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佳茹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应注意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渗透到课堂基本素养的培养中。在小学数学课堂教育中,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逐渐发现学生学习的规律性,发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在确保实现初中数学基础教学目标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吸引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思维模式。
当前教育界普遍开始重视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尤其是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但是初中数学的基础素养内容其实很多,包括了抽象思维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建模和计算能力,空间思维和数据分析等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坚持人性化和实用性的原则,并将教学的各个环节融入对学生的核心组织培养。从这个方面来看,教师不仅要充分掌握基础数学的特征和知识点,更应该在教学环节中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自己,这样才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人生价值观。
在教学环节中,教师不能仅仅局限于基本的教学课本,因为通常学生对基础课本教材的内容是比较熟悉的,如果只开展教材内容的教学,会让一些学生对数学课失去新鲜感和兴趣、学生手中有许多教辅书籍,学校也设有校本课程,如果教师可以结合多种教学内容,那肯定会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通过广泛利用网络信息,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收集有关教学资源的信息,这也可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并在促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课程开始的时候,学习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合适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能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讲数学故事,展示生活故事,建立悬念问题,发起学习讨论以及显示相关的多媒体信息材料。教师可以讲解数学学习思想并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让初中生积极思考,并主动探索。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设计一些实践性质的学习任务,效果将会更加显著。数学教学情景的创设可以利用多种媒体,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展开。
如,教学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上册“轴对称性质”,教师在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时,为学生设计了一个实践操作任务:每一个人找到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先将长方形纸片对折,折痕用L表示,在纸上画出△ABC,然后用针尖沿着△ABC各顶点和各边扎几个小孔,再将折叠纸片打开,连接AA′,BB′,CC′。线段AA′,BB′,CC′和折痕L有什么关系?学生依照教师引导展开具体操作,并很快就给出讨论结果:这些线段都垂直于折线L,并被折线平分。说明这两个三角形为轴对称图形。教师为学生布设实践操作题目,让学生通过实践归结操作结果,自然得到学习启迪,为课堂教学顺利展开奠定基础。教师大多会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图片、视频、动画信息来展开教学情境创设,让学生展开简单的实践操作进行教学活动,具有创新意味,其调度效果显著。学生对实践活动有比较强的参与兴趣,教师给出明确操作路线,学生顺利进入相关程序之中,获得不错的教学活动效果。
新课程改革强调了分层教学这一教学方式,教师在教学中应当实际考虑到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差异,来进行区别的分层教学。在这一过程中,首要考虑的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借此进行分层。在教学的环节中来完成,比如在备课环节、教学环节和评价环节都要贯彻分层教育的理念,以此促进全体学生的素质发展。初中阶段的分层教育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成绩和让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知识,而且可以提高教师教育的质量。进入到中学后,会出现许多新的学科,而由于学生的探究能力不同,有些学生会在初中数学学习过程中遇到许多不同的问题。随着时间的流逝和问题的累积,学生之间会有明显的差异。一些学生的基础不好,而另一些学生的基础很好,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采用分层教学,让每个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在《函数》这一章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设计一组具有层次性的问题:让第一层学生回答“函数的基本特征”这个问题;让第二层学生回答“为什么自变量有取值范围?”这个问题;让第三层学生回答“为什么因变量也与之对应有取值范围?”这个问题。这一系列问题可以充分说明函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使各层学生都能理解函数和它的功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学生的直观想象力。
在小班教学管理中,初中数学教师应注意每个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并在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进行数学教学活动,提供指导和针对性的帮助,使学生能够掌握数学知识,快速提升综合功能。由此可见,教师应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切实体现核心素养在教学中的作用,为学生良好地学习数学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