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将写作要求提高了一个层面,不仅要求学生运用词句写出作文,还需要突出谋篇布局的能力,表达出自己的情感,让读者能够产生情感共鸣。但是大部分学生只能做到运用词句写出作文这一点,明显与新课标的要求是存在一定的差距的。作为教育工作者,教师有责任迎难而上,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能力,让学生写出优美的、具有真情实感的好作文。那么,如何开展语文教学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呢?下面是几种有效的方式。
阅读是写作的前提,也是增加学生知识量、丰富学生视野的唯一方法。根据研究表明,写作能力强、文笔出色的人都拥有一个特点:阅读量大,对阅读有兴趣。所以,教师想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最简单有效的办法就是将阅读量增加。想要让学生自主自发阅读,就需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养成阅读的习惯[1]。
首先,教师要明白,阅读习惯的培养是一个“大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教师需要拥有足够的耐心与信心,然后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尤其在面对那些阅读习惯缺乏、不喜欢阅读的学生的时候,教师在培养阅读习惯时更要具有针对性。也就是说,教师需要了解这些学生的理解能力、知识体系、兴趣爱好,然后选择适合这些学生阅读的,容易让这些学生接受的课外读物。其次,教师在选择阅读内容的时候要尽可能立足于学生的喜好,要选择学生所感兴趣的文章,这样一来,就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阅读习惯。除此之外,教师还需要抽出一定的课堂时间,让学生自由讨论课外阅读的成果。这样一来,教师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也可以让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头脑得到锻炼。
在写作教学中,不仅学生觉得难学,教师也觉得难教。其根本原因是作文教学的操作性不如课堂教学的操作性强,只能靠学生一点一点地积累写作经验。但是依靠这样的方式,学生的进步是很小的。其实,教师觉得作文难教的原因是来自多方面的[2]。想要提高写作教学质量,教师不如改变一下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要明白,写作的起初是模仿,通过模仿,学生会学习、掌握一定的技能,在写作时会不自觉地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自然写出来的作文就会有所变化。
例如在教学完《孔乙己》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的记叙顺序写一篇关于人或事的文章,在写作时要做到详略得当,要对人物多方面的描写。这样一来,学生在写作前就会先观察记叙文的写作方法。在写作训练的时候,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就可以得到锻炼。通过阅读文章、学习文章,学生会从人物形象联想到自己所熟悉的人,在写作时会联想到生活中的情趣,从而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模仿性文章。通过模仿,学生的写作能力会逐渐提高,也会逐渐掌握正确的写作方法,教师再及时给予鼓励,学生就会树立起写好作文的信心。
教师为了让学生在写作时能够灵活运用语言信息,通常会让学生在熟读和理解的前提下背诵对话及课文。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学生的大脑中会输入和储存大量的语言信息,语感也会得到培养,在写作时能够得心应手地写出文章。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背诵一些格言与谚语,从而促使学生在写文章的时候能够正确使用,从而使文章能够更加生动。由此可见,背诵可以让学生的写作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因此,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多背诵一些文章、句子、段落,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句子结构和变化规律,明白要如何去表达,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俗话说,熟读唐诗,就算不会写诗也会吟唱。通过长时间让学生背诵文章、段落、句子等,可以让学生在写作时合理地引用,让文章更加生动形象。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尽量为学生提供不同文体的范文,教师在引入范文的时候,要注意在格式、内容要点、语法修辞等方面给学生提供样板,要考虑到多方面的表达方式,要尽可能让学生接触多方面的正面的材料。学生通过阅读范文,可以找到自己的作文和范文的差距,从而使学生抓住努力的方向,掌握写作技巧,使文章语句流畅、作文结构规范,语句意思清晰,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写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础,对学生的多种能力的养成有一定的影响。因此,教师需要将其重视起来,并在教学中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通过与学生交流互动了解学生的写作想法,从而总结、归纳出一套适合不同学生的写作方案,并按照方案严格执行,最终将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