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蔚
一
当父母的人,有时候对孩子难免会有“恨铁不成钢”的感觉。
“你怎么就不能主动一点儿呢?”
“你看人家谁谁谁……”
有时候父母也觉得很累,觉得自己像一头辛辛苦苦的老牛,拽着一辆连轮子都没有的破车,全靠自己拖着往前走。父母希望孩子主动走起来。
但,这其实包含了一个悖论。
父母在向孩子提要求。一旦孩子满足父母的要求,孩子就不是“主动”的。
这意味着一个很难接受的事实:大多数对孩子的叮嘱、规劝、训诫,只是在做无用功。
所有涉及“主动性”的要求,类似于热爱、兴趣、自觉、投入、坚强、勇敢、积极、乐观、踏实、放松、努力、专注……都是无法实现的悖论。
因此,聪明的父母在教养孩子时,只针对具体的任务提要求。每天做多少功课,完成多少家务劳动,花多少时间练琴,都变成具体的规则。你愿意也罢,不愿意也罢,反正你必须遵守。当然,具体操作起来还需要技巧,也许没有那么简单。但最起码从逻辑层面上,这样的要求总是可以实现的。
如果都能这样,省去了多少纠结。
二
很多父母不满足于此,或者,他们也不情愿用强制性的手段来达成目的,他们希望孩子跟自己一条心,“不待扬鞭自奋蹄”。尤其有一些任务,似乎也必须有更多的“主动性”才能做好。比如,你可以要求孩子每天写一篇作文,但如果他自己不愿意,你也很难强制他把心思花在这上面。能监督的只有工作量,很难定义他们用没用心。要是父母说:“不行,这篇我觉得不用心,重写!”孩子就会想:“怎么写才会让你们觉得用心?”这又陷入了前面的悖论。
有人还会试图寻找:真的没有办法能让别人“主动起来”?
于是也就有种种“办法”应运而生,教你怎么耐心,怎么感化,怎么讲道理,怎么做工作,怎么转换视角,怎么用游戏的手段培养兴趣……不同的教育家比较各种方法的优劣,核心只有一个:我们是可以制造“主动性”的。
我们试图让自己相信,让孩子“自发地”听从我们的希望是有可能的。
甚至,等到孩子长大以后,他们自己也会试图相信:自己可以“主动起来”。他们会像自己的父母一样,恨铁不成钢,一遍遍在头脑中敲打自己:“你怎么这么懒散呢?” “你为什么会对工作没有兴趣呢?” “你怎么就不能像别人一样,发自内心地热爱这件事呢?”当他们发现自己无论如何都没法要求自己“主动”之后,他们宁可相信自己是得了病,或者是堕落了,给自己找一些类似于“拖延症” “意志力缺乏”的诊断标签。他们还会用同样的方式要求他们的孩子:“喂,你对学习不够主动啊!你拿出一点儿主动性好不好?”
真的很难接受:悖论,就是不可能。
不是态度上的不可能,不是技术上的不可能,而是逻辑上的不可能。
三
父母想让孩子具有“主动性”,在逻辑上是悖论。破解这种逻辑悖论,需要一点儿脑筋急转弯式的智慧。
答案是:父母调整自己的期望。
不是让孩子符合自己的期望,而是让自己的期望符合孩子。不是画个圆心去打靶,而是打完之后再画圆,每个人都可以是百发百中的神枪手。
很多东西是自然而然的,无须人为施加干预。就像饿了自然会吃饭,困了自然就想睡觉,孩子的好奇心、求知欲、对他人的关切、想让别人认可自己的愿望……都是与生俱来的。换句话说,你什么都不用做,孩子就有了。
主动性不用培养,它自然而然就在孩子身上。
你需要培养孩子的好奇心吗?不用!他从能说话开始,就不停地问你“为什么”,问到你头疼。你也不用担心孩子对生活没有兴趣。男孩子看到汽车就会两眼放光,女孩子抱着洋娃娃爱不释手,天性如此。你给他们一盒彩笔,他们就想在纸上涂涂抹抹。你把他们带到海边,给个小桶和铲子,他们就伴着沙和海水从下午玩到晚上。孩子们的主动性天然俱足,你什么都不用做。
想一想,这个过程是不是很美妙?
但你可能更疑惑了:“话是这么说,但孩子们天性不一样,也不是个个生来都那么好吧?像我家孩子,我什么都不做,他也不会喜欢学习。”
对这个问题,要从两方面看。一方面,孩子的神经类型不同,感兴趣的领域多少也有些不一样。另一方面,这些父母也不是真的什么都不做。他们很可能做了一些事——也许自己并没有意识到——打击了孩子的主动性。
打击的根源,来自大人的失望。因为孩子所表现出来的状态,未必是父母这一刻想要的。有时候大人会控制不住把这种失望表现出来。
当孩子玩得很投入的时候,大人一脸嫌恶地说:“玩玩玩!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学习的时候你怎么没有这个劲头!”
也有时候,父母看似兴奋地鼓励孩子:“哇!这幅画画得好棒!再接再厉!”而鼓励的背后,带着一种淡淡的遗憾。潜在传递出来的信息是:“我们表现得很夸张,只不过是看在你还小的份儿上。实际上,这幅画还不够好。”
这些时候,你都会看到孩子眼中的光黯淡下去。
还有的时候,父母早早地就给孩子贴上了标签:“我们家孩子不喜欢学习。”他们每一次用这个标签,就把这个印象在孩子心中加固了一分。
他们可能以为自己“什么都没做”,但他们无形中做了很多。
并不是放任自流地“什么都不做”,他们时时刻刻都在调整自己的期望。
一旦调整了自己的期望,父母就会更多地从孩子身上发现让人振奋的东西。比如他們欣赏孩子的作品,看到的不是距离他们理想中的完美作品还有多远,而只是去欣赏这个作品本身。或者,在一个科目里会有相对喜欢一点儿的章节。或者,孩子此刻不喜欢,是因为他还有更喜欢的东西。孩子都喜欢玩耍呢,谁说玩耍不是一种学习的方式?
孩子还是那个孩子,观察的角度不同,看到的就会不一样。
而父母看到的越多,也就越懂得节制,不去干预孩子自己的生长空间。
养孩子这件事,永远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只有一点毫无疑问,就是孩子主动做什么,只能听从孩子本身。大人唯一能管好的只有自己。这最简单,也最不简单。不管做父母还是别的什么,你对自己理解得越透彻,就越是有可能“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