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月 严楚天 王佳慧
摘要:如今,我国民间金融发展存在具有一定的社会必然性,金融组织存在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当前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以差异性、多样化、广泛性和灵活便利性的特质较为突出,而且我国民间金融的发展存在形式也是主要现状内容之一。针对民间金融组织存在的利弊双方进行科学的分析,有利于促进我国金融市场秩序的稳定和发展。提高了社会民众对金融理性对待,引导和规范我国民间金融科学和正规化的发展。但在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管理的过程中,必须要进行区别对待、分类管理,根据我国民间金融机构发展的类型不同,制定不同的监管手段,是保证我国民间金融机构正规化发展的行而有效的措施。
关键词:民间金融;金融发展;金融监管
一、我国民间金融发展现状
(一)我国民间金融的特质
1.差异性
我国的民间金融具有一定的差异性。这与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和金融关系发展情况密切相关,所以根据不同地域其经营的范围涉及的业务以及广泛程度均有不同。受到民族行为习惯、投资意识,以及个人信仰等经济发展程度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这也使得我国民间金融发展具有一定的地域文化色彩,满足不同地区客户群体的需求。所以我国民间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极大地方便了地区双方交易,而且有利于降低交易成本。
2.多样化、广泛性
我国民间金融的多元化借贷转变,借贷主体的范围在不断的扩大,甚至涉及到国家的公务人员、个体的经营业主等。金融活动从农村扩展到城市,使得民间金融活动呈现多样性、广泛化的发展。随着借贷主体的多样化发展资金的来源具有广泛性特征,如来源于社会个体企业等外界银行闲置资金,积极的成为借贷资金来源。致使我国民间金融主体明显呈现多样化广泛性的发展情况。
3.靈活便利性
我国民间金融活动中往往存在借贷手续比较简单、灵活的特征。而且借贷手续简单快捷,灵活时的民间借贷得到长期发展,也是民间金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的重要因素。与社会正规金融机构的发展情况而言具有一定的优势。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过程中,抵押品灵活、甚至不需要抵押品、借贷成立约束条款较少,不需要各种审查手续、方便灵活。同时书面合同一般只需简单的注明借款时间、借款金额、利息和借款日期等基本的信息。
(二)我国民间金融存在的形式多样化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具有多样性的特点,而且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发展的过程中根据不同层次人的需求转变成不同的金融融资方式,与时具进的进行创新和发展金融融资形式,也是实现民间金融得以不断扩大的主要方式。我国民间金融私人借贷为主要的金融融资像是,也是我国长期存在的民间金融方式。另外,还包括民间集资等多种民间金融发展形式,尤其是在房地产行业迅速发展的今天,民间信贷机构已经成为支撑其继续发展运作的重要资金来源对象。而且随着社会金融机构的正规化、银行系统的完善性增强、社会担保已经成为民间金融机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二、我国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一,缺少完善的法律法规。我国民间金融机构由于存在一定的隐蔽性特征,并没有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的约束。这使得我国民间金融机构的金融地位处于比较尴尬的局面。具体来说,在国内只有部分的法律法规对民间金融机构的金融行为进行了规范和调整,相应的规范性问题的制约也比较简单,没有形成法律体系,其具有的法律效率也比较低。国家并没有对民间金融机构设立专门的立法部门,规范民间金融机构活动中相关法律责任。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民间金融活动只是作了原则性的规定,对涉及的本质性问题,并没有形成详细的法律体系的规定。如对民间借贷合同的内容,如何保证借贷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这就使得我国民间金融在发展的过程当中缺少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法律依据,在操作的过程当中容易出现混乱的局面。所以我国民间金融融资情况处于一种混乱的市场交易局面。其次,我国现存的法律法规并不能满足民间金融机构发展的需求。对于现存的法律法规直接对金融机构的约束,存在一定的矛盾缺乏统一和逻辑性。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我国民间金融的交易双方,更希望得到一个明确的监管主体,当出现民间金融交易纠纷时。能够利用法律的武器来判定双方的权利和责任,获取自身利益的保障。而且借助法律法规对民间金融行为主体进行强而有力的约束,可以有效地避免因纠纷产生的金融风险。
(二)缺乏明确的监管主体
我国民间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之二,缺乏明确的监管主体。由于我国法律法规对民间金融机构的规范较少,使得民间金融机构缺少监管主体对其进行日常运作的监管活动。相应的强而有效的监管体系也并没有得到确立。监管主体的缺失,使得金融监管主体职责不够明确,导致我国政金融监管部门互相推诿、推卸责任,国家有关金融发展的方针政策无法落实到基层执行。监管上的协调配合作用,对于大多数的民间金融区域来说,民间金融的监管处于空白状态,导致了民间金融出现的三无状态,现阶段民间金融发展已经成为一种自发交易的行为,这使得我国民间金融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的问题。而相应的国家监管部门,则对民间金融监管持怀疑和质疑的态度。对民间金融融资发展在社会中的作用持以怀疑的态度,很少对其进行规范和正确的引导。长此以往,必然导致我国民间金融缺少具体的制度依据,在进行金融活动的过程中缺乏约束,这对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发展构成了一定的威胁。另外,我国民间金融发生交易风险时,交易双方主体的权益得不到保障。而且由于民间金融纠纷导致的违法犯罪行为逐年的上升,民间金融急需相应的监管主体来不断的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明确监督主体。且法律法规的完善和监管主体的明确都对控制我国民间金融群体性活动产生一定的威慑力。
三、解决我国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完善我国民间金融法律法规
解决我国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之一,完善民间金融法律法规。通过完善法律制度、法律法规,对民间金融机构进行规范。一方面,明晰民间金融机构的产权制度、保障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明确金融机构的产权机制,可以有效地与法律结合,激励和鼓励人们通过正规的渠道来投资。促使人们以正确的态度、科学的价值观,在工作中积累经验健康的发展民间金融机构。在不断的完善我国民间金融机构的运行问题时,需要遵循相应的法律规范内容,尊重法律的强制性规则,国家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条款进行修正。并确立我国民间金融机构特有的法律规范条款,对民间金融机构的进行科学的管理。另一方面,不断的完善维护民间金融市场秩序的法律规范内容。从我国民间金融的规模、形式发展、市场定位、服务对象等进行详细的规范,并出台相应的法律规范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调整和控制。尤其是针对我国民间金融活动出现纠纷时,当事人可以利用我国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对存在违法行为的负债人进行法律的惩罚。在法律层面对我国民间金融发展进行制度上的完善和法律约束,是对我国民间金融发展地位的承认和确立,可以提高我国民间金融机构的运作效率,使其保证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同时降低交易的成本。促进了我国民间金融整体发展,稳定了社会金融市场发展,促进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推进了金融市场完善进步。
(二)明确我国民间金融监管主体
解决我国民间金融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之二,明确民间金融监管主体。针对我国民间金融混乱的运作市场,必须确立民间金融监管主体对其进行管理。对民间金融监管主体的选择是多样性,可以由我国当前金融机构的主要监管主体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部门确立并成立一定的民间金融监管部机构,抑或是地方政府通过一定的形式承担监管的职责。从全方位多角度的对我国民间金融监管效果和监管成本上进行考虑、进行科学的分工,从而保证我国民间金融可以得到合理、有效的监管。对我国现行的金融监管部门进行分析,可知银监会具有一定的监管体系规范,并设有独立的监管机构,在地方政府不被政府干预的监管部门。因此,银监会在监管领域对金融市场的信息监督以及监管经验、风险控制等方面具有绝对的优势。综合考虑,我国民间金融正规性发展的需要,银监会对我国民间金融的监管更加合适,与其他部门相比具有绝对的优势。因此,对我国民间金融监管部门的确立,必须以银监会为核心展开监管行为,以及确立高层次的民间金融监管体系,由银监会对地方监管部门实行统一的监管,这对我国正规的金融监管机构形成金融上的互补,对民间金融在管理措施上给予一定的落实引导,有利于我国民间金融机构正规性的发展,有效地控制其发展方向和趋势。
参考文献:
[1]全锐,贺梅芳.民间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的优势和对策[J].时代金融,2020(03):10-12.
[2]虞笑慧.民间金融公司的风险传导机制研究[J].中国商论,2020(03):63-64.
[3]李义奇.从小企业融资难看金融体制改革[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9 (2).17-19
[4]唐盛鹏.村镇银行可持续发展需要"八面来风"[J].中国农村金融,2019 (5).57-59
[5]肖杰.關于民间借贷的理性分析[J].海南金融,2018 (2).84-86
[6]段明贵.当前农村金融存在问题与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8 (2).13
[7]朱文生.完善地方政府金融管理体制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8 (1).96-100
[8]赵勇.民间借贷的风险防范机制[J].中国金融,2017 (5).86-87
[9]王军.找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突破口 [J].当代经济,2017 (1).6
[10]金宝翔,杨伟坤等.合作金融的国际发展及在中国的时间[J].世界农业,2012(3).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