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世法
摘 要 目前,我国森林总量正不断减少,森工产业结构面临转型升级,林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不断提升木材产品质量。木材检验工作关系到木材产品质量,因此必须提高木材检验水平,在检验过程中不断引进新型科学技术,积极制定系统完善的木材检测方法,提高森林资源的利用率。基于此,探讨当前木材检验的意义及方法。
关键词 木材检验;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S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0.20.029
1 木材检验与管理的重要性
1.1 木材检验可充分利用森林资源
木材对于我国经济发展以及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我国很多森工企业长期过度采伐,出现乱砍乱伐现象,使得很多森林资源未能得到充分利用,木材的市场价格也越来越高。当前森工企业也面临着经济转型的问题,充分利用有限的森林资源,不断缓解面临的森林资源危机成为了森工企业所面临的问题,而通过木材检验工作可以对木材的生产加工进行有效管理,从整体上对木材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原条出材率。另外,木材在经过检验之后,可以根据国家标准选择出适合不同领域所需的木材,使每一根原条都可以做到物尽其用。例如,一般树干笔直、节少且无虫害的健康原条较少,在经过检验之后可以对这些健康木材再进一步加工,提高其附加值[1]。
1.2 木材检验工作可以增加企业经济效益
木材经营者以经济效益为中心,通过加强检验工作可以及时发现木材中存在的问题,对不同质量的木材进行区分,增加原条出材率,满足社会大众的需要。因此每一根木材都必须严格按照《木材检验标准》进行检验,对于每一根木材的尺寸、材积、等级进行评定,避免出现高质量木材发生浪费的情况,通过木材检验所提供的精确数据,可以为下一环节的加工提供数据基础。另外,量材设计会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经济效益,针对不同的原条可以合理设计,熟练掌握木材价格中的差价和材积变化规律。锯材加工过程中应减少木材缺陷,增加企业的销售量。在此基础上可以为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在为公司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能收获社会效益。
1.3 木材检验工作是管理水平的体现
衡量一个森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必须对其各项经济指标进行考核,而木材检验工作是经济考核的基础。通过对各种木材的尺寸、材质、种类进行检验,各个企业也经过探索不断改进工艺,总结出了一套木材检验的控制方法,使得山场造林更加合理,通过这些检验结果可充分反应出一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2 强化木材检验效率的管理措施
2.1 木材前期检验管理
2.1.1 提高人员素质
检验员业务水平与木材经济效益直接相关。1)要利用淡季时间对工作人员做好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的培训工作,确保可以做到持证上岗,使木材检验队伍能够更加专业地解决出现的问题。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确保检验人员能够遵纪守法,正确判断木材的数量与质量。2)应该在企业内部设立木材检验工作相关制度,在招聘人员时做到择优录取,通过引进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对工作态度认真、绩效突出的人员进行奖励,而对于工作马虎、不负责任的人员进行适当处罚,使工作人员能够不断地加强自身责任意识,为国家节约宝贵的森林资源。3)由于木材检验工作一般都是野外作业,很多工作人员都需要克服艰苦的工作环境来展开木材检验工作。因此,森工企业可以给予这些人员人文关怀,了解员工的真正需求,在物质奖励的同时也需要从精神层面对其进行褒奖,使人员真正在企业中找到归属感。4)针对工作人员应实施绩效工资,将工作人员的工作数量与工資直接挂钩,实行多劳多得的工资制度,以充分调动工作人员积极性[2]。
2.1.2 积极引进先进技术
计算机管理技术目前已经应用于各个领域,森工企业也可以应用计算机技术来实现科学化管理。例如,对进入仓库的木材进行逐级编号并录入系统,待后期出库装车时,可以进行销号处理,通过实行一楞一账、一根一号的方法对每根木材的去向进行追踪管理。
2.1.3 规范各项规章制度
木材检验与管理必须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办事,目前我国很多森工企业缺乏科学系统的规章制度,在检验过程中无法做到有章可循。为了确保木材检验与管理能够充分达到预期效果,必须不断完善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各企业根据实际情况对木材采伐、检验、运输、销售等各个环节开展制度规定。充分保证木材检验工作的公平公正,同时也能明确各环节以及各人员所负的责任,避免发生问题之后出现推诿不负责任的现象。除此之外,相关单位需要加强对木材标准的制定,并且通过宣传教育工作使各个企业意识到只有达到木材标准才可充分将木材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政府部门也需要加强执行国家标准的监管力度,使企业能够自觉达到木材标准。
2.2 木材检验过程中的管理
2.2.1 做好采伐工作
林场中的树木需要通过采伐、打枝、装车等一系列过程才能够变成商品材料。因此,在该过程中必须详细记录,林场的工作人员需要对采伐原条进行合理标记,方便后期油锯手进行工作。在伐区展开木材检验时,需要对木材的外表腐烂程度等状况进行一一检测,若达不到相关标准则一律不允许装车运输。在装车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每一根木材进行严格把关,检尺员需要将每辆车所载的原木根数以及其他木材情况告知司机,等双方共同确认之后,在保运单上签字运输。对于运输到装车厂的各种原条要收集好集采小票,可以与伐区的采伐数量进行对比,防止出现偷盗等浪费树木的情况。
2.2.2 做好木材检查工作
木材等级的评定对象主要是锯切用原木及普通锯材,当前最科学的木材等级评定方法是锯切用原木等级评定,针对木材数量与规格的检测主要包括4种:原木长度、径级检查、木材非标准检尺进位以及其他木材材种检量。另外,企业可以建立木材检查监督小组,定期进入山场、楞场、贮木场进行抽查,若存在问题应及时记录并上报,若出现严重违规问题时,相关责任人必须出面负责并上交书面检查。为充分保证木材产品质量,需要不定期地对木材进行抽查,木材抽样检查主要包括对数量等级种类进行检测。原木只有满足AQL为2.5的二级检测水平,才能够保证原木材达到相关规定。在原木产品进入国库时,需要在原木断面上标注出这根圆木的等级以及检尺径,保证做到与运输过程中的货物一致[3]。
2.3 木材检验工作销售环节的管理
一些森工企业虽然存在木材销售管理制度,但是却缺乏细致的管理工作,很多规章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在木材销售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徇私舞弊的问题,有些木材经销商经常会给予销售提成而收买木材检验人员。因此必须加强对木材检验工作的监督力度,针对木材检查人员出现这种问题,必须通过建立完整的监督机制来及时解决。企业内部可以成立监察大队,对人员进行不定期抽查,若一旦发现违法乱纪行为则需给予相应处罚,坚决杜绝出现检查人员以权谋私行为,确保销售过程中的公平公正。
3 结语
木材检查与管理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息息相关,合理利用木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木材检验工作应贯穿于木材工作始终,相关单位则必须从生产、加工、销售等各个环节加强对木材的管理。从产量、销售量、运输量等方面把控好木材质量,对木材质量做好监督管理。同时,需要加强对技术人员的工作培训,提高人员技术水平的同时也培养其工作热情,在此基础上促进我国林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小宁.木材检验检疫处理方法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9(12):118.
[2] 刘振明.浅析加强木材检验及合理造材的方法[J].建材与装饰,2018(22):39.
[3] 何浩.试析木材检验及病虫害防治方法[J].现代农业研究,2018(5):72-73.
(责任编辑:刘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