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雨昕 陈佳 杨雨璇
摘要:注重建筑企业内部审计的工作,通过企业的内部审计管理工作,确保建筑企业的财务信息的准确性,督促企业严格按照相关规范以及制度开展财务管理工作。内部审计工作主要由企业的相关审计部门,根据企业的自身财务状况,选择合适的审计指标,对建筑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财务预算状况等进行核查。外部审计就是通过外部专业的会计事务所,对建筑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相关详细的检查以及核对,保障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通过内部及外部审计,促使企业明确战略目标以及保障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关键词:建筑企业;财务管理
一、建筑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性
在目前的建筑市场环境下,大部分企业在工程开工时都需要为甲方垫资,工程进展到一定程度才能收回部分施工资金,这样就使得企业在前期要投入大量资金,从而加大了企业的资金占用,提高了资金压力。建筑企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而且建设周期比较长,需要占用和消耗大量的材料和人工,科学有效的财务管理可以降低工程成本,控制不必要的支出,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二、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意识薄弱
2.1.1应收账款控制不严,造成资金回收困难。为了提高收入盲目赊销,从而使得应收账款回收困难,同时由于缺乏明确标准,使得催收困难,造成拖欠时间很长。企业账上看上去有利润,收入也不错,但是实际经营中资金周转困难,需要多渠道筹资,增加了资金使用成本。
2.1.2现金管理落后,没有制度化。现金存量随意,而且企业为了应付短期支付往往留存较多现金,造成现金闲置。
2.1.3对于非现金资产管理不严格。建筑企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往往有大量材料、物资、半成品、设备等,由于分散在各个施工场地,往往会疏于管理,损失浪费严重。
2.2财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由于建筑工程规模大小不一,建筑企业人员流动性也比较大,建筑队伍较混乱,导致在实施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作用,没有建立或者缺乏完善的法规细节,极大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管理,从而造成财务运营混乱、监管不力,企业财产损失严重。
2.3企业财务风险较高
目前建筑市场中资金管理不规范,很多资金项目不到位,导致建筑企业的资金流受到限制。很多建筑企业主要面临的风险因素包括资金筹集的风险以及资金回收的风险,这两类风险因素始终贯彻在整个建筑施工之中,部分建筑企业为了接到工程,会在一定程度上忽略财务风险,不审核对方的资质和财务状况,最后导致企业陷入财务危机。建筑企业本身尚无严格、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往往存在企业固定资金超出了企业的承载能力,企业盲目承接项目,缺乏科学论证。这都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资金的使用率降低,对资金周转产生重要影响。
三、提高建筑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的措施
3.1提高财务管理意识
建筑企业的管理人员应当把财务管理工作融入到企业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来,加强成本管理、绩效考核、使企业节支增效,实现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增强企业的行业竞争力。
3.1.1加强财务管理工作。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和组织管理的各个层面,建立健全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的财务监控体系。
3.1.2创新改造财务管理流程。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经营特色和财务管理活动的特殊性对原有的财务管理流程进行创新改造,不断拓展新的财务管理理念,通过提高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使企业节约成本增加收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3.2做好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综合平衡财务目标,做好财务预算编制工作,分解目标到各部门、个人,做好企业财务行为的约束和控制工作,以投资预算为重点,做好新建投资项目的财务预算工作,在财务管理制度中明确确定预算控制办法和决策程序,以盈利为重点,做好各项预算管理工作,重点监控费用预算的重点内容与环节,做好现金流人量和流出量的预算工作,确保资金的及时回笼,逐步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3.3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3.3.1加强建筑项目的成本考核与分析工作。建筑项目成本考核主要包括工作业绩和成本目标完成情况。正确评价项目成本,然后对整个项目组进行奖励与惩罚,随着项目施工的开展,成本考核工作应于生产各要素的管理相结合,通过成本分析,及时解决矛盾,不断改善生产经营活动,促进企业稳步发展。
3.3.2控制人工成本,加强劳务管理。加强劳务管理是控制人工成本的主要手段,尤其是对于那些采用劳务分包形式的施工企业。首先,成本管理人员要真正熟悉劳务分包合同的内容,一定不可重复計算分项工程单价中已经包括的工序;其次,应尽量地降低预算外用工和零星用工,尽量减少人工费控制的难度,一般可以采用包干价的方式,减少计划外人工费的发生,进而避免纠纷产生。
3.3.3加强项目责任成本的管理。项目部门应按照管理责任分解责任成本,一般来说都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项目部现场管理费用;第二部分是项目部、机械工班完成的任务量;第三部分是指分包工作量。
3.4积极加强对于资金占用比较大的应收账款的管理
企业在决定承包工程的时候,需要进行事前论证,要对建设单位的工程资金来源现象进行分析与考虑,并且要对建设单位的资质进行调查,要保证在工程施工阶段以及工程完工阶段资金使用的均衡性。要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合理的收款管理办法,要积极落实到个人,对账龄进行控制,对所出现的呆账以及死账进行处理。除此之外,还要利用调节、仲裁等方式与应收账款进行处理,尽可能的挽回已经流失的资产。
参考文献:
[1]程洪.建筑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会计师,2013(2).
[2]王倩.浅析建筑企业财务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J].商品与质量,2014(5).
[3]张春霞.论建筑企业财务管理[J].山西建筑,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