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解读智能化,找准痛点再下手

2020-04-07 17:54马志辉沈锂鸣顾军
纺织服装周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订单纺织智能化

马志辉 沈锂鸣 顾军

理清概念,明晰何谓智能化

由于中国纺织服装行业以中小企业为主,多年来在自动化、信息化领域存在欠缺,导致部分企业对智能制造的理解出现断层,甚至有畏惧感。但从基本概念上看,目前绝大多数纺织服装企业面临的智能化改造并没有超出传统的自动化控制与企业信息化的范畴。

智能化改造包括三个基本层次

智能化改造包括生产流程控制(PLC)、生产执行管理(MES)、企业资源管理(ERP)三个基本层次。

生产流程控制(PLC)是三个基本层次中的最底层,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以自动化、数字化为特征的单机设备;二是以实现整条生产线中各工序自动化连接为特征的生产逻辑控制。在单机设备方面,目前中国纺织服装产业的装备水平稳步提高,根据2019年3月阿里研究院的报告,纺织服装行业生产设备数字化率达到了45.6%。

企业资源管理(ERP)包含两部分内容:一是通用管理系统,如办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客户关系管理、订单管理、仓储管理等;二是生产管理系统,如染色工艺与配方管理、试验数据管理、服装板型与工艺管理、产品质量统计与分析等。

生产执行管理(MES)位于ERP层和PLC层之间,面向车间生产的执行与管理,其作用一是将订单计划的生产指令传达到生产作业现场;二是对作业现场的生产信息及时采集、处理。包括自动排产、能源管理、设备状态监控等,这些应用均属于MES范畴。

实现三个层次之间的交互

对于现阶段的纺织服装产业而言,最具现实意义的智能制造就在于通过实时采集、分析企业生产和运营过程得到的海量数据,让企业在工艺优化、精准营销、成本控制等领域的水准同时提升,从而使实现精益化管理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前述三个基本层次间的互联互通,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必要条件。

在做到不同层次之间交互之前,首先层次内部不同模块之间要实现打通,这在PLC层尤为重要。现实中,企业完全打通PLC层具有很大难度,这体现在:一是对于旧设备,即便设备具有专用联网通信接口,仍需要设备主机厂配合,提供主机控制器的数据协议;二是对于新设备,企业采购时需要考虑关于设备联网的相关要求包括设备接口形式、设备主控器数据协议等;三是企业往往要面对不同设备供应商。

MES层向下与PLC层之间的通讯,可以使经计算、优化后的生产指令直接与底层设备控制系统关联起来,进行全线生产管理。MES层向上可以将实时生产数据传输到ERP,形成知识库指导日常生产,并为统计、分析提供数据支撑。

评估现实需求,明确待改细节

智能制造本身是手段不是目的,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才是初衷。现实需求的评估需要明确面临问题的细节。事实上,企业面临的问题往往大同小异,而细节则千变万化,下面我们通过几个案例来说明。

案例1:某纺纱企业产品利润率低,通过分析产品定价、原料与加工成本、设备水平以及整体生产过程,发现由于产品多为差异化特色纱,虽然单价较高,但小批量、多品种导致设备停台率长期居高不下,整体生产效率低,进而造成最终生产成本过高。于是问题细节被明确,是随高停台率而来的生产效率低造成的。但由于产品特色如此,不能期望与常规产品生产效率一致,只能尽力提高。

案例2:某筒子纱染色企业也希望提高利润率。通过分析发现,高成本是高复染率增加了水、染化料、人工成本导致,而复染率高是染化料人工称量差异引起的“缸差”引起的。如能通过技术手段消除人为因素,则“缸差”可基本消除。

案例3:某针织染整企业以外贸为主,单机设备先进也稳定,同样面临利润水平低的问题。经分析发现,车间及工序之间的物流与接驳需要大量人力;同时企业虽订单充足,但并没有针对客户与订单的成本分析与控制,导致大量订单薄利甚至无利。如果企业能进一步提高自动化水平、减少用工,同时优化客户结构,企业毛利率可以提高两个百分点。

现实需求得到充分评估后,要将其转化到相应的智能制造范畴内,找到其具体位置,即明确技改项目的实施重点或大方向。

从具体应用系统看,前文提到的案例1的解决方案重点在于MES层的智能排产系统;案例2企业应采用染化料自动称量配送系统;案例3涉及到车间内AGV的应用、定型机与开幅机自动上布、染缸自动开关舱门等设备改造,以及ERP层的客户关系管理、订单管理等应用系统。

智能制造的各个应用子系统不是孤立的,它总是依赖于一个结构完整的治理体系,这些内容在应用方向评估中也应被考虑。

遴选服务,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方案

实际上,在真正开始实施智能化技改之前,企业应该首先完成企业战略规划及信息化规划的编制,从整体上对未来业务发展以及需要哪些手段来支撑做出梳理。鉴于多数纺织服装中小企业的资金投入和应用深度有限,完全依靠自身仍有难度,可以选择第三方专业咨询机构共同完成。

项目的实施需要搭建技术架构、制定实施计划,并由作为供应商的系统集成商或独立软件开发商来具体操作。目前,行业内的智能制造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大概有三类:一是由纺织装备提供商转型而来,其优势在于装备本身及其自动化控制,适合全新建设的智能工厂;二是行业外的IT系统集成商,其优势在于成熟的制造业信息化治理架构和理念,适合与用户共同开发个性化应用;三是长期专注于某个子行业的独立软件开发商,优势在于了解行业、产品成熟度高,适用于运行顺畅、成熟的优势企业。至于如何选择,中小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供应商的优劣势谨慎做出判斷。

猜你喜欢
订单纺织智能化
物流告急,纺织企业发出呼吁
一种智能化移动学习系统的设计思考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波音公布第一季度订单和交付情况
智能化仪器仪表的翻转课堂设计
纺织服装企业捐款捐物一览表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基于Moodle平台的语文阅读教学“智能化模式”初探
全球造船业订单量持续下滑
2003年中国造船完工达60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