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晓娟
创新始于问题,问题源于质疑。学贵有疑,但质疑不是最终的目的,它只是达到目的的一种手段,探求疑难的目的在于解疑。“夫子循循然善诱人。”这是人们对孔子教学方法的称赞。教师解疑不是简单的直接讲解,而重在“导”。如何“导”呢?
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追问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师的追问能力和追问时机直接影响课堂效率。抓住学生的疑点和争论的焦点,巧妙追问,才能引领学生再次深入文本,达成解疑。
那么,如何追问呢?当代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一要提问,二要指点。宜揣摩何处为学生所不易领会,即于其处提问题,令学生思之,思之不得,即为讲明之。”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切入点进行追问。
替换法是指用意思相近的字词、语句替换原文的字词、语句,再与原文比较,从中深入领会作者原文中的真切含义。
比如学习《藤野先生》时,学生产生了这样的疑惑: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也无非”三个字用得奇巧,为什么用“也无非”呢?
教师可以用替换法来追问。将原句改为“东京怎么会是这样”或“东京就是这样”,然后再与原句比较。
通过比较,学生得出的结果是,用“怎么会”,表现出一种愤激之情,用“就是”表现的是认可、认同的思想认识,而用“也无非”则表现出一种失望与不满。作为一个爱国者,鲁迅先生在国内已饱尝失望的滋味,所以他才会东渡重洋,留学日本,当他发现在东京的留学生也与国内同胞一样浑浑噩噩时,便从内心产生出一种对东京不可遏制的失望和不满。成功解疑。
有些问题不能孤立、片面地理解,必须借鉴相类似的阅读材料,在相互印证、补充中求得全面的理解。
比如《藤野先生》中,学生对“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产生了疑惑,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追问:这一声是哪一声?与以前的欢呼声有何区别?
学生通过比较看出,“这一声”令“我”看到了国人精神的麻木,认清了国人的弊病,决定弃医从文。
即从显而易见的“不同”中,经行追问,启发学生发现“异中之同”,进而引发学生的思考。
比如,《江村小景》中,“长子”和“次子”都被战争扭曲了灵魂,但学生从剧中首先感受到的是二者的不同性格,一时看不出孝顺顾家的“次子”也被扭曲了灵魂。笔者请学生分析他们的台词“你这孙传芳的狗”“你这蒋介石的狗”,并追问:他们是站在谁的立场上判断是非的?
好的课文往往笔笔有深意,而看来也寻常。学生往往会对这样的句子等闲视之,理解不透。这时便需要教师从闲笔处追问,引导学生思索加深理解。
如《一厘米》中,学生对场景13中“陶影”“坚决的”的理解出现分歧,可以抓住一连串的神态“镇静的”“轻轻地,但胸有成竹地”进行追问。
有些课文中有看似矛盾之处,那正是作者匠心独具所在。引导学生把课文内容前后联系起来,找出矛盾的地方,从此处追问,会达到良好的效果。
如《孔乙己》一文中,由于时代的局限,学生对当时社会对人性的扭曲还未有更深刻的理解,可以从文章的结尾部分“孔乙己大约的确死了”一句中,看似矛盾的“大约”与“的确”两个词进行追问。
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不一样,它能帮助我们识别句子,辨明语气,理解课文内容,可以从标点处追问。
如《安恩与奶牛》中,不买奶牛的安恩对待奶牛的态度,大多数学生仅仅停留在安恩对奶牛的喜爱、保护上,教师可以抓住安恩对要买牛的人的回答进行追问——为何一个用“。”,一个用“!”。使学生真正明白:在安恩的心里牛也是需要尊严的。
有的课文背景离学生的生活较远,有的内容超越了学生的阅历,学生就会有很多疑点。这时教师可以运用链接资料法追问。
比如《生命与和平相爱》,便可补充有关犹太人的苦难历史和辉煌文明的资料,追问:戴维和他的父亲为何教我说“生命与和平”?
同时,教师要导引好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主动解惑的动机,培养学生的求知欲。面对教师抛出的追问,学生的回答可能偏向各个方向,教师要允许学生犯错误,鼓励学生积极解疑的信心。并且运用艺术的教学手段给学生以鼓励、唤醒其创造的欲望、鼓舞其斗志,抓住关键,及时点拨,指明方向,促使思维起连锁反应,不同的方法和观点得到暴露,以此来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深入思考,剖析疑点。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
我们教师便是要想方设法通过追问,使学生自己发现后,有能力去研究探索,进而解决疑问,帮助他们享受一次又一次的成功。
总之,语文课上须追问,尺水方可兴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