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完善及风险防范

2020-04-07 17:50陈旭平
财经界·下旬刊 2020年3期
关键词:内控体系风险防范事业单位

陈旭平

摘 要: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这对事业单位的发展,无疑造成了一定的冲击。尤其是在财务管理方面,事业单位需要拿出更多的精力,加大财务管理完善内控管理体系,做好风险防范工作,才能在形势多变的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发展机遇,顺利提升自己。本文以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为研究中心,对其中的内控体系完善及风险防范工作做着重论述,以供相关单位参考借鉴。

关键词:事业单位  财务管理  内控体系  风险防范

一、为什么要完善事业单位内控体系

虽然事业单位社会服务性较强,最终目的并不是为了盈利,但伴随着事业单位开展活动,其中有巨大的资金和资产往来,但由于当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有效性不强,使得资金和资产都存在利用率不高,甚至是浪费的情况。对于有些要转企的事业单位来说,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不仅可以帮助事业单位提高资金和资产的利用率,而且还能推动事业单位的转型发展。当下,面临转企的事业单位的经营领域已然先一步拓宽,这也伴随着大量的资金投入,需要事业单位加强内控体系建设,不断提高预算管理与资金管理水平,保障资产资金的安全,同时面对转企过程中出现的资产资金风险,也可以通过不断完善内控体系中的内部审计、不相容岗位分离等进行降低,可以有效减少事业单位的资产资金安全问题,防止贪污腐败的现象发生。

二、当前事业单位中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

制度是开展工作的基本保障,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不仅能够约束相关财务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其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还可以通过制度来规避在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风险,有利于提高财务管理水平,推动事业单位其他工作有序开展。但纵观当前的事业单位,大部分事业单位都缺乏一套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所以相应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约束,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缺乏规范性与科学性,财务管理工作具有相当大的随意性。且很多事业单位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意义,认为财务管理可做可不做,只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才勉为其难做一下面子工程,这样的财务管理实际效用不高,无法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有力帮助。

(二)缺乏强烈的内控意识

关于内控管理,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一环,若想推进财务管理水平有效提高,必须加强事业单位的内控管理建设,强化内部控制,使事业单位统一成一个整体。但显然,当前的事业单位不管是领导层还是员工,大部分人都缺乏强烈的内控意识,不明白内部控制是做什么的,也不明白内部控制究竟控制什么,即便是开展内部控制的相关人员,对自己的职责范围也是糊里糊涂,这样的氛围条件又怎么能够开展好内控工作呢?相应的,事业单位的财务风险也在缺乏强烈的内控意识中逐渐升高。

(三)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

事业单位的社会服务性职能较强,很多事业单位的最终目的就不是为了增加利益,所以导致其压力较小,在这种温室环境下,事业单位缺乏对风险管理的有效认知,在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改革的今天,事业单位也加入到转型升级的大浪潮中,外在和内在的压力使得事业单位必须将风险管理提上日程。但大多数事业单位却缺乏完善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最常见的便是很多事业单位的职权并没有分离,也没有合理节约人力资源成本,导致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人力资源浪费以及财务管理混乱,在这种混乱的管理情况下,事业单位很容易被有心人钻空子,出现贪污腐败的情况。

三、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内控体制建设?

(一)摆正思想观念,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内控观

首先要从思想层次上摆正观念,形成完善的财务管理内控观。作为事业单位的领导层,需要率先更正自身的管理观念,以身作则,加强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并在事业单位内加强内控体系建设的宣传教育,引导员工重视本职工作,提高对财务管理以及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视程度。另外,关于新工作的投入,领导层要不断加强员工思想工作的建设,引导员工提高工作积极性,充分建设全新的财务管理工作。

(二)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

事业单位若想加强内控体系建设,需要不断增加对内部文化建设的投入,只有在事业单位内部,形成和谐发展的文化氛围,才能够有效激发事业单位活力,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维护体系建设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通过形成和谐的文化氛围,拉近领导与员工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推动事业单位和谐发展。另外,必要可以增加事业单位员工的培训建设,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水平,加强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体系建设,为事业单位开展内控体系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三)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风险预警机制

针对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财务风险,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风险预警机制,提前做好事前风险预警以及应对方案,通过有效措施合理规避风险,最大程度的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可以有效保障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虽然事业单位的长期目标并不是为了盈利,但事业单位的短期目标中却涉及到了部分的资金往来,所以将财务管理纳入日常管理的工作中,可以有效提高事业单位经营活动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在相关风险控制过程中,尤其要重视现金流量的分析,不断加强财务管理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扫平障碍,营造和谐健康的发展环境。

(四)强化内控监督

只进行内控建设是不够的,还需要强化内控监督,保证内控的执行力度,确保在内控执行过程中,拒绝人为主观失误,对于相关存在的风险进行动态管理,以便可以随时掌握风险情况,并根据风险情况及时做好应急方案。事业单位还可与第三方平台相合作,共同加强对事业单位的内控监督工作,可以寻求相关法律帮助,在制度的范围内建立一套完善的监督体系,覆盖整个事业单位的经营活动发展,以便可以及时发现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风险点及漏洞,并督促相关部门积极落实整改工作,保证事业单位健康发展。

(五)保证审计独立性

事业单位应保证审计的独立性,设置专门的审计部门,培养专门的审计人员,专门负责事业单位的财务核算、审计工作,并对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风险进行有效预控。除此之外,事业单位可通过相关培训对内部控制人员进行专业能力培训以及思想道德培训,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落实责任到个人,避免发生相互扯皮的现象。

四、结束语

在现阶段的发展过程中,事业单位要不断完善自身,加强自身内控体系建设和风险防范,通过采取有效措施,避免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相关风险,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到最低,为事业单位营造健康发展的和谐氛围。本文从为什么要完善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建设出发,针对事业单位当前财务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如何加强事业单位的内控体系建设和风险防范,提出几点有效途径,以供相关事业单位借鉴参考。

参考文献:

[1]李赫.论事业单位财務管理内控体系完善和风险防范[J].商讯,2019(34):18-19.

[2]付兴明.论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内控体系完善和风险防范[J].纳税,2019,13(33):159.

猜你喜欢
内控体系风险防范事业单位
规范高校内控体系加强防范经济风险
中国企业海外投资风险的防范及化解
融资融券业务对券商盈利及风险的影响研究
企业建立健全会计内控制度的重点解析
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核心构建企业内控体系漫谈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