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梦瑶
社会心理学中,我最关注的是去个体化,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对于去个体化扩展解释为“群体中的个体失去自我感”,并写道:高水平的社会唤醒与责任扩散的结合有可能使人们放弃自己的道德约束或者丧失自己的个体感。无论是在网络上还是自己的人生经历中都不难找到这样的事例。
所谓“人设”即明星在营销自己的时候所展现的形象设定,在“黑粉”的眼中,张艺兴的人设即努力谦虚和爱国(“黑粉”即不喜欢甚至讨厌某明星,并发表攻击言论的人)。8月中旬,某知名外国品牌被曝出衣服设计有分裂中国的嫌疑,随后品牌代言人宣布与其解约。一时之间,众多国外品牌道歉声明进入人们视线。其中的确不乏立场出现问题的品牌。张艺兴所代言的CK也发表了道歉声明,但却是因为翻译问题。但突然出现几个自媒体说他代言品牌有问题,并要求他解约,舆论可以说几乎是一瞬间发酵。在后续的发展中,张艺兴在排查所代言的品牌之后并未与CK解约,而是督促其改正翻译问题。
在多方信息综合之下,对于一个明星是否爱国的极端判断其实已经可以消减掉大半,但真相往往比谣言走得慢,而许多人坚持认为张艺兴不爱国的原因是经过查证作出的确切判断吗?还是在讨厌一个人的基础上借题发挥进行攻击?作为一个明星,没有什么比“不爱国”更严重的罪名了。随后人民日报点赞张艺兴所发布的支持港警的微博却不再那样占据微博热搜榜前排的关注度,在一定程度上就减少了真实情况的传播度。而那些攻击他的人是的确没看到还是选择性地忽略呢?
在后续的发展中,他与三星解约,于是许多人发表了“一定是因为与三星的合约快到期了”的言论。这让我开始思考,是否很少有人在意事情的真相。那么他们义愤填膺要求解约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
于是,我在各大平台上搜索与张艺兴有关的言论,许多言语不堪入目。点进一个要求张艺兴解约的账号,发现了该用户在许久之前就发表了许多污言秽语,攻击对象包括明星张艺兴的父母和粉丝。而通过该用户经常提到的一个以“嘲笑”张艺兴闻名的账号,因张艺兴在《极限挑战》有个外号叫“小绵羊”,所以不喜欢他的群体自称“嘲羊群众”,通过这个账号,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来自“嘲羊群众”的深深恶意。在查看这个账号的微博中我发现这个账号每天对于他的新消息进行曲解和误读,甚至于把许多年前的视频进行剪辑、截屏丑图。很多是我在观看《极限挑战》时所看过的完整视频,我在看的时候并没有产生反感,而在该账号掐头去尾的剪辑和误读引导中就变了味。以这个账号为首,不喜欢他的人将张艺兴的姓氏改为孙,每次提及他都称孙艺兴。而在这个账号每条微博的评论区中,许多从用户名称就能看出敌意的用户纷纷评论“我呕了”“与××一对比简直是仙畜之别”“他为什么还没死”等言论,从各种角度进行辱骂。后来据我观察,不仅是在不喜欢他的账号下,与张艺兴相关或无关的微博下都能看到“嘲羊群众”的身影。甚至不久前与他同公司的一位韩国明星去世,我都看见有人说“为什么死的不是他”。我突然明白,对于这群人来说,张艺兴无论做了什么都会成为他们攻击的方向。
这样一场网络暴力让我齿寒。这就是群体失控的一个典型的例子。参与谩骂的人真的明白自己在做什么吗?当所有人都在网络上拥有一个网络身份的时候,相当于蒙面且披上了一件“马甲”,而对于“嘲羊群众”来说,他们自诩的“群众”的身份就更使得他们具有了匿名性。勒庞的《乌合之众》中写过:他(领袖)的意志是群体形成意见并取得一致的核心。根据群体极化的概念,在群体中会强化已有的观点。那么如果一个人本身就不喜欢张艺兴,加入了该账号微博中的讨论区,在这类言论充斥的讨论环境里很难不进一步加深对于张艺兴的厌恶感。而因为对于这个粉丝数看上去比较庞大的群体的归属感,大的群体规模使这个人产生社会懈怠,这种社会懈怠在我的理解中是因为责任的分摊和虚假同感偏差使得群体中的人不愿意努力加强自我觉察。在这个同样不喜欢甚至以攻击为乐的群体中,攻击对象变成了“喝口水都错了”的存在。
戴维·迈尔斯《社会心理学》中说“作为社会性动物,我们会对直接情境作出反应。有些时候,某个社会情境所具有的的影响力会引发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态度的行为。事实上,强有力的恶意情境有时会压倒善意,是人们附和谬误,屈从残暴。”当讨厌成为对一个人的主要情绪,那么“只要是张艺兴做的都是错的”以及“嘲羊群众”产生了什么消息也会不自主地选择相信,便成为一种社会直觉。
说回那场解约风波,面对许多的证据和事实,讨厌一个人时似乎真的可以做到对这些熟视无睹。个体迷失在群体的情绪里,群体的幌子成为了攻击的保护伞。
一个人真的会对与自己没有关联的人产生如此强烈的恨意吗?还是群体放大了他的情绪呢?公众人物会引起讨论,但我不认为作为公众人物在受到许多人希冀的广泛关注度的时候就应该承受本不属于自己的骂名。普通人在面对曲解都会气愤不已,而公众人物在更高的曝光度下所要感受的就是成倍的来自四面八方的误解和攻击。无论是类似“公众人物就应该接受这些批评”还是“我们是嘲不是黑”的言论,都可见一种洗脑式的辩解和社会直觉的加深。
我从没有这么真切地感受过一场网络暴力。隐藏在幕后的造势者和不明真相的跟风者一起为这场暴力推波助澜。这场事件背后当然涉及许多的利益纷争问题,未知全貌,不予置评。同样,这也关涉到“饭圈”大战(“饭圈”即粉丝圈)中,对家粉丝参与抹黑传播不当言论。“饭圈”问题也是当今互联网中极具研究价值的社会心理学范畴内的问题,但此篇文章不作深入讨论。同时,通过这场网络暴力,我产生了对于大数据时代我们所接收到信息的多元性的怀疑。大数据时代,我们每天的搜索都被记录,每个人都像是人形的信息制造与发送器。那么,我们关注什么,就被推送什么。這在无形之中就在固化自己的知识边界和世界观。这需要引起每个人的警觉。
其实在这个事件中,网络只不过让一些选择和判断更容易被感知。每个时空里都充满了各种交错复杂的观点和言论,我们的选择都基于自己的初始价值判断。这些判断大概也体现了伦理道德标准存在的必要性。
当社会心理学把一个看似常识的社会心理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也产生了一丝恐慌。我们生活在各种群体中,被群体影响着。我的感知是不是也在被无意识地放大?我是不是选择了自己相信的之后也通过群体来强化自己的认知?我是不是也在刻意影响他人?他人和自己是不是都在用一些语言技巧强化自己的观点去刻意影响他人?经过长时间的思考,我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客观现实和选择相信的心理现实之间似乎是模糊的。这样的一种反思常常会让我陷入一种“我到底对不对”的迷茫。我觉得这样的担心并不多余。
在面对集体的狂热和众口一致的言论的时候,我逐渐学会了在舆论的狂潮中自我觉醒,学着去解释现象之后更深层的本质。也许我并不能成功与所遇见的每一次群体失控保持距离,但我能活得更明白更清醒一点;也许我的力量微小,正面的发声无人问津,在面对许多现实问题的时候常常质疑事情的意义,但我正努力做到问心无愧,念念清明。
责任编辑:方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