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发展更“融”易

2020-04-07 17:48唐千惠鲍安华
经营管理者 2020年1期
关键词:专精四川省方案

唐千惠 鲍安华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方案的通知》。这是经济和信息化厅首次与银行以联合发文的方式推出的融资服务方案,也是四川省首个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方案。

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脉,但“融资难”却是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微民营企业面临的普遍性问题。

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分行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方案的通知》。这是经济和信息化厅首次与银行以联合发文的方式推出的融资服务方案,也是四川省首个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方案。

记者了解到,此次政府银行联手打造的融资服务方案,较之前更精准,也更容易落地,将有效服务四川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引导其发挥示范作用,带动全省中小企业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中小企业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发展之路。

寻病根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为何不“融”易

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财金协调与融资担保处(以下简称财金处)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此前对中小企业进行调研的过程中,“融资难”几乎是每一家企业负责人都会提到的难题。其中,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作为企业中的“高精尖”,对融资的需求更强。

对此,中国银行四川分行普惠金融事业部总经理杨红予表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主要分为三点:“一是资金需求大,主要用于研发创新、扩大经营规模等;二是贷款时效要求高,希望快速拿到贷款用于经营周转;三是对贷款价格敏感,希望以更低利率获贷。”

都说需求决定市场,虽然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出了明显的融资需求,但事实上,“融资难的问题依然不容小觑。

“银行和企业间交流存在不少问题。”杨红予坦言,,“信息不对称,银行不能及时、全面获得企业信息,做出判断。同时,很多企业缺少抵押担保,例如目前的许多互联网科技企业轻资产、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不强等问题,大部分银行比较谨慎。”

同时,财金处相关负责人也表示,政府虽然在企业和银行中充当“桥梁”角色。但依然存在环节较多、效率较低、覆盖不全等问题。“因此,政府应该和银行紧密合作,劲往一处使,精准、全面地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开处方

政企合作优势互补出了啥新招

政府有信息优势、银行有产品优势,二者优势互补、平等互利、共促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方案应运而生。

专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制定的服务方案,有何亮点?

分类定制的“专属产品”,是最大亮点。财金处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详细介绍了不同产品及其所对应服务的企业——成长快贷针对未来三年重点中小企业培育库(含“小升规”)的企业和年度新升规工业小微企业;小巨人贷针对未来三年省级以上(含)“专精特新”企业、高成长中小企业、行业“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技改创新贷针对未来三年实施技术改造和创新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财金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专属产品在授信额度、期限、担保条件等方面与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特点进行充分匹配,最大程度满足企业融资需求。

同时,“普惠”也是一大突出亮点。杨红予说,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一年期贷款利率最高不超过5%,同时还免除了评估、中介等费用。

“银行设计专属产品、执行专属利率和时间期限。我们提供专精特新企业名单。有具体对象具体产品的融资服务方案,相比以往更有利于落地。”财金处相关负责人表示。该方案正式实施后,经济和信息化厅将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清单按季提供给省中行,清单内企业可与中国银行各营业网点对公业务,人员联系,提出融资申请。同时,省中行各辖内机构主动走访清单内企业,提供融资上门服务。

同时,杨红予表示,首次和经济和信息化厅联合出台服务方案,对于银行来讲,也有深远意义。“既丰富了我行小微金融服务内容,又是一条非常重要的获客、活客渠道,真正实现了产融互动,帮助四川企业走向专精特新发展之路。”

保疗效

如何保障融资服务落地有实效

政策已经备好,执行保障要跟上,绝不能上政策“打白条”。因此,经济和信息化厅与中国银行四川分行将各司其职、联合行动,从机制建设、服务活动惩戒措施等方面保障融资服务落地有效,切实解决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各市(州)经济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将与辖内省中行各分支机构分别建立政银合作机制。双方通过共同举办客户推介会、不定期提供免费的综合金融知识培训以及开展“一对一”帮扶纾困活动等方式,帮助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提升融资能力,及时、高效获得省中行融资服务。

同时,对于恶意拖欠银行贷款或通过不法手段造成贷款损失的企业,双方共同探索研究联合惩戒措施。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效果,双方按季实施跟踪反馈,各市(州)将有关情况分别上报经济和信息化厅、省中行。如在金融服务实施过程中出现问题,各方将及时沟通研究优化。

不仅如此,据杨红予介绍,中国银行四川全辖分支行将分别成立“专精特新工作小组”,副行长任组长,普惠条线主任为副组长,并配备两名业务骨干作为组员,对接各级经信主管部门,共同推进方案的实施,务必落实成效,服务广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同时,财金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当前,经济和信息化厅正在全面梳理全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力争做到服务精准、真实有效。未来三年将累计服务“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不少于2000户,投放信贷资金不低于200亿元,加快培育一批实力强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最新播报

“绿蓉融”促四川绿色产业快发展

2019年12月25日,“四川省绿色产业和,绿色金融融资对接会”在蓉举行。通过发布最新政策通知、上线“绿蓉融”绿色金融超市平台、促成绿色企业和金融机构签约、签订碳中和合作备忘录等方式,为四川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金融的力量。

透过成绩找不足

当前,四川绿色产业呈现较快发展态势。预计2019年底,全省规上环保主营业务收入2000亿元,清洁能源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将突破4500亿元。截至目前,全省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40家、绿色园区5家、绿色设计产品18种、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

2019年前三季度,四川省绿色信贷规模突破5800亿元,同比增速达到14%,增速快于普通信贷。《地方绿色金融发展指数与评价报告(2019)》显示,四川绿色金融发展得分排名全国第三,政策推动得分排名全国第一。

“我省绿色产业发展拥有较大的空间和良好的基础,但目前我省发展绿色产业的力量还比较薄弱。”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巡视员徐杰表示,当前,四川节能环保、清潔能源等绿色产业投入回报期长、中小企业多,在发展中还存在融资难、融资贵等突出问题。

通过合作求共赢

对接会上,“绿蓉融”绿色金融超市平台正式上线。作为专门为绿色金融创新发展打造的综合性服务平台,“绿蓉融”具有绿色企业(项目)申报、融资信息对接、金融产品宣传等基本功能,为绿色产业发展提供金融支持。

同时,四川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等部门还在对接会上共同发出《关于开展四川省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全省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生态环境产业、基础设施绿色升级、绿色服务等企业,可以通过“绿蓉融”平台,自主申请纳入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库。对于纳入绿色企业和绿色项目库的企业(项目),各级相关部门将在融资、财政、税收等多方面给予相应的支持、奖励、补贴和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强与入库企业和项目的对接。

猜你喜欢
专精四川省方案
山西新培育认定“专精特新”企业744户
速读四川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
解决方案和折中方案
山西省专精特新企业联合会成立
四川省人民代表大会公告(第1号)
四德
四德
明确题目要求 寻找适合育种方案
四川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简图
四川省2009年主导品种集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