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林
燕下都遗址是战国时期燕国的都城,位于河北省保定市易县东南,是一座集手工业、城市建设、贸易于一身的军事重镇。遗址总面积约40平方公里,是现存战国都城中面积最大的一座。该遗址除出土有大量精美的仿铜陶礼器、建筑构件、铁工具、金银器外,还出土了大量兵器,如带铭铜戈、铜剑、铜矛、铁胄、铁矛、铁鐏、铁镦等,是研究燕国历史、政治、军事、文化的宝贵实物资料。
现将燕下都遗址出土兵器中的精品介绍如下,以供读者鉴赏。
戈
戈是商周流行的一种进攻性兵器,以玉为戈始见于4000年前的二里头文化,其后盛行于商至戰国时期,秦以后逐渐消失。由于玉石质地坚脆,无法进行实战搏击,且大量出土的玉戈无使用痕迹,可知玉戈应为仪仗器。作为兵器的戈用青铜或铁制成,曲头横刃,装有长柄,其突出部分称为援,援上下皆刃,用以横击、钩杀或啄刺敌人,是先秦战争中的主流兵器。
1.“郾侯职”铜戈(图1-1)
“郾侯职”铜戈目前仅见1件,长23.9厘米。易县武阳台村23号作坊遗址出土。援上刃略呈弧形,援刃近前端较宽大而微上昂,中脊凸起,部面呈菱形,援基紧靠阑部有凸起的山形纹。长胡,胡刃上有一个波状孑刺,阑内有三个长方形穿。直内,内下缘有凹刃,内上有两个长方形穿,一穿靠近阑部,以便穿绳与阑上的穿相连接起到固定作用。内部铸有铭文“郾侯职造 萃锯”。
2.“郾王职”铜戈(图1-2)
易县武阳台村23号作坊遗址共出土“郾王职”铜戈28件,形制略有不同,长23-27厘米不等。援上刃略呈弧形,下刃近前端较宽大,中脊凸起,微上昂。长胡,胡刃上有波状孑刺,胡上有3个长方形穿。直内,三面有刃,内端向下斜收。内部铸有铭文“郾王职作 萃锯”。
3.“郾王戎人”铜戈(图1-3)
易县武阳台村23号作坊遗址共出土“郾王戎人”铜戈37件,形制略有不同,长约26-32厘米。援上刃略呈弧形,下刃近前端较宽大,中脊凸起,微上昂。长胡,胡刃上有波状孑刺,胡上有3个长方形穿。直内,三面有刃,内端向下斜收。内部铸有铭文“郾王戎人作 萃锯”。
4.“郾王”铜戈 (图1-4)
易县武阳台村23号作坊遗址内共出土“郾王”铜戈19件,略有不同,长23.1-28厘米。援上刃略呈弧形,援刃近前端较宽大而微上昂,中脊凸起,部面呈菱形,援基紧靠阑部有凸起的山形纹。长胡,胡刃上有波状孑刺,阑内有3个长方形穿。直内,下缘有凹刃,内上有2个长方形穿,一穿靠近阑部,以便穿绳与阑上的穿相连接起到固定作用。内部铸有铭文“郾王造 萃锯”。
5.“郾王喜”铜戈(图1-5)
易县武阳台村23号作坊遗址内出土“郾王喜”铜戈共9件,略有不同,长23-28厘米。形体较大,中脊隆起,两旁有血槽,直援,微上昂。长胡,胡刃上有2个波状孑刺,阑内有3个长方形穿。直内无刃,内上角圆下角缺,有长条形穿2个。内两面均铸有虎形纹饰,胡部铸有铭文“郾王喜造御司马鍨”。
6.“左行议率”铜戈(图1-6)
长23.6厘米,易县武阳台村采集,1件。直援上昂,援脊隆起,有凸棱,横断面呈菱形。长胡,有阑,胡上刻“左行议率戈”五字。长方内,内两面均铸有马纹,中前部有一梯形穿。阑内有长方形穿3个。
7.“九年将军张”铜戈(图1-7)
长25.7厘米,易县武阳台村23号作坊遗址出土,共2件。援上刃略呈弧形,下刃近前端较宽大,中脊凸起,微上昂。长胡,胡刃上有波状孑刺,胡上有3个长方形穿。直内一穿,三面有刃,内端向下斜收。内部铸有铭文“九年将军张二月傅宫戊六 ”。
8.“上郡武库”铜戈(图1-8)
长26.4厘米,易县练台庄村采集,1件。援扁平,前端较宽,后端较窄,援上昂。长胡,有阑。内上有一梯形穿,阑内有3个长方形穿。内上一面竖刻“上郡武库”四字,另一面錾刻“工□ ” 二字。“上郡”是战国时期秦国的肤施,在今陕西榆林东南。
9.“栎阳”铜戈(图1-9)
长21.9厘米,易县西沈村采集,1件。援刃前端较宽,后端较窄,援上昂,援脊凸起,有棱,刃较直。长胡,胡的末端为直角,无刃。内上有一长方形穿,阑上有3个长方形穿。内的一面錾刻“栎阳”两字,胡部錾刻“德□”两字。另一面刻有“何”,胡部刻有“田□”两字。“栎阳”是战国初期秦国都城,在今西安市阎良区。
矛
一种直刺兵器,有青铜或铁制的利刃。商代早期主要使用石矛和骨矛。到了商代中期,逐渐使用铜矛。商代后期,铜矛开始多起来。春秋战国时期,矛的形制发展成熟,兵器发展也达到顶峰。
1.燕式“少府”铜矛(图2-1)
长14.7、銎径1.8厘米,易县武阳台村采集。銎作圆筒形,脊隆起,有凸棱。脊两侧有血槽。正面銎部刻有“少府”,背面左侧血槽内至銎部刻有“武库受□属邦”六字。
2.秦式“蓝田”铜矛(图2-2)
长15.3厘米,銎口为椭圆形,径1.7-2.6厘米,易县北沈村采集。銎扁圆筒形,銎直达刺端,骹两面中部各有一圆穿,以便加固。骹刺有明显分界,刺中部有凸棱,脊棱两侧有血槽。骹上錾刻“蓝田”两字。“蓝田”是今陕西蓝田县。
剑
自春秋战国时期长剑开始流行,为步战主要兵器。这与当时战争的加剧有着直接的关系。长剑便于战斗,短剑利于防身。同时,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1.铁剑金饰件(图3-1、图3-2、图3-3)
燕下都辛庄头30号墓共出土铁剑金饰件两套,均为金柄、金璏、金首,铁剑身。一套铁剑通长71.6厘米,剑柄残长13.5、宽5.5、厚2.3厘米。有木质剑鞘,已朽。剑鞘残长5、宽10.1、厚2.2厘米,鞘口镶嵌倒凹字形金箔,金箔上有模压纹样,正中饰双兽,前腿扬起,后腿站立,长尾曳地。双首相向作搏斗状,双兽背后两侧各饰一羊首纹。鞘身饰鸟形金箔饰。剑首扁圆形,两面纹样相同,正中浮雕卷角羊首,双眼嵌绿松石,周缘饰绹纹。剑珌残长9、底径4.4、高1.8厘米。一面隆起,一面呈弧形,隆起的一面装饰有连体龙凤纹,并镶嵌绿松石。
2.铁剑金饰件(图3-4、图3-5)
另一套铁剑通长71.4厘米。剑柄残长19、宽5.2、厚1.8厘米,铸有缠缑纹,末端饰两首相背的卷角羊头浮雕纹样。剑珌长7.8、径4、高1.8厘米,无纹饰。鞘口镶嵌倒凹字形金箔,无纹饰。鞘身饰鸟形金箔饰。剑首两面纹样相同,饰两首下垂、相对而卧的双羊浮雕纹样,正中有圆形凹槽。
3.铜剑(图3-6)
长44、宽4、脊厚0.75厘米。易县西贯城村9号居住遗址出土,1件。用以自卫防身,后来用于装饰佩戴。春秋时铜剑较短,战国时剑身加长,成为步兵、骑兵普遍使用的武器。燕下都出土的剑铜质精良,剑首作圆形,茎作圆柱形,茎中间有两道圆形凸箍,以便缠缑。有凹字形剑格,脊部隆起,两锷较宽,向前收聚成前锋。横断面呈狭窄的八菱形。
箭镞
箭镞为冷兵器,镞俗称箭头,是箭铤前端最具杀伤力的部分。商周时期随着甲胄的逐步普及,箭镞的形体越来越大、设计日臻科学,以提高穿透力和杀伤力。燕下都出土箭镞有铁制(图4-1)和铜制(图4-2、图4-3)两种,铁镞形制多样,分棱式、翼式、矛式、扁平式等。这件铁镞长4.7、宽0.6厘米,近似矛形,脊凸起,无棱,两刃向前收杀构成后锋,后锋末端直接出镞铤。镞铤呈椭圆形。易县武阳台村21号作坊出土。
燕下都出土的铜镞分为铁铤铜镞和铜铤铜镞两种,长2.3-6.5厘米。为提高弓箭的杀伤力,箭镞被设计成双翼式、圆銎式、三棱式、三脊式、盝顶式、平顶式等式样,有的还设有血槽,可谓数量多、分布广、形制丰富。
甲胄
甲指铠甲,胄是古代将士作战时佩戴的头盔。战国时期,甲胄主要以皮革为原材料,但也出现了铁甲胄。西汉中期,随着冶铁技术的发展,铁质甲胄已经成为主流。
1.铁胄(图5)
这件铁胄发现于燕下都44号墓的西北角,距离地表深0.3米。高26、宽24厘米,由89块铁札叶片用丝线或皮条编缀而成,出土时胄的顶部、脑后及侧面等绝大部分保持原状,内侧残存织物痕迹,是目前仅见的两件先秦铁胄之一。札叶多为圆角长方形,表凸里凹,略有弧度。额部两侧札叶为矩角形。札叶四边有穿与上下左右穿缀。自顶至底共7层,各层札叶的形制和穿缀情况有一定特点,札叶叠法都是上层压下层,前面压后面。
2.铁盔甲片
除铁胄外,燕下都遗址还出土了许多铁盔甲片。盔甲为防护用具,可以有效地防御兵器的攻击。这些铁甲片長6.5-8、宽3-6厘米,有梯形、长方形、方形、T形等形制,可能为肩甲、胸甲、腹甲等不同部位的甲片,甲片有穿孔,稍有弧度。
战国之世,群雄争霸。燕国北有东胡,南与齐国、赵国、中山国相接,战事频繁,屡有亡国虞。燕国早期,与齐国战事不断。经过燕昭王苦心经营后,燕国虽跻身“战国七雄”,仍与周边诸国战事频繁。为扩大疆域、争取更广阔的生存空间,与匈奴、东胡纷争迭起,与强邻赵国战火长燃。其中比较大的战争有与齐、赵、韩、魏四国合纵御秦,率燕、赵、秦、韩、魏五国联军伐齐等。公元前222年,秦遣王贲攻打燕国辽东地区,俘虏燕王喜,燕国至此灭亡,存国800余年。遗址内出土的这些兵器或古朴浑厚,或玲珑秀美,造型别致,图案丰富,不仅体现了燕国工匠高超的制造技艺,反映了燕国生存环境的恶劣,也从侧面折射出战国之世群雄争霸的时代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