

2 降低农村农业机械作业安全事故的措施

农机安全作业不仅关系着农村的发展,而且关系着整个社会的稳定以及新农村的建设步伐。农机管理部门一定要做好预防措施,将自身工作落实到田间和农户机械使用中,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

2.1 全方位开展农机操作的安全培训工作

要想让农机驾驶员形成安全作业意识,就需要从以下8个方面开展以安全为主题的教育培训工作。1)农机一线工作人员必须熟知操作知识并深入到农村去,向操作员和农机宣传员讲解农业机械的基本操作,并开展相关的培训工作,以考核的形式来检验操作者的能力,以提升农户的农机操作技术水平。2)明确农机的使用要求,只有考取合格证才能上岗。3)禁止疲劳、睡眠不足等人员操作。4)在农机作业、维修期间,一定要禁止儿童的靠近。5)禁止在具有一定地势坡的田间开展作业,同时在夜晚作业期间一定要打开照明灯,保证安全作业。6)在实际作业中,在挂挡和倒车期间,人员一定要远离。7)在机械和农具一起作业行驶的过程中,一定要用锁固定住农具,避免脱离农业机械。8)设立安全宣传人员,定期宣传操作注意事项和作业安全知识,从根本上提升农户的安全意识,充分认识按照规定要求操作农机械的重要性,只有立足安全,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4]。

2.2 构建农机合作社,形成一体化的组织

构建农机合作社,形成一体化农机服务机制是保证农业机械安全作业、避免安全事故出现的一个重要因素。农户的操作技术是促进农业机械化、自动化发展的根本。所以从现实情况分析来看,立足农机合作社,加强与现代农业的结合,推广农业机械操作安全知识,让农民掌握专业的技术和农机维修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

2.3 做好农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以农机操作驾驶员为根本,建立一支具有专业知识、安全意识、操作水平高的农机队伍是促进农机发展的先决条件。将农机推广和技术培训作为重点内容,并设置相关知识和能力的考核,不断壮大农机队伍,进而担负起普及农业机械技术和安全使用的工作。

2.4 加強农机监管管理力度

加强监管力度,做好安全管理工作,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保驾护航。避免农机管理部门流于形式,一定要安排工作人员深入农村,进入田间或农业机械合作社,定期对农机进行检查,以增强农机排查意识,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对违规操作的人员要严肃处理[5]。与此同时,还可以加强和当地监管部门的合作,加大监察力度,对疲劳驾驶、无证上岗的人员进行严肃处理,从源头上解决农机作业安全隐患。此外,在农村要成立专门的安全检查小组,清除路障,推进农机安全作业有序开展。

2.5 做好农机的保养工作

农业机械也有一定的使用期限,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必须做好维修和保养工作。在使用农机操作的过程中,农机一旦出现问题一定要停止作业,并认真做好后续的维修工作。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时,操作者一定要寻求农机合作社或相关部门的帮助,将问题及时解决。农机部门还要做好机械的日常保养工作,避免出现问题再保养,这样不仅可以延长机械的使用年限,而且还能提高使用率,避免作业期间事故的出现。

2.6 强化农机生产企业资质管理

现如今,投入到农村田间的农业机械很大一部分缺乏安全保障,这类产品在最初的设计、定型期间就埋下了安全隐患,再加上后期为了节约成本还可能出现质量问题。面对上述情况,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机械生产管理制度,对相关企业进行资质考核,并明确对自己产品负责的制度,坚决禁止不合资质的企业投入生产,做到从源头杜绝。

2.7 做好农业机械安全隐患的排查工作

农业机械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是保证农机正常作业的根本。当前农机安全存在如下问题。1)农机户安全意识淡薄。造成农机户安全意识淡薄的原因在于缺乏正规的管理和科学的培训,出现驾驶员持证率低、农机检验率低和上牌率低等情况。2)监管不到位。农业机械遍布我国广大农村,很难集中管理,加之地区忽视农机安全进而造成安全隐患。3)农机自身质量问题。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农机生产厂家为了赚取更多利益,降低成本,农机质量无法得到保证,为实际农田作业埋下了安全隐患[6]。

针对上述情况,一定要做好农机作业前期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1)完成农机的备案,统计好农机分布和数量;2)定期对农机进行检查,及时淘汰存有安全隐患的农机设备;3)做好农机上牌、驾驶者持证等的检查;4)从源头出发,做好农机厂家生产资格的检查。

3 结语

做好農业机械的安全生产是保证广大农民利益的根本。做好农机安全作业是一项长期、复杂且艰巨的任务,一定要认真抓,将其落到实处,如此才能推进农业安全生产。农业机械在农业作业中的应用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从根本上提升了农业生产的效率,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推进农村经济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农机种类多、分布广泛,在农忙季节,机械操作人员全身心投入到了生产作业中来,没有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因此导致安全事故出现。所以,一定要做好前期的培训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做好农机保养及农机安全使用的宣传工作。

参考文献:

[1] 陈智保.现农村农业机械作业安全事故问题探究[J].湖北农机化,2019(21):5-6.

[2] 周敏.农业机械事故的相关处理问题研究[J].晋中:山西农业大学,2015.

[3] 刘团基.李冬苟.农田作业机械安全事故隐患不可忽视[J].广西农业机械化,2013(1):33.

[4] 袁巧时.农业机械维修事故发生原因及对策研究[J].农家科技,2019(2):136.

[5] 陈小峰.试论农业机械农田作业事故造成的原因及对策[J].科技致富向导,2015(17):301.

[6] 胡建良.简析农业机械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机,2014(4):15-16.

(责任编辑:刘昀)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
阿勒泰市目前农业机械管理现状与策略
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问题
关于农业机械维修和保养的思考
浅谈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农业机械推广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新形势下的大型农业机械推广途径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农业机械的维修与保养
农业机械安全使用及维护管理
东回镇农业机械发展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