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婷 黄文善
摘 要 为探究桉树对铜元素和硅元素的需求情况及响应情况,以桉树为材料,控制桉树的铜元素及硅元素的施入量,采用砂培法及指数施肥法进行试验。试验分为铜处理组及硅处理组,分为Cu-CK、Cu-T1、Cu-T2、
Cu-T3,Si-CK、Si-T1、Si-T2、Si-T3。试验结果表明,铜元素、硅元素对桉树生长的影响作用较小,不是桉树苗期的必要元素;铜对桉树生长各指标无规律可言,硅对桉树各指标均起到一定促进作用,说明硅元素是桉树的有益元素。
关键词 桉树;需铜量;需硅量;指数施肥
中图分类号:S792.39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0.070
桉树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贫瘠等特点,在我国被广泛引种栽培[1]。我国从20世纪60年代開始桉树人工林施肥以来,科研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施肥基础研究,但对桉树生产的指导性不强[2]。据研究,我国土壤含铜量为3~300 mg·kg-1,平均含量为22 mg·kg-1,有效铜比较丰富,作物对铜的需要量很少[3]。硅是一些植物的有益元素,能改善植物形态结构、生理过程,增加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抑制对重金属等有害元素的吸收,提高植物的抗逆性等指标,从而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4]。目前尚未发现关于桉树对铜元素、硅元素的需求量试验。基于此,探索桉树对铜元素及硅元素的响应情况及需求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本试验于广西绿友农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与技术部进行,地址为南宁高新区滨河路28号南宁广告产业园B座19楼。桉树品种选择DH32-29,用粗砂作为栽培基底,选择17 cm×13 cm完整、不透水的透明塑料盆作为试验盆。
1.2 试验设计
试验前挑选100株苗高15 cm左右的桉树幼苗备用。沙子用高锰酸钾1%浓度水溶液浇淋消毒杀菌,一天后用水多次冲洗干净,用清水将桉树根边基质清洗干净,再将其移栽至试验盆中[5]。试验前进行初始生物量测定及铜含量和硅含量测定,测得每株桉树苗平均生物量为0.8 g,铜含量为11 mg·kg-1,每株幼苗初始含铜量为0.008 8 mg;硅含量为4 960 mg·kg-1,每株幼苗初始含硅量为3.968 0 mg。
试验设置8个处理,分为以铜元素和硅元素为控制元素,控制元素为铜的组处理分别为Cu-CK、Cu-T1、Cu-T2、Cu-T3,每株幼苗铜的施入量分别为0 mg、0.1 mg、0.2 mg、0.8 mg,其余元素按照霍格兰氏营养液的标准施入;控制元素为硅的组处理分别为Si-CK、Si-T1、Si-T2、Si-T3,每株幼苗硅的施入量分别为0 mg、3 500 mg、7 000 mg、28 000 mg,其余元素按照霍兰格营养液的标准施入。每个处理4株,共32盆,随机摆放。
采用指数施肥法,铜元素、硅元素均按照指数施肥法进行施肥,每周施用一次,共12次。营养液分开施用,3 d施用一次,每次200 mL,试验持续三个月,共30次[6]。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间隔15 d进行株高、地径、叶绿素SPAD值测量并记录。
1.4 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使用SPSS进行统计分析,使用Origin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梯度铜处理对桉树株高地径影响
经测量,不同梯度铜、硅施入量下桉树的株高、地径、叶绿素SPAD值如表1所示,将株高、地径进行数据处理,分析不同梯度铜、硅施入量对桉树生长的影响。由表1可见,不同铜处理梯度对桉树株高及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组间不显著,对地径的影响中,T2处理与空白处理相比有显著差异,T2处理与T1处理无显著差异,考虑为处理间差异。图1可见不同施入量的铜对桉树的株高、地径、叶绿素SPAD值的影响无规律可寻,说明铜元素并不是桉树的必需元素或苗期对铜元素的吸收量极小。
2.2 不同施用梯度对桉树地径影响
由表2可见,不同梯度硅施入量对桉树株高、地径、叶绿素SPAD值均无显著影响。图2可见不同梯度硅施入量处理中T2处理在株高、地径、叶绿素SPAD值三个指标中表现最好,株高、地径、叶绿素SPAD值分别为47.93 cm、7.37 mm、30.91。三个加硅处理对桉树的株高、地径均起到促进作用。
3 结论
综上所述,除Cu-T2处理与空白处理地径有显著差异之外,不同铜元素及硅元素处理下桉树株高、地径、叶绿素SPAD值均无显著差异。从铜元素处理看,桉树对铜的需求量较小,且无规律;从硅元素处理看,硅元素各组处理各指标有一定规律,说明硅元素对桉树能起到一定促进作用,但未达到显著水平。试验表明,铜元素、硅元素对桉树的生长影响作用较小,不是桉树苗期的必要元素,硅元素是桉树的有益元素。本次试验中硅肥为缓释硅,还需进一步试验探讨桉树对硅元素的最佳用量。
参考文献:
[1] Hubbard RM,Stape J,Ryan MG,et al.Effects of irrigation on water use and water use efficiency in two fast growing Eucalyptus plantations[J].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2010,259(9):1714-1721.
[2] 任忠秀,包雪梅,于家伊,等.我国桉树人工林施肥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J].桉树科技,2013,30(4):52-59.
[3] 吴秀芳.我国铜肥研究概况[J].北京农业科学,1986
(6):22-23.
[4] 田平,马立婷,逄焕成,等.硅肥对玉米和大豆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作物杂志,2015(6):136-140.
[5] 李慧.桉树基肥利用率与需肥量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2012.
[6] 林婷,侯期任,黄德炎,等.不同施肥处理对小白菜生长性状的影响[J].南方农业,2019,13(18):33-35.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