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
“接下来的路怎么走啊?”
我瞄了一眼正开车送我回单位的朋友,认真地回答说:“还没想好,先在学校站稳脚跟吧,然后争取读研究生,继续深造。”
“哈哈哈哈”,朋友大笑,“我是想问去你学校的路怎么走,你扯到人生道路上去了,太有才了。”
我也觉得这样的答非所问很好笑,就顺着话茬甩给他一句流行语:“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
那千万条道路上的我们,转眼之间已经从年初走到了岁尾,对于这即将告别的2019,如果让我用一个汉字做总结,那便是——路。
2019年的路,对我来说是一条接续奋斗的路。
在获得“第十四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之后,我又被教育部、中宣部选为十位首届“最美大学生”之一,受邀去中央电视台参加节目录制和颁奖仪式。
那是我第一次踏上去北京的路,两天的行程,我有幸结识了很多优秀的人。我们十个大学生从不同的地方赶来,大家学校不同、专业不同。有人投身创业,有人见义勇为,有人携笔从戎,有人忙于世界级别的大赛,去过很多国家,有人痴迷“高冷”的科学研究,每天和岩石、数字打交道……
相比之下,我感到自己走过的路是如此单薄,但这不代表着妄自菲薄,因为每个人脚下的路,都是靠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那些年少时节遵从本心的选择,值得我们用脚步去丈量,用一生去熱爱。
在东北师范大学,我选择的路是讲好思政课。从最初奔赴南开大学参加“第一届全国大学生讲思政课大赛”到赶往中山大学“首届新思想论坛”分享,从走进东北师大的10多个学院进行演讲到投身吉林省的大中小学巡讲……在讲思政课的道路上,我带领团队伙伴先后开展了百余场讲座、报告、演讲。那讲过的每一场课、走过的每一步路,都承载着我对思政课最真切的热爱。
2019年的路,对我来说是一条离别怀念的路。
那逝去的,都会变成亲切的怀念。我怀念雪花般纯洁的流年,怀念大学里怒放的瞬间。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举起相机的那一刻,我对于毕业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实感。
这校园的每一条小路,都曾留下青春的身影,在那阳光斑驳的小路上,我们用尽了全身的力气去拔河,等待钟楼的指针去报时;我们一起拒绝油腻,但偶尔也会佛系,然后继续撸起袖子加油干;我们羡慕着唯一的“东师锦鲤”,笑着说自己是好运绝缘体;我们唱着莫愁前路无知己送别学长学姐,岁月流转,迎来了属于我们自己的“远方有你”。原来每个人都是独家记忆,都让人足够欢喜。
现实中的离别,并没有什么长亭古道,只不过是在一个普通的清晨,当我们和往常一样醒来,却发现大家已经各奔东西。有人踏上回家的路,有人奔向远方的路,有人继续求学路,有人走上工作路……站台上、手机里,接连收到也接连发出“一路顺风”的祝福和“在路上了”的告别。就这样,母校成了我们的故乡,目送着奋斗路上的我们去展开年轻人的万千气象。
2019 年的路,对我来说是一条回家看看的路。
远游求学,意味着和家人渐行渐远。毕业之后的暑假,央视纪录频道联系我,他们想要拍摄一个关于我的求学路的十分钟纪录片。
那天凌晨五点,我跟着拍摄车出发。从市区的柏油路开到镇上的水泥路,再从镇上的水泥路开到村里的土路,一路上我都难以掩饰自己的激动。因为这一次回家,好多乡亲父老也在等我,他们充满好奇,毕竟在村子里,还没有人上过电视。
在摄像师的镜头下,收破烂供我读书的父亲、看着我长大的邻居,教我学习成长的老师、村上的扶贫干部……都一直把笑容挂在脸上,他们一边回忆,一边向导演讲述着我走过的路。
有人说起我小时候特别老实,怕见生人,一到人多的地方还会哭鼻子。有人说起我上学从家带盒饭、骑自行车、捡废品,知道给家里省钱;有人说我并不聪明,学知识、学农活很慢很笨,但自己一遍遍练。其中我父亲的话,让我不禁流泪。他看着刚刚捆好的废纸壳,对导演说:“我这个当爸的没什么文化,让小孩吃了不少苦,全得靠他自己在外面闯出条路来……”
2019年的路,对我来说是一条纵横交错的路。
未知远远大于已知,我站在人生的路口,必须负责地为往后的日子作出抉择。
从毕业到就业,我面临了多种多样的人生选择:是去教育部门做行政工作,还是去学校教书?如果选择学校,是去高中还是初中?去什么性质的学校?选择城市还是乡村?我心仪的学校有没有招聘需求?我能否通过笔试和面试成功入职?同时投递了几份简历的我该如何权衡?这些都是摆在我这个青年求职者面前再实际不过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注定是不同的道路和人生轨迹。
那段日子里,我密切关注各种招聘信息,紧张准备各种笔试面试,最终,我选择了留在父母身边,成为了东北师大附中高中部的一名思政课教师。
年轻的我站在讲台上,虽然比学生大了五六岁,多了几年所谓的人生阅历,但教学终究是一条充满挑战的新道路,需要我重新开始努力。幸运的是,这条道路是我自己的选择,是我自己的热爱。
第一堂和学生的见面课,我准备的主题是“当青春期遇见思政课”,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问题:写下你青春时光里让你念念不忘的一句话,可以是自己的微信或QQ签名。其中有一句,我很喜欢:“我们都是赶路人。”
责任编辑:徐玲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