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环境对地方高校“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的重要性分析

2020-04-07 16:13陶忠良
科学大众 2020年1期
关键词:十四五吉林应用型

陶忠良

摘   要:一所地方高校各层面发展环境的分析对于“十四五”发展规划的科学编制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判、研究院校发展环境,可以使高校的发展规划目标定位更准确,战略举措更具体有效,战略发展目标能够得以早日实现。

关键词:地方高校;研判;发展环境

当前对于地方高校而言,建设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一份科学的发展规划对其发展建设具有纲领性的指导意义。地方高校要研判发展环境,对学校的建设基础、拥有的机遇和存在的挑战深入思考,使其发展规划战略重点清晰,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文章以地方院校HG大学为例,剖析发展环境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HG大学是一所省属地方高校,在发展建设过程中不断适应国家和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始终致力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进入“十三五”以来,学校学习贯彻国家转型指导意见和省普通高等学校分类管理及转型实施意见,研判学校当前内外发展环境,全校师生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向应用型大学建设整体转型。

1    以HG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为例剖析学校内部建设基础

1.1  办学优势和特色

学校扎根吉林的石化行业,特色鲜明,建校的初衷源于为我国首个化工基地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持,学校从顶层设计到辦学实践,始终坚持“依托行业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办学宗旨和“突出化工优势,服务支柱产业”的目标追求。服务一线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培养生产与管理一线工程技术人才的初衷始终没变。资源丰富的校企协同优势突出,学校办学区位优势突出,校企协同育人、协同创新资源丰富。转型发展基础扎实,学校为省整体转型试点高校、省转型发展示范高校。教师队伍“双能”兼备优势明显,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强成为基本特征。

1.2  重大成就与国际影响

学校培育了一大批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助力“吉化”和石化行业由大变强。建校以来培养了7万余名毕业生,70%的毕业生分布在吉林省和石化行业,有1万余名毕业生先后致力于“吉化”的发展建设。助力化纤行业从无到有、由大变强。收获了一批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办学成果,学校是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全国第一所地方高校。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和制药工程专业共同进入了全球工程教育专业“第一方阵”,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专业建设、校企协同育人两项课题获吉林省教学成果一等奖。科技创新融入行业发展助推技术进步,学校在化工过程的模拟与分析等研究方面填补了省内的空白,在精细化学品研发等方向形成了明显的优势。

1.3  学校发展与吉林老工业基地振兴高度契合

学校学科专业布局对接产业体系契合吉林振兴,形成了服务石化产业的“大化工”专业集群优势。本科专业设置对接省产业布局,目前本科专业对接石化、汽车、农产品加工、安全环保产业的专业占38%,对接先进装备制造、医药健康、文化旅游、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产业的专业占34%,对接人工智能、生物制造、通用航空、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专业占28%。人才培养服务一线需要契合吉林振兴,学校始终坚持培养面向生产与管理一线应用型人才,广泛分布在吉林省石化、汽车、农产品加工、装备制造、医药健康等领域,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度高。科技创新对接产业发展契合吉林振兴,学校成立服务省新材料产业的先进纤维及复合材料研究院、成立市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应用研究院、市智能制造及物联网产业应用技术研究院,助力区域科技创新。

2    以HG大学“十四五”发展规划编制为例剖析学校外部的机遇与挑战

2.1  转型发展、“双特色”建设提供发展新动能

转型发展、“双特色”建设是吉林省委省政府落实国家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促进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为学校致力于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提供了很好的政策、制度和环境支持,为其发展提供了新引擎。

2.2  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发展新契机

吉林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处于攻坚阶段,正在实施“长吉图”战略、“三个五”战略及“四大工程”,打造“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急需激活科技、教育、人才等创新要素。这为学科专业链、人才链紧密对接吉林省产业链和创新链的HG大学提供了难得的历史契机。

2.3  石化和通用航空产业蓬勃发展提供新机遇

目前石化产业一批千万吨级炼化项目集中建设,中油吉林石化公司200亿元项目即将落地,国内民航市场预测未来20年市场空间约1万亿美元,吉林省诸多通用航空项目蓄势待发,应用型人才需求呈现“井喷式”增长,为石化和航空行业特色鲜明的学校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

2.4  学校建设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面临严峻挑战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任重道远,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生实训条件需要进一步完善,打造一支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兼备的高水平教师队伍任务紧迫,综合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需要持续深化,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需要全面提高,学校在推进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过程中必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3    结语

准确把握科学研判宏观发展环境、高等教育系统发展环境和微观发展环境,科学研判地方高校内外发展环境是制定地方高校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决定大学发展规划、制定目标的可行性以及落实措施的可操作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

[1]刘克利.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推进战略管理—教育部直属高校咨询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发言论点[N].中国教育报,2017-01-15(02).

[2]别敦荣.高校发展战略规划的理论与实践[J].现代教育管理,2015(5):1-4.

[3]陈廷柱.基于执行视角对高校规划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教育管理,2015(2):1.

[4]陈光磊.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应用型高校的转型路径研究[J].高等教育管理,2017(5):25-27.

[5]刘继荣.高校规划的价值及其实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2):104-109.

猜你喜欢
十四五吉林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A Spring Coat for Sarah
高校“十四五”规划中学科建设要处理好五对关系
“十四五”规划研究的新坐标新方位
中辉大鹏数字电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
应用型本科高校《旅游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吉林冬季之旅
吉林出版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