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欣
引言:相对于其他的学科来说,数学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和抽象思维要求比较高,要想学好数学既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能够将数学知识活用,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来解决实际问题。当前核心素养已经成为了教育领域中非常重要的教学方向和教学内容,这就要求教师要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多个层次出发,关注学生对数学知识掌握的同时还要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素养。
第一,可以利用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及历史文化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学习数学的意义和价值,让学生能够真切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存在与应用。第二,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运算、推理、数据分析和建模等能力,能够有效推动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简单化、形象化,既能够提高学生的解题效率,还能够发展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的关键能力和品质。第三,数学核心素养是指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的一些关键的品质和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让学生掌握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学习知识的能力,这对学生以后的数学学习以及进入社会之后的发展都非常有利。
1.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精神 在小学五年级教学中,学生由于认知水平不高,对事物的认知比较浅显,经常会由于粗心大意、态度松散而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为此,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良思想和错误行为,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念和人生理念。
例如,在教学“小数乘法”的时候,发现大部分学生的数字准确率还是很高的,主要问题就是经常会有学生因为粗心大意标错小数点的位置或是忘记标小数点。为此,教师可以通过列举生活中的实际案例:假如你连续3次向某位同学借钱,每次5.5元钱,但是在还钱的时候错将5.5x3=16.5元写成了165元,这样一来你就需要多还148.5元,你愿意吗?以此来帮助学生意识到小数点的重要性,让学生在数学书写的过程中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意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2.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彻底改变了传统老旧的学习理念,要求教师不仅要注重数学定理、数学公式等基本知识的传授,同时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将其列入到数学教学目标体系中。因此,教师需要改变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让学生自己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从构建主义的理论出发引导学生参与到数学定理、数学公式等的形成过程中,这必然会组织一些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活动,小组合作教学等教学模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教学途径,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在新课改的教学标准中,教师可以借助日常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不仅符合新课改的教学标准,更加符合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能够有效推动小学生在未来的长远发展。
例如,在教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时,教师就可以运用小组探究教学法,先引导学生回忆之前所学过的交换律、分配律、结合律等运算法则,探寻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律,为接下来的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激活学生的思维,然后组织学生交流合作,让学生在合作、交流和探讨的过程中,对小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形成更深刻地理解与记忆。
3.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在新课改的核心素养教学标准中,对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提出了明确地要求,而数学运算、数据分析、数学建模等数学核心素养的能力的实践性都非常强,这就能够有效转变以往教师只关注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并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同样也应该注重教学的实践性,设计一些实践性的活动,让学生自己动手来操作、来分析、来猜想并验证。
例如,在“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中,教师可以布置一项生活化的学习任务,如要求学生通过测量家里每个房间的尺寸,来自主绘制家庭平面图,然后灵活运用所学“组合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家中的实际可用面积。在这个过程中,就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锻炼,让学生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认识到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价值。
4.培养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是为了利用所学的知识来改变人们的实际生活。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贴合实际的角度出发,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和探索,学会在生活中合理应用数学知识和技能,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思考,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充分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各种数学问题,全面提升学生的实际生活能力,例如让小学生可以自行去超市购物,认识人民币,并进行计算。
结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内容,所以数学教师要深刻认识到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并将其渗透到平常的数学教学中,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针对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该针对性提升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综合实践能力和实际生活能力,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