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才培养不断深入,专业技术人员的缺乏也日益明显,因此职业教育必须加大力度,在此背景下我国职业教育进入了飞速发展的时期。职业教育在发展过程中也呈现出一系列的问题,如何更好地开展职业教育成为学校关注的焦点,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是近来职业学校普遍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较为复杂,对学生的管理难度也不断加大,给班主任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工学交替的概念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 年,在一次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温家宝总理提出这一概念,温总理指出我们要鼓励职业院校发展,支持工校结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可以和社会进行接轨式的学习,真正掌握适合于步入社会的实用性技能。随后,教育部下发相关问题,明确提出了探索工学交替、任务驱动、上岗实习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能力。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形式多样,但是归根结底是学习与工作结合状态之下的学习模式,在校可以学习理论,实习时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中掌握实践技能,其在工作中要求与企业普通员工一样有相应的考核要求,还能够获取报酬。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学校静下心来学习理论知识,熟悉实践中遇到的理论内容,还能够在企业中与企业员工共同竞争得到锻炼。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开展,一方面学生在学校获得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在企业工作中能够得到能力的锻炼,使得学生在职业教育中既收获了理论知识,又获得了岗位经验,从而有助于他们未来走向社会,实现高质量就业。同时,除了富裕他们理论知识之外还能够提高他们的工作实用技能。
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开展,帮助学生参与到企业的生产中并获得相应的报酬,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能够通过企业实习活动获得劳动报酬从而减轻家庭负担,承担一部分个人生活费用。这种举措通过学生获取劳动报酬让学生减轻上学的经济压力,避免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分心,也让学生感受到凭借自己的双手获取劳动报酬的喜悦感,让学生有更多的动力和精力投入到学习中。
工学交替的教学模式中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的用工问题,为企业创造一定的经济利润。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企业能够实现对其所需人才的培养方向、标准以及质量等进行有效的把关,也能够在实习过程中择优选拔优秀的学生作为企业后续发展的有生力量,为企业持续发展提供人才支持,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提供坚实的基础。
在学校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中,在企业中建立了兼职教师这一队伍,这些人员往往都是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在专业技术方面技能娴熟,他们将所学的知识与实际的工作经验进行结合,并将其传授给学生,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了专业技能,有效地解决了学校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一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技能提升,还可以推动职业院校建立双师型教师队伍,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当前伴随人们经济水平的提升以及国家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每个家庭多为一个孩子,少部分家庭两个孩子,这些孩子在家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家庭中对孩子过于关心、溺爱,很多学生在步入工作中难以适应工作生活,在家庭中长期处于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状态。在工学交替教学中,学生由学校走入企业,很多学生难以适应这种生活,面对工作中劳动强度大的情况,学生一时无法有效地接受工作,常常会抱怨工作辛苦、其他学生的岗位更加轻松,对自己每日的工作量往往难以完成,产生消极心理,心理承受能力不足。
好高骛远是当前职业院校学生的普遍现状。学生对自身没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在工学交替期间学生走向工作岗位,这一时期学生心理逐渐开始成熟,并开始对自己的未来进行规划,这个过程中学生往往无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来对自己适应企业的能力进行衡量,产生对未来生活期望过高、定位模糊的情况。这导致学生的理想与现实之间产生一定的落差,造成学生心理状态不稳定的情况。学生带着这种心理毕业后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常常面临工作技能不过硬、缺乏吃苦耐劳的爱岗敬业精神。这种情况下,学生常常会认为企业没有他们的用武之地,他们的才华得不到展示,容易产生跳槽等情况,但即使走向另外的岗位仍然会产生类似情况。
学生对于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真正的意义和优势不能正确理解,大多数学生都认为到企业中学习就是为了完成学校安排的任务,这导致很多学生到了企业里短时间内很难完成角色的转换,无法适应快节奏、新环境的企业。这时,学生往往表现出对工作缺乏热情,做工是常常懈怠,敷衍了事。还有很多学生对工作要求过高,害怕苦、害怕类,对岗位总是挑三拣四,请假情况十分普遍,学生负面情绪过高,对实习工作抱有意见,严重影响工作状态。
学生进入企业之前,班主任应当做好思想工作,对学生进行岗前教育和实习引导,尤其是实习期间的注意事项,让学生认识到工学交替的目的以及重要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工学交替对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从而统一学生的思想。通过岗前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在进入实习工作中能够顺利完成角色的转变,成为一名合格的参与社会工作的人员,不断提高自身责任意识。同时要让学生明白企业的运行规律和原则制度,告诫他们应当遵守企业规章制度,以此来推动班主任对学生工学交替期间的管理工作。
工学交替模式下,一般会按照具有经验的实习带队教师,负责他们具体的实习内容和安全问题,同时负责与企业展开对接,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实习,践行工学交替教学模式的理念,实习带队教师与学生距离比较近,对于他们的实际情况也比较了解,因此班主任可以加强与实习教师之间的沟通。
学生在企业完成实习后回到学校,在工学交替后学校要组织教师针对学生的实习情况进行考核和答辩,了解学生在实习工作中的表现,考核实习工作的成果,杜绝学生实习工作不到位敷衍了事,真正让学生在实习期间获得收获,实现企业培养学生的真正目标。
学生工学交替期间,班主任要加强学生骨干、班干部的培养,充分发挥班干部和学生骨干的作用,使其发挥团结班集体、管理班集体的重要作用,协助班主任做好企业实习期间学生的管理作用,同时发挥学生骨干的表率作用,带动学生圆满完成实习工作。
由于是工学交替模式,因此直接的班主任管理实现比较困难,尤其是实习期间,这种管理难度会增加。而班主任又是学生主要依赖的人,学生遇到问题往往会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因此班主任在工学交替期间要建立起有效的与学生沟通的机制,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和实际需求,从而更好地帮助学生。
综上可以看出,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具有很强的推广性,它的作用和意义已经得到了很多学校的认可,尤其是对于职业院校,它可以很好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就业中。但是因此而产生的班主任管理问题也需要尽快解决,本文对此进行了探索,从思想、沟通、考核等多种角度分析了如何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展开有效的班主任管理,希望对相关研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