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傲
[摘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看”和“读”相辅相成。阅读的真正目的在于理解,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同时,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学会欣赏英语文学作品中的意蕴美。“看”的技能的培养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必不可少。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20)04-0024-03
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当下教育行业的共识,以学科为载体,结合学科特征,融入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是新时代基础教育的重要发展路径。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大要素。新课标明确提出,“语言能力指在社会情境中,以听、说、读、看、写等方式理解和表达意义的能力”。以往的四大基本技能扩充为五大基本技能,即增加了“看”,这突出体现了语言发展的需求。
一、“看”的内涵
到底什么是“看”呢?根据新课标,语言技能中的“看”通常指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等理解意义的技能。理解多模态语篇除了需要使用传统的文本阅读技能之外,还需要观察图表中的信息,理解符号和动画的意义。任丽燕(2017)指出,以往传统的语篇分析多关注语言文字本身,而忽略了其他符号如图像、视频或表格等的教学深入。单模态的语篇在日常交际中比较少见,多模态语篇才是人们日常交际时所使用的语篇形式。因此,目前的英语教学趋势是将语篇教学的研究延伸到文字以外的其他领域,即把单一模式的语篇教学扩展为多模式的教学。
那么英语教师可以使用什么方法来培养学生“看”的能力,进而提升其语言能力?首先要理解“看”什么。很明显,看的对象应包括实际英语教学中的表格、图形、图片、视频、音频甚至现场的实物、场景等。其次,教师如何设计“看”的材料和活动?可以参考以下三种方式或方法:一是信息转换方式,二是多模态方式,三是创设情境法。笔者将在后文教学实例中具体展开探讨。
二、以“看”促进阅读审美
阅读教学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新课标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和欣赏部分优秀英语文学作品(戏剧、诗歌、小说等),从作品的意蕴美中获得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启示。可是由于高中生的审美经验储备不足,加之受“考什么,教什么”的阅读教学现状的影响,造成了学生审美能力的缺失。所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喜欢阅读、学会阅读,在阅读中感悟作者的人格之美、体悟人物的人性之美、品味作品的语言之美、感受画面的意境之美,以此提升高中生的阅读审美能力。
新课标指出:“英语语言能力构成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要素。英语语言能力的提高蕴含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生拓展国际视野和思维方式,开展跨文化交流。”因此,通过“看”等多模态综合语言活动,学生能更直观地理解阅读文本所传递的信息、观点、情感和态度等,从而提高学习英语的兴趣,主动参与学习和运用语言的实践活动,在阅读过程中体会文本的意蕴美,提升核心素养。
本文拟以笔者2018年11月执教的一堂课外阅读课为例,探究如何在实际教学中通过“看”培养学生阅读审美能力。
三、以“看”促“美”的教學实践
(一)教学分析
本节课授课对象为高一学生,他们具备一定的语言知识储备、英语综合运用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大部分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浓厚,希望通过新颖的活动形式和有效的阅读策略来分析理解语篇。本节课选用《21世纪英文报(高中版)》中介绍安徒生的一篇文章,选取时主要考虑到学生对安徒生有一定了解,对其多部作品比较熟悉,便于之后的分析展开及深层次欣赏。
(二)教学目标
1.语言能力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通过文章阅读了解安徒生和他的代表作The Ugly Duckling。(2)理解文章中的新词、词组并能运用到戏剧编排活动中。
2.学习能力目标。(1)阅读并归纳文章大意,提高综合理解及总结能力。(2)通过分析人物性格和情感,提高分析能力,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3.思维品质目标。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发展创新性思维,提升分析、判断和概括等能力。
4.文化意识目标。通过深入比较,体悟作者战胜逆境的顽强和对美好的向往,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增强对文学的热爱。
(三)教学实践
1.头脑风暴,引入主题。本课的第一环节是要向学生引出作家安徒生,先请学生欣赏一幅图片,图片上的人物可看成一个小女孩,也可换个视角看成一个老妇人,学生的兴趣迅速被激发。接着教师提问这幅画是不是很具有创造性,并启发学生:“What kind of people do a job in such a creative way?”让学生开展brainstorming,表达各自想法,其中有学生提到作家这一职业。笔者很自然地接着该生的话引出本课要介绍的作家:安徒生。
[设计说明]在引入环节,通过“看”有趣的图片聚焦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敢于发表观点。教师作为引导者,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语言锻炼的机会,营造畅说英语的氛围,使学生感知英语语言文字之美。
2.画鱼骨图,理清脉络。教师安排学生自主阅读文本、了解文章大意后,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画出鱼骨时间轴并用关键词注明作者人生中的重要时间节点和相关事件,完成后要求学生作pre? sentation,运用关键词简要介绍安徒生。
[设计说明]根据克拉申的输入假说i+1原理,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内容往往高于其认知水平。金永建(2019)指出,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地进行输入,教师可以把较为复杂的教学信息进行呈现方式的转换,用可视化的方式把语篇转换成图表、图形和图像等,以使语言得以输入然后继续产出,这就是信息转换方式。简单地说,它是从文本文字到图形图像的转换,用可视化的方式表达复杂的教学信息。
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人们通过对图形图像的“看”能够更快速、深刻地掌握所要传递的文字信息。鱼骨时间轴绘制简单清晰,利用关键词直观地传达信息,有助于学生理清文本脉络,转换后的可视化信息为学生的口头表达建起支架,降低语言组织难度,有助于激发学生说英语的兴趣。信息转换方式较典型的还有将文字转换为表格、树状图、概念图、思维导图等。笔者会在本课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呈现。
3.诵读文本,品味意境。要把人物介绍类文本阅读课变成一堂真正的欣赏课,局限于介绍作家是不够的,对于高一学生来说,他们还必须深入学习,培养思维品质和阅读审美能力。故此笔者选择安徒生的代表作The Ugly Duckling(删减版),将作品与本课所教文本结合。此环节的设计为:请若干学生上台朗读故事并配上事先准备好的Flash背景及优美的音乐,这样一来,故事的呈现更加优美,更具感染力及欣赏性。台下学生观察朗读者的神情,欣赏故事内容,全程投入。
[设计说明]任丽燕(2017)指出,语言技能中的“看”(viewing)是指理解多模态语篇的技能,是指对那些包括文字、图形、表格、动画、符号以及视频的语篇的理解能力。多模态指的是人类通过各种感官与外部环境的互动方式。多媒体指的是信息传播的多种介质,包括纸张、光盘或文字、音频、图像等。多媒体的材料能触发多模态的体验。本课利用多媒体和多模态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单一教学模式中增加视觉、听觉等方式,使学生在多模态互动中体味作者语言方式、感受语言独特的美,有助于激发学生进行语言学习的欲望。
多种模态同步推进的组合教学方式,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看”的教学方式。其常见组合有“图像+声音”“文字+声音”“图像+文字+声音”等。笔者将在本课接下来的教学活动中再次进行尝试。
4.运用Frayer Model,创新释义。两篇文本存在学生不熟悉的生词及短语,所以笔者要求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每人选出一个新词或短语按照Frayer Model绘制Word Map组织图。这里,笔者所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进一步巩固并渗透语言知识,实现词汇在语境下的运用。由于学生之前从没有接触过此类词汇教学法,所以在绘制之前,笔者播放一段利用Frayer Model介绍本文新词“ridicule”的视频短片,让学生模仿这种方式,先根据上下文语境,再利用词典,对新词根据自己的已知进行解释和绘图,并自己创设语境造句。学生完成绘制后,投影出部分成品进行交流。
[设计说明]Frayer Model是通过组织图直观分析新词或短语的词汇解析模式,形似四宫格,新词居于中心,四个方格的内容分别是新词或短语的定义、同义词、例句和图画。这种组织图能形象直观、多方位地诠释单词或短语,绘图的过程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根据解释、例句和图画更好地掌握词义。此环节借助多媒体手段和多模态方式,突破了传统的词汇教学形式,让学生在自己创设的语境中运用新学词汇,输入的新知识被自然地输出。在这环节中,学生不仅从多方位理解新单词和短语,增强语言应用能力,还为在新语境中(编排短剧)迁移所学内容创造了条件。学生在理解和掌握词语的过程中感受到了文字的魅力。
5.品读文本,发现美感悟美。笔者以丑小鸭流浪足迹为主线把文本设计成表格形式,请学生按照不同的地点、丑小鸭遭到的歧视和打击、丑小鸭的心理活动及行动反应这三方面对表格进行归纳填空。通过填表,学生厘清了文章脉络,领悟到了丑小鸭在逆境中不泄气不放弃、努力追求美好这条暗线。为了使学生理解隐于作品之下的作者的情感、思想与追求,笔者让学生把作者生平鱼骨图与丑小鸭的故事内容进行对比,具体设计见表1。
通过师生之间的问答,一步步对比,让学生深刻感悟到作者的经历及其笔下人物角色的遭遇极其相似,丑小鸭的成长就是安徒生生活的缩影。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美的欣赏能力,笔者设计了启发式拓展问题。
T:Finally,Andersen turned the duckling into a swan. Could he change his own appearance?
Ss:No.
T:If he cant realize it,did he do something in his work?
S(invited):Yes. He realized his dream in his work. Hes a little romantic.
T:Good. If a writer is romantic,we could call him a romanticist. That is to say,his work contains some...?
Ss:Romanticism.
至此,学生通过教师的步步引导,能够分析出作品中的浪漫主义色彩,而作者的浪漫主义文学表现手法,反映出作者的创作目的,即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其实就是希望社会更美好。在学生了解了安徒生的写作意图后,笔者让学生在文中找出能表现丑小鸭追求美的句子,进而感悟到丑小鸭即安徒生胸怀大志、不懈追求的本色,感受到人性之美。
[设计说明]夸美纽斯说过:一切语言从实践中去学习比用规则学习来得容易。学生是否真正具有审美能力,还要通过实践来检验。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主体性原则,从学生主体出发,在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审美经验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去充分理解人物,去感悟人性之美,切实体验审美带来的愉悦。在学生品读文本的过程中,笔者利用表格把晦涩难懂的文字转化成清晰易懂的可视化信息,通过让学生“看”不断刺激学生的大脑皮层,使学生更积极地关注生命,体悟人性,使其心灵更加澄澈,情怀更加圣洁,审美能力进一步提升,真正做到发现美、感受美。
6.编排短剧,运用语言。英语教学不仅要帮助学生吸收和存储语言知识,更要在語境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在学生理解文本之后,笔者创设情境,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取The Ugly Duckling中自己感兴趣的一个场景编排短剧,短剧中包括一人旁白和两人以上不同的角色,可适当运用现成道具,表演时间控制在五分钟以内。由于时间关系,最后邀请两组学生上台表演,台上台下学生的积极性都完全被调动起来,他们全身心投入英语的世界中,感受语言之美。
[设计说明]创设真实情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教学手段,真实的情境能够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让学生获得感性材料,锻炼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加大语言信息的输入,产生语言内化,做到学以致用。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情境创设中,“看”是最吸引学生的,它使学生学得深、记得牢、用得活。让学生以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把一些短小精悍的作品编排成话剧,在课堂上进行演出,不仅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品,了解作家所要表达的主题,还让他们身临其境,带着好奇心和期待全神贯注于台上台下的活动。这样,通过“看”抓住学生的心和眼,达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四、教学反思
增加与“看”相关的教学活动彰显了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多模态语篇形式,把文字作品中的“静景”变为现实生活中的“动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分析,使学生对英语文学作品更有亲近感,愿意主动靠近它、欣赏它。这种欣赏将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健康的审美观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中,“看”的教学活动要考虑到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重点。不管是信息转换、多模态还是创设情境,都不应过于注重“看”而忽略了听、说、读、写。在语言技能的教学中,要将专项训练和综合训练结合起来,如在阅读训练中穿插看图预测、提取表格信息、读前读后的讨论或写概要、续写等看、说、写的综合活动,避免孤立的单项技能训练。学生只有通过大量的综合性语言实践活动,才能发展语言技能,为真实语言交际打好基础。这些活动也是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周侯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